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熊貓是從什麼時候作為國寶開始保護的?

說到“國寶”二字, 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第一反應聯想到的恐怕都是熊貓, 而不是大師、文物、或國璽。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種黑白相間、胖乎乎、以賣萌為生的動物, 幾乎已壟斷了“國寶”一詞。

由於它的可愛、珍稀、又是僅產於中國, 在許多世人心中, 它也隱隱成了中國的象徵——至少是現代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文化符號之一。 在現代的文化創意產業下, 熊貓的形象幾乎俯拾皆是, 隨著電影《功夫熊貓》的走紅, 它又進一步和“功夫”這個中國文化符號連接起來。 可以說, 熊貓就像是一個沒有任何負面形象、充滿正能量的明星形象代言人。 在華盛頓的中國問題專家中, 溫和的一派便被稱作“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s), 而強硬的則被戲稱為“屠龍派”(dragon slayers), 在這裡, 熊貓代表著中國更溫和可親的一面。 大概也是因此, 自1980年代起, 便有人提議以熊貓取代龍作為中國的圖騰——想想看, 我們不是“龍的傳人”,

而是“熊貓的傳人”, 當時的人們誤以為“圖騰”只不過類似於國家的吉祥物

但似乎沒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熊貓是怎麼成為“國寶”的?

和很多文化傳統一樣, 熊貓的形象可說是一種現代發明。 儘管它一直生活在中國西南的山地中, 但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古代的中國人並不看重這種胖乎乎的動物。

最早的記載可能是《山海經》:“猛豹似熊而小, 毛淺, 有光澤, 能食蛇, 食銅鐵, 豹或作虎。 ”按郭郛等《中國古代動物學史》的觀點, 這裡說到的“猛豹”即貘豹, 也就是大熊貓。 《爾雅注疏》卷十:“貘, 白豹。 似熊, 小頭庳腳, 黑白駁, 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骨節強直。 中實少髓, 皮辟濕, 或曰豹白色者別名貘。 ”從命名上就可看出, 當時的人們甚至無法確定它的物種, 覺得它“似熊”, 但又將它稱為“貘”、“貊”或“白豹”, 注意到它喜歡舐銅鐵等金屬(這已被現代研究者證實), 又本著實用主義, 描述他的皮毛有“辟濕”功效。 有些記載近乎神話, 與現代人眼裡的大熊貓全然不同, 如《毛詩陸疏廣要》, 陸績注釋《毛詩》時引《王會篇》:“貘,
今出建甯郡, 毛黑白, 臆似熊而小, 能食蛇, 以舌舐鐵, 可頓進數十斤, 溺能消鐵為水。 有誤食針鐵在腹者, 服其溺則化, 取其糞為刀可以切玉。 ……今蜀人雲峨眉山多有之。 ”唐宋之後, 文獻所載的大熊貓基本就僅見於西南地區。

古代人似乎不僅不覺得大熊貓“萌萌噠”,

而且對它也毫不在意。 文榕生《中國古代野生動物地理分佈》一書摘錄歷代方志記錄的各地野生動物, 其中大熊貓原產地的川西一帶, 歷代所記載的哺乳動物, 被提及最多的是麝香。 按說大熊貓最集中分佈的嘉定府及雅州, 在唐宋明各朝方志中連一個字都未提及熊貓。 清雍正七年《四川通志·物產》卷三八直隸嘉定州下, 未提及熊貓, 而雅州條下只有麝香、鼯鼠;乾隆四年《雅州府志·物產》提及名山縣有“熊”, 但也沒確切描述是大熊貓;《嘉慶重修一統志·嘉定府·土產》條下仍只有麝香而無熊貓;咸豐十年《邛巂野類·方輿類·物產》也沒列入熊貓。 直至同治三年(1863)編修的《嘉定府志·方輿志·物產》才提及“貔貅”, 那是當時對大熊貓的別稱, 而描述也只短短幾個字:“……非猛獸也。”六年後,正是在這一地域,雅安寶興縣的鄧池溝附近,法國傳教士Armand David(譚衛道)發現了大熊貓。

這種樣貌奇異的動物被發現之後,其標本隨後被運往法國,經鑒定,這是歐洲的自然歷史博物學中從未記載的新物種,被定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貓熊),自此廣為世人所知。由於它被視為一種新物種,因此如何稱呼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在法國傳教士最初發現它的寶興縣,當地人其實原本稱它為“花熊”或“白熊”,“貓熊”本是一個外來的名稱,而“熊貓”則據說是民國展出時,因有人將從右向左書寫的“貓熊”二字反方向讀所致;但臺灣至今都稱之為“貓熊”,而維語中的Müxükeyik,前兩個音節也顯然是“貓熊”。至於英文“熊貓”的Panda一詞,最初竟是尼泊爾語中對小熊貓的稱呼,1901年首次被移用來指與之相似、同樣有條紋狀毛皮的大熊貓。不論是“熊貓”還是Panda,它在中英文中的叫法,竟然都是人們不知如何稱呼,以至於以訛傳訛、約定俗成的結果,僅此也可見這一物種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何等新奇。

熊貓的發現之所以引起轟動,不是因為它有多可愛,而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在19世紀晚期,歐洲的博物學家幾乎已翻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要發現大型哺乳動物的任何一個新物種,那都是極難的事。只是大熊貓由於格外珍稀,所引發的社會反應也更大一些。1965年,在西歐的動物園,單個西伯利亞虎、黑犀牛或大猩猩的價格大致與一輛低檔汽車相當(約10000法郎),一隻黑猩猩則只值這個數字的1/3,但一隻大熊貓的價值卻堪比一輛豪華汽車(75000法郎)。

回溯這段歷史,應該說,雖然現在大熊貓被視為“國寶”並代表著中國的形象,但這實際上原是一個西方的視角,中國人是在西方人之後才“發現”大熊貓的。這並不是說之前沒有中國人看到大熊貓,而是說,沒有人從那樣一個視角來認識它。這就像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中國四大發明”,中國人原本並不知道這是“四大發明”,這乃是由西方之眼帶來的重新認識。就像我老家崇明,現在每以崇明水仙著稱,認為是海內與漳州水仙並稱的、本島最有代表性的花卉,可是如果翻檢《清瀛洲詩鈔選注》,其中詠梅花詩最多,其餘又詠木芙蓉、杏花、秋海棠、菊花、楊花、牡丹、白蓮、枇杷花等等,卻無一首是詠水仙的,也就是說,當時人並不覺得水仙有何特殊意義。

大熊貓其實也一樣,它的特殊性,是在比較之後才凸顯出來的。在1869年它被西方人發現之前,對國人而言,它不過是熊的一種罷了。這種情況,就像是你家附近住了數十年的一個鄰居,你一直覺得他普普通通、喃喃自語說一些你們都聽不懂的話,忽然之間,有語言學家告訴你們,其實此人說的是一種奇特的語言,而這世上已僅有他一個人會說了。也就是說,一個事物,當它放在不同的視野框架下,它就可能顯示出全新的意義。從這一點上來說,熊貓之變成中國的國寶,其實折射出中國文化中發生了某種深層的結構性變動所帶來的新認識。

當然,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是熊貓?熊貓固然珍稀,但麋鹿也是:這種“四不像”被發現時,同樣在西方引起轟動,而它的發現者與熊貓的發現者正是同一個人——法國傳教士Armand David(它也因此被稱為“大衛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時間上還比發現熊貓早了四年。在四川寶興發現大熊貓一個月後,他發現了金絲猴;同年,又在當地還首次發現了珙桐(這種植物的種名中同樣包含有他的姓氏:Davidia involucrata)。再往後,中國的植物學家還發現了以往只見化石、未見活植物的水杉等植物物種。然而所有這些珍稀瀕危程度未必下於大熊貓的物種,都遠遠不像大熊貓那樣引起人們持久的喜愛,更不必說被冠以“國寶”稱號並成為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了。

大熊貓的發現

1862~1874年,法國 傳教士大衛一共在中國住了12年,其間僅短期返回法國一次。他除了將大量植物標本寄回法國,並且引進了許多植物新種到法國和歐洲各國外,還在中國發現了58個鳥類新種,100多個昆蟲新種和許多重要的哺乳動物新種,其中包括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和麋鹿。

1867年大衛第二次來華後,聽說四川西部一帶動物種類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們尚未知曉的珍稀物種,便從上海到達寶興,擔任穆坪東河鄧池溝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大衛已到寶興鄧池溝天主教堂傳教兩年多。3月11日這天下午,大衛和幾個人來到鄧池溝源頭採集到幾種生物標本,正高興地返回天主教堂,途中路過一戶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讓他們到家中去用茶點。突然,掛在牆上的一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了大衛。主人告訴他:當地人叫這種動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溫順,一般不傷人。李家的獵人告訴大衛,他很快就會看見這種動物的活體。大衛異常激動,他估量這種動物“將是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這次發現將填補世界動物的一個空白。 為了得到這種奇特的動物,大衛雇傭了20個當地獵人展開搜捕。3月23日,獵人們送來了第一隻小“白熊”,“遺憾的是他們為了便於攜帶,就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獵手們終於給大衛帶來了喜訊:捕到一隻“竹熊”和6只“長尾巴猴”。經過大衛的認真思考,他給“竹熊”取名“黑白熊”,給“長尾巴猴”取名“仰鼻猴”。那只憨態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間的外貌,以及又圓又大的腦袋和滑稽可笑的動作倍受大衛的喜愛。他一會兒稱體重,一會量身段,對這只“黑白熊”進行著當地人從未看到過的科學觀察。

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餵養,大衛決定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可是,要把這個寶貝從地處川西平原西部邊緣的穆坪(現寶興)帶到大西洋彼岸的法蘭西帝國,在當時交通條件非常有限的條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遠渡重洋,談何容易。結果,這只可愛的“黑白熊”經不起長途山路的顛簸和氣候的不斷變化,還沒運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大衛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將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大衛神甫怎麼也沒想到—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模式標本竟然就這樣產生了。

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將這張獸皮展出後,當時誰也不認識,人們從獸皮上看到它有一張圓圓的大白臉,眼睛四周有兩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著一副墨鏡,於是有人斷定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動物,這個動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卻又說它只不過是一種奇異的熊罷了。但是,經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充分研究後認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貓,而是與中國西藏發現的小貓熊相似的另一種較大的貓熊,便正式給它定名為“大貓熊”。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臺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

從此,“大熊貓”這個現代名稱就這樣誕生了!大衛也就成了第一個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寶興大熊貓的外國人。

 1988年我國將大熊貓列為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此大熊貓正式成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的古代名稱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萬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萬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貓已經廣布于我國南半部,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今天該動物群的許多種已經絕滅,而大熊貓卻一直活下來,所以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 現 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陝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 所以國家在1988年正式將大熊貓定為我國的國寶。

而描述也只短短幾個字:“……非猛獸也。”六年後,正是在這一地域,雅安寶興縣的鄧池溝附近,法國傳教士Armand David(譚衛道)發現了大熊貓。

這種樣貌奇異的動物被發現之後,其標本隨後被運往法國,經鑒定,這是歐洲的自然歷史博物學中從未記載的新物種,被定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貓熊),自此廣為世人所知。由於它被視為一種新物種,因此如何稱呼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在法國傳教士最初發現它的寶興縣,當地人其實原本稱它為“花熊”或“白熊”,“貓熊”本是一個外來的名稱,而“熊貓”則據說是民國展出時,因有人將從右向左書寫的“貓熊”二字反方向讀所致;但臺灣至今都稱之為“貓熊”,而維語中的Müxükeyik,前兩個音節也顯然是“貓熊”。至於英文“熊貓”的Panda一詞,最初竟是尼泊爾語中對小熊貓的稱呼,1901年首次被移用來指與之相似、同樣有條紋狀毛皮的大熊貓。不論是“熊貓”還是Panda,它在中英文中的叫法,竟然都是人們不知如何稱呼,以至於以訛傳訛、約定俗成的結果,僅此也可見這一物種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何等新奇。

熊貓的發現之所以引起轟動,不是因為它有多可愛,而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在19世紀晚期,歐洲的博物學家幾乎已翻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要發現大型哺乳動物的任何一個新物種,那都是極難的事。只是大熊貓由於格外珍稀,所引發的社會反應也更大一些。1965年,在西歐的動物園,單個西伯利亞虎、黑犀牛或大猩猩的價格大致與一輛低檔汽車相當(約10000法郎),一隻黑猩猩則只值這個數字的1/3,但一隻大熊貓的價值卻堪比一輛豪華汽車(75000法郎)。

回溯這段歷史,應該說,雖然現在大熊貓被視為“國寶”並代表著中國的形象,但這實際上原是一個西方的視角,中國人是在西方人之後才“發現”大熊貓的。這並不是說之前沒有中國人看到大熊貓,而是說,沒有人從那樣一個視角來認識它。這就像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中國四大發明”,中國人原本並不知道這是“四大發明”,這乃是由西方之眼帶來的重新認識。就像我老家崇明,現在每以崇明水仙著稱,認為是海內與漳州水仙並稱的、本島最有代表性的花卉,可是如果翻檢《清瀛洲詩鈔選注》,其中詠梅花詩最多,其餘又詠木芙蓉、杏花、秋海棠、菊花、楊花、牡丹、白蓮、枇杷花等等,卻無一首是詠水仙的,也就是說,當時人並不覺得水仙有何特殊意義。

大熊貓其實也一樣,它的特殊性,是在比較之後才凸顯出來的。在1869年它被西方人發現之前,對國人而言,它不過是熊的一種罷了。這種情況,就像是你家附近住了數十年的一個鄰居,你一直覺得他普普通通、喃喃自語說一些你們都聽不懂的話,忽然之間,有語言學家告訴你們,其實此人說的是一種奇特的語言,而這世上已僅有他一個人會說了。也就是說,一個事物,當它放在不同的視野框架下,它就可能顯示出全新的意義。從這一點上來說,熊貓之變成中國的國寶,其實折射出中國文化中發生了某種深層的結構性變動所帶來的新認識。

當然,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是熊貓?熊貓固然珍稀,但麋鹿也是:這種“四不像”被發現時,同樣在西方引起轟動,而它的發現者與熊貓的發現者正是同一個人——法國傳教士Armand David(它也因此被稱為“大衛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時間上還比發現熊貓早了四年。在四川寶興發現大熊貓一個月後,他發現了金絲猴;同年,又在當地還首次發現了珙桐(這種植物的種名中同樣包含有他的姓氏:Davidia involucrata)。再往後,中國的植物學家還發現了以往只見化石、未見活植物的水杉等植物物種。然而所有這些珍稀瀕危程度未必下於大熊貓的物種,都遠遠不像大熊貓那樣引起人們持久的喜愛,更不必說被冠以“國寶”稱號並成為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了。

大熊貓的發現

1862~1874年,法國 傳教士大衛一共在中國住了12年,其間僅短期返回法國一次。他除了將大量植物標本寄回法國,並且引進了許多植物新種到法國和歐洲各國外,還在中國發現了58個鳥類新種,100多個昆蟲新種和許多重要的哺乳動物新種,其中包括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和麋鹿。

1867年大衛第二次來華後,聽說四川西部一帶動物種類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們尚未知曉的珍稀物種,便從上海到達寶興,擔任穆坪東河鄧池溝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大衛已到寶興鄧池溝天主教堂傳教兩年多。3月11日這天下午,大衛和幾個人來到鄧池溝源頭採集到幾種生物標本,正高興地返回天主教堂,途中路過一戶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讓他們到家中去用茶點。突然,掛在牆上的一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了大衛。主人告訴他:當地人叫這種動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溫順,一般不傷人。李家的獵人告訴大衛,他很快就會看見這種動物的活體。大衛異常激動,他估量這種動物“將是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這次發現將填補世界動物的一個空白。 為了得到這種奇特的動物,大衛雇傭了20個當地獵人展開搜捕。3月23日,獵人們送來了第一隻小“白熊”,“遺憾的是他們為了便於攜帶,就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獵手們終於給大衛帶來了喜訊:捕到一隻“竹熊”和6只“長尾巴猴”。經過大衛的認真思考,他給“竹熊”取名“黑白熊”,給“長尾巴猴”取名“仰鼻猴”。那只憨態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間的外貌,以及又圓又大的腦袋和滑稽可笑的動作倍受大衛的喜愛。他一會兒稱體重,一會量身段,對這只“黑白熊”進行著當地人從未看到過的科學觀察。

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餵養,大衛決定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可是,要把這個寶貝從地處川西平原西部邊緣的穆坪(現寶興)帶到大西洋彼岸的法蘭西帝國,在當時交通條件非常有限的條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遠渡重洋,談何容易。結果,這只可愛的“黑白熊”經不起長途山路的顛簸和氣候的不斷變化,還沒運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大衛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將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大衛神甫怎麼也沒想到—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模式標本竟然就這樣產生了。

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將這張獸皮展出後,當時誰也不認識,人們從獸皮上看到它有一張圓圓的大白臉,眼睛四周有兩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著一副墨鏡,於是有人斷定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動物,這個動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卻又說它只不過是一種奇異的熊罷了。但是,經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充分研究後認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貓,而是與中國西藏發現的小貓熊相似的另一種較大的貓熊,便正式給它定名為“大貓熊”。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臺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

從此,“大熊貓”這個現代名稱就這樣誕生了!大衛也就成了第一個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寶興大熊貓的外國人。

 1988年我國將大熊貓列為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此大熊貓正式成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的古代名稱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萬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萬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貓已經廣布于我國南半部,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今天該動物群的許多種已經絕滅,而大熊貓卻一直活下來,所以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 現 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陝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 所以國家在1988年正式將大熊貓定為我國的國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