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張穎:消費金融信用成本攀升 風控成拓展利潤空間關鍵

我們在2017互聯網金融年度策略中就把消費金融作為看好的細分領域之一, 隨後在2月份的報告中重點梳理消費金融行業的驅動因素與行業產業上收益的相關主體, 並重點指出“除資金成本外, 獲客與風控也將構成核心競爭力”。

出於對消費金融的不良率擔憂, 我們通過本篇報告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比較了行業不同類別參與主體的經營及風險狀況。

核心觀點

消費金融高速發展, 規模擴張和服務人群下沉加劇壞賬風險。 國內消費金融參與主體跑步入場, 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電商平臺、細分領域垂直場景方以及其他相對激進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等各展身手。

借助互聯網管道和模式, 貸款規模和服務人群不斷擴大。 但我國個人征信體系建設不完善, 消費金融風控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 消費金融規模的擴張, 服務人群的下沉加劇了消費金融平臺面臨的壞賬風險。

消費金融公司不良貸款率逐年走高, 但難以直接反應壞賬成本。 消費金融公司提供的貸款主要針對享受不到商業銀行專業金融服務的大眾和低端消費者, 且無需抵押擔保, 其不良貸款率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之一。 根據銀監會資料, 截至2016年9月末平均不良貸款率為4.11%, 同比增加1.26個百分點。 但不良貸款率主要指已發生逾期或壞賬的貸款比例,

難以直接反映信用成本對利潤的影響程度。 因此本文著重考量信用成本指標, 即不良的減值準備與放款額的比值。

伴隨貸款餘額規模擴大, 信用成本一路攀升, 風控成為拓展利潤空間的關鍵。 相比國內招行和國外Capital One分別超過5200億元人民幣和2400億美元的貸款餘額, 國內商業銀行以外的消費金融參與主體整體規模相對尚小, 但增速遠超前者。 此外, 由於目標群體定位不同, 各主體的信用成本分化明顯。 高信用成本意味著更高的貸款服務收益, 但通過高利率覆蓋高壞賬的模式, 非常依賴風控水準的權衡。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看好在消費金融產業鏈上擁有商戶、資料及具體應用場景從而在獲客和風控上佔據優勢的相關標的。

建議關注:康耐特、二三四五、奧馬電器、新大陸風險提示

監管政策存在不確定性?壞賬導致信用成本進一步上升?行業競爭導致業務進展不達預期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