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共用汽車產品分析

文/BALLACK發佈於剛剛閱讀35評論0喜歡0

閱讀35

標籤:

產品分析

共用單車已經度過了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階段, 一個新興產業一旦不再被人們去爭相談論, 那他就真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共用單車之後, 汽車的共用可能更加成為大家的期待。 完成汽車共用, 大大提高汽車使用率, 有效保護環境, 高效治理城市交通擁堵, 真的有這些作用嗎?

本文將從市場形勢、共用模式、盈利模式、使用痛點以及對於共用汽車的部分疑惑這五個角度對共用汽車產品進行一個詳盡但不專業的分析。

市場形勢

時下城市交通形式不容樂觀,

私家車使用率極低, 而使用時段又過於重疊, 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城市的交通擁堵。 除開上下班高峰, 其他時間段, 車輛都靜靜地躺在停車場, 或曬曬太陽補補鈣, 或淋淋雨露思考車生。

共用汽車與家用汽車相對比, 能夠發現共用汽車的使用頻率更高。 鮮有出現汽車長時間閒置的情況, 汽車重複利用, 原本需要5輛車完成的行程, 或許一輛共用汽車就能完成。 既降低用戶的生活成本(購買私有汽車和維護汽車的正常使用成本), 又降低道路使用壓力。

共用汽車與公共交通對比, 出行效率更高。 原有的公交系統, 也許並不能夠讓用戶一步到達目的地, 而共用汽車便捷性同私家車, 能夠很好地保障出行的效率。

當下市場, 使用者選擇機動車出行的方式無非有三種, 私家車、公共交通、預約計程車/計程車, 就舒適性而言私家車>預約計程車/計程車>公共交通, 便捷性亦是如此。 但對經濟實用性而言, 公共交通將會遠遠大於前兩種選擇。 然而擁有私家車的大部分車主, 並不會特別在意經濟實用性, 但面臨道路擁堵或到達目的地無法順利停車的窘境時, 也許就會想到公共交通工具的好了吧?

共用模式

共用汽車的共用模式與完全融入我們生活的共用單車相同, 統一的由企業提供產品, 普通使用者通過註冊成為該企業用戶, 完成相關認證、費用扣取、抵押, 獲得產品的使用權。 但共用汽車較共用單車更複雜的程式在於, 汽車需要相關駕駛執照,

汽車產品的成本也遠遠高於單車, 所以在汽車的相關認證步驟, 會比單車繁瑣不少。 首先完成註冊, 上傳駕駛執照資訊, 繳納一定費用押金或使用相關信用體系保障, 等待企業驗證通過, 才能正常使用旗下相關產品。 也就是說, 共用汽車相比於共用單車, 他的使用成本更高, 對用戶的選擇度也更高。 也就比共用單車更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盈利模式

共用汽車的盈利模式也與共用單車類似, 但區別在於汽車的使用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所以在計價方式上, 增加了一項里程費。 完整的計價方式:時長費+里程費+還車附加費(非指定還車點), 還車附加費的收費項與現有的互聯網租車APP相同, 都受限於設立的網店數量。

企業的盈利模式, 也完全依靠于用戶固有付費。 方式單一且回本週期較長。

使用痛點

使用痛點簡單分析, 個人認為有至少5大部分。

首先是取車、還車的流程, 指定地點取車、指定地點還車, 浪費在取車、還車上的時間、精力或成為很大的阻礙。 未歸還到指定地點, 還需繳納還車附加費, 成本也會大幅上漲。 造成這一限制局面, 也跟共用汽車提供者有很大的關係, 企業能力終究有限, 提供場地、支援的能力始終會因為外界原因導致計畫的落空, 再加上政府並未給該專案一路開放綠燈, 所以上述窘境, 在一段時間內可能很難有顯著的改善。

道路救援

道路救援應該說是共用汽車必須要面對的很嚴肅的問題之一。 “有些車,

走著走著就不動了, 有些人, 開著開著就火了。 ”車輛面臨沒電、沒油或者機械故障的情況, 使用者無法自主解決, 需要尋求説明時, 道路救援人員則需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能否24小時不間斷的提供保障, 也是共用汽車必須面臨的考驗。

據瞭解, 現有的共用汽車, 若遇到沒油、沒電的情況, 申請道路救援還需要付出一定的費用, 這對用戶來說, 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道路違章

道路違章的處理, 據瞭解, 主要採取聯繫違章用戶, 讓該用戶在15個工作日內自行處理相關違章資訊, 若超過一定時期未處理, 則在預先繳納的保障金中扣除相應違約金, 並設定違約金上限值, 同時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 若根據某些信用體系進行租車服務的使用者, 則扣除對應信用體系內的分數,用以監督使用者完成自己的義務。

交通事故

使用共用汽車若發生事故,則需要聯繫服務提供方(企業)和對應保險公司,需要使用者墊付車輛維修費用,待到保險公司完成理賠後,30個工作日內才返還至用戶帳戶。這一舉動很好的保障了企業的相關利益,但是對於用戶而言,可能就有點心裡沒底了,任何一步出現差錯,都可能導致保險公司不予理賠,那時候的苦,可能沒人願意知道。

法律法規

目前暫時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和監督共用汽車的專案,法律專家認為,共用汽車時法律上的一個盲點,應儘快通過立法對汽車租賃有一個法律上的評價,一次指引產業發展。

疑惑

1.共用汽車能否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擁堵?

答案可能在目前和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否定的。因為交通擁堵的時間段非常集中,就算共用汽車扮演了私家車的角色,那也只能是1:1的代替,無法有效減少道路上的車輛數量。所以共用汽車現階段只能提高車輛使用率,對交通、環境的貢獻並不顯著(電動汽車除外)。

2.共用汽車還是汽車共用?

共用汽車和汽車共用的區別,共用汽車需要企業提供車輛,而汽車共用是將現有的汽車進行共用,包括私有汽車;共用汽車需要企業很大一筆成本新建汽車再投入市場,成本較高,對應提供的服務和車輛狀態可能會相對差一點。而如有汽車共用,只需要一個擁有權威和職權的單位來予以監管,將大家的私家車用以公有化,做好安全、品質、車輛的保障,提高車輛使用率,降低車輛成本,也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當然,使用者的挑選也需要更為嚴苛。

總結

共用汽車是緩解城市擁堵、提供環境保護很好的手段,同時為用戶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出行方式,並且價格親民。但眼下面臨的困境遠遠多於它所擁有的支持,場地、數量、保障,多方面的限制制約了它快速的發展,但是它的發展,必不可少。

本文由 @BALLACK 原創發佈於產品壹佰,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則扣除對應信用體系內的分數,用以監督使用者完成自己的義務。

交通事故

使用共用汽車若發生事故,則需要聯繫服務提供方(企業)和對應保險公司,需要使用者墊付車輛維修費用,待到保險公司完成理賠後,30個工作日內才返還至用戶帳戶。這一舉動很好的保障了企業的相關利益,但是對於用戶而言,可能就有點心裡沒底了,任何一步出現差錯,都可能導致保險公司不予理賠,那時候的苦,可能沒人願意知道。

法律法規

目前暫時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和監督共用汽車的專案,法律專家認為,共用汽車時法律上的一個盲點,應儘快通過立法對汽車租賃有一個法律上的評價,一次指引產業發展。

疑惑

1.共用汽車能否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擁堵?

答案可能在目前和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否定的。因為交通擁堵的時間段非常集中,就算共用汽車扮演了私家車的角色,那也只能是1:1的代替,無法有效減少道路上的車輛數量。所以共用汽車現階段只能提高車輛使用率,對交通、環境的貢獻並不顯著(電動汽車除外)。

2.共用汽車還是汽車共用?

共用汽車和汽車共用的區別,共用汽車需要企業提供車輛,而汽車共用是將現有的汽車進行共用,包括私有汽車;共用汽車需要企業很大一筆成本新建汽車再投入市場,成本較高,對應提供的服務和車輛狀態可能會相對差一點。而如有汽車共用,只需要一個擁有權威和職權的單位來予以監管,將大家的私家車用以公有化,做好安全、品質、車輛的保障,提高車輛使用率,降低車輛成本,也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當然,使用者的挑選也需要更為嚴苛。

總結

共用汽車是緩解城市擁堵、提供環境保護很好的手段,同時為用戶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出行方式,並且價格親民。但眼下面臨的困境遠遠多於它所擁有的支持,場地、數量、保障,多方面的限制制約了它快速的發展,但是它的發展,必不可少。

本文由 @BALLACK 原創發佈於產品壹佰,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