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場文化盛宴在南充上演 吸引了眾多外國留學生

活動現場

12月9日晚, 由市社科聯、川北歷史文化普及基地等舉辦的“漢語橋-中國文化展演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在西華師範大學圖書館一樓南大廳舉行,

社會各界及駐市多所高校的百余名中外人士參加此次文化盛宴, 觀看了中國歷史文化民俗展演。

Part.1 現場展演精彩不斷

展演活動分為中國文化展演與文化交流體驗兩部分。 在當晚的活動中, 與會專家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中國的傳統燈會, 闡釋了在中國文化中, 燈光意味著“光明-團圓”。

隨後, 川北醫學院長歌青衫國學社和西華師大陶笛社的學生連袂表演了《千年風雅———漢服燈籠秀》, 伴隨著中國陶笛美妙的旋律, 展演者身著各式漢服, 讓大家飽覽了中國傳統服飾、 玲瓏燈籠與空靈陶笛樂聲相結合的美。

此後, 南充“國韻戲劇社”帶來的黃梅戲《天仙配》 更是讓在場的所有人被中國優美的戲曲文化所吸引。

接著, 由駐市高校大學生表演了古箏、簫合奏《花好月圓夜》、舞蹈《人間四月天》, 以及南充市武術協會表演的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劍。 一個個精彩節目, 讓中外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現場掌聲不斷。

Part.2中外觀眾激情高昂

當晚, 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國的留學生爭先恐後地來到中國燈文化背景牆前, 穿上戲服合影留念, 他們對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充滿了濃郁興趣, 不斷向現場的專家們詢問相關歷史知識。

在文化交流體驗環節中, 現場的百餘個燈籠下面懸掛著各種漢字謎語, 這更激發了留學生們的激情。 在中國學生的指導下, 留學生們先學漢字, 再嘗試猜燈謎。 來自印度的學生費明同猜中一個燈謎後, 拿著獎品高興得手舞足蹈。

此外, 在現場還開闢了互動體驗區, 中國學生手把手教留學生們製作簡易燈籠。 不少外國留學生完成製作後, 紛紛提著燈籠穿上漢服, 用手機拍照發給遠在家鄉的親朋, 整個現場洋溢著歡聲笑語。

在西華師大就讀的尼泊爾留學生董南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告訴記者:“非常感謝大家能教我猜中國的燈謎, 從認燈謎中的字到如何猜燈謎, 我都掌握了。 我覺得來中國留學太有意思, 謝謝中國朋友們帶給我們的美好活動, 讓我們學到了中國的文化。 ”

據市社科聯主席喻淑蓉介紹, 在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中, 南充始終把握時代主題, 由點到面, 讓外國留學生們能更深層次地領悟到古老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