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趙朴初、啟功,贊其詩、書、畫為“當代三絕”——草聖林散之書法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 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趙朴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 被譽為“草聖”,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

如果說在當代草書實踐中, 林散之為飄逸之美, 那李志敏則為蒼茫之美, 兩者風格迥異、剛柔互補, 凸顯“南林北李”的雙峰對弈。

林散之書法代表作有《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等。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 名霖, 又名以霖, 字散之, 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 生於江蘇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 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七顆松村莊,

詩人、書畫家。

“林散之第一草書”, 全稱是《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 即《中日友誼詩》, 是林散之1975年3月為日本書法代表團訪華專門創作的草書手卷, 由於特殊原因沒有送出, 成了林散之的自存之稿。 國內僅存3幅, 此作最好。 專家鑒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王”,

堪稱“國寶”。

林散之尤擅草書: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