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3日機會早知道:全網聚焦原油期貨、電子產業、網路安全等主題

今天晚間各大媒體機構都在關注哪些題材?哪些行業又出現了突發利好, 投顧大師將一一為你梳理私募投資大佬們喜歡關注的題材, 讓您全面把握投資機會。

1、中國版原油期貨獲批期貨公司迎來新增長點

據外媒報導, 中國國務院已經原則上批准原油期貨推出方案。 原油期貨將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具體推出交易時間由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9月時表示, 原油期貨上市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 這是全球最大原油買家中國向推出以人民幣計價國際合約所邁出的關鍵一步, 有望成為重要的石油基準。

點評:業內表示, 原油期貨是商品期貨中最大的品種, 交易金額巨大。 據FIA的資料顯示, 在全球市場中, 金融期貨交易量占全球期貨總交易量的88%, 商品期貨占比10%,

其中能源期貨占所有商品期貨的1/3左右。 經過幾年的發展, 我國股指期貨交易額一度佔據國內期貨市場總交易額的8成以上, 股災後股指期貨成交和持倉的下降, 對期貨行業的帶來了巨大衝擊。

原油期貨的推出將為期貨公司帶來新的增長極, 大幅提高期貨公司經紀收益。 中國中期(000996)是中期集團下唯一上市平臺, 持有國際期貨19.76%的股權。 廈門國貿(600755)旗下國貿期貨擁有原油期貨交易的會員資格。

2、上海市攜中國電子投資千億 加快科創中心建設

為加快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 上海市政府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 集團有限公司12日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雙方將聯合組織投資1000億元, 圍繞多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在積體電路 領域合作,

打造國內積體電路產業新高地;共同推動智慧製造 產業平臺建設, 打造國內一流、世界水準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研發中心及創新技術展示中心;合力發展人工智慧和物聯網 等新興產業, 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中國電子旗下華大半導體 還與上海市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了特色工藝生產線等重大投資專案的三方合作協定。

點評:中國電子是我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電子資訊產業集團, 業務涵蓋網路安全、新型顯示、積體電路、高新電子、資訊服務等領域。 本次合作中, 上海市國資以及中國電子旗下企業有望擔任重要角色。

中國電子旗下上海貝嶺( 600171 )註冊地位於上海, 公司專注於積體電路晶片 的設計和產品應用開發;雲賽智聯( 600602 )為智慧城市 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實控人為上海儀電集團。

3、網路安全核心技術待突破 行業有望保持高增長

首屆中國網路安全產業高峰論壇12日在北京開幕。 據新華報導, 工信部、北京市決定共同打造國家網路安全產業園區。 北京市將打造不少於3家年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骨幹企業。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當日指出, 當前我國網路安全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但與我國網路設施、融合應用、個人資訊等安全保障需求的迅速擴大相比, 其產業支撐能力仍有較大差距, 網路安全核心技術亟須加快突破, 產業規模有待進一步擴大。

點評: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統計測算,

2016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增長幅度達到21.7%, 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達到32.85%。 目前網路安全行業政策不斷加碼, 網路安全由合規需求上升為法律強制, 我國網路安全投入占IT投入的比重不足美國十分之一, 未來提升空間可期。

在大資料 、雲計算 、移動互聯網等市場需求推動下, 網路安全行業有望從當前的產品採購模式, 逐步向安全運維模式過渡。 僅考慮國企和智慧城市領域, 每年安全運維市場可達360億元以上, 啟明星辰( 002439 )、衛士通( 002268 )等為網路安全行業龍頭。

4、中國首個快充標準發佈產業迎高速發展

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牽頭, 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華為、高通、MTK、OPPO、蘋果、英特爾等包括國內外晶片廠商、終端廠商、電源、電池和線纜廠商共同參與, 歷經三年的中國快充標準《移動通信終端快速充電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12月12日發佈,該標準是國內乃至國際上第一個對快速充電技術進行規範的標準,將成為國內智慧手機廠商、電商平臺、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終端快速充電產品檢驗標準。

點評:業內認為,新標準的發佈,意味著手機快充標準戰國時代已的終結。快速充電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移動終端、可擕式終端上,配套使用的充電器、充電寶也越來越多的支援快充技術。中國作為世界電子產品製造與設計的中心,快充技術的應用為中國快充產業鏈企業帶來全球巨大的市場機遇。

近年來快充產業突飛猛進,增長率不斷翻倍,預計未來將很快達到千億規模,成為電子消費類配件市場最大的增長點。艾華集團(603989)為Oppo、Vivo、華為快充主力供應商。欣旺達(300207)快充電池整體解決方案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5、基金排名戰開啟 獨家重倉股或成決定因素

臨近年底,基金排名賽進入了衝刺階段。資料顯示,今年居前的偏股型基金的淨值漲幅彼此相當接近。在剩餘的十多個交易日內,那些占基金淨值比例較高的獨家重倉股表現,將對排名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目前排名前五的基金中,有22只A股為三季報 基金獨家重倉且持倉市值占比超5%。其中,易方達消費行業的格力電器,交銀穩健配置混合基金持有的光大嘉寶、東方雨虹,華安策略優選持有的寧波銀行,持股市值占基金淨值比例均超過8%。

6、上海都市圈”規劃研究醞釀中 打造世界最大灣區

據報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中央正在研究醞釀“上海都市圈”規劃,或將打造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最大灣區。要建立環杭州灣第二大通道,通過灣區建設形成“河海聯運”,提升整體競爭力。

點評:大灣區不僅是一個有海洋、水域的物理概念,而更多的是一個打破區域行政劃分,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導的經濟區概念,具有開放與協同發展的特點。上海都市圈的最大優勢在於經濟腹地非常廣闊,長三角地區工業基礎雄厚,通過上海都市圈的建設,能夠帶動腹地經濟的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甚至能夠以此為翹板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形成輻射全球的一個經濟增長極。

上市公司中,海航基礎(600515)與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擬投資500億佈局嘉興港區,打造新型綜合生態旅遊新城。嘉興港區性質定位為長三角海河聯運的交通樞紐。上港集團(600018)是長三角地區港口龍頭,無論是自貿港建設,還是大灣區規劃,公司作為區域經濟增長視窗和開放橋頭堡將持續收益。

7、交通運輸鏈發起成立 借助區塊鏈構建現代交通網絡

12月12日,由交通運輸部中國交通通信資訊中心、工信部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交通運輸產業創新聯盟等相關部門與企業共同發起構建面向交通運輸產業的區塊鏈網路------交通運輸鏈。交通運輸鏈旨在結合互聯網、物聯網等傳統網路技術,借助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化,安全可信、智慧合約等特性,連接交通運輸產業中的政府、企業等行業主體,車輛,船舶等運輸裝備,道路,橋樑,場站等基礎設施,構建現代交通網絡。

點評:此次發起的交通運輸鏈將實現新的交通運輸產業資料共用流通信任機制,實現新的邊緣設備間點對點服務交換可信網路,實現新的交通運輸產業主體協作模式,並在保證資料流程通公開透明的基礎上,保障資料資產權益,提升智慧交通運行效率,釋放綜合交通運輸的信用成本。

上市公司中,銀江股份(300020) 主營城市智慧交通業務,強強聯合阿裡雲,共建智慧城市大腦中的“交通小腦”。同時,公司參股區塊鏈企業億邦通信。遠光軟體(002063)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深入智慧城市建設各個領域。公司公告,為佈局區塊鏈產業,參與發起成立啟迪遠光區塊鏈產業基金。

8、兩部委聯手發佈海水淡化方案 各級政府將加大投入

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海水淡化成為嚴重缺水海島地區主要供水方式,有力保障海島經濟、社會、國防的可持續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在海島普遍推廣應用,關鍵部件和原材料逐步實現國產化,海島海水淡化工程裝備國產化率達到一半以上。在遼寧、山東、青島、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力爭通過3-5年重點推進100個左右海島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及升級改造,初步規劃總規模達到60萬噸/日左右。

點評:海水淡化利用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今年初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海水利用規模化應用,自主海水利用核心技術、材料和關鍵裝備實現產品系列化,產業鏈條日趨完備,培育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為此,我國將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鼓勵沿海地方政府對海水淡化生產運營企業給予補貼。

反滲透膜法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上市公司中,津膜科技(300334)主營超、微濾膜及膜組件。公司牽頭的國家級海水淡化科研專案“反滲透海水淡化關鍵設備研製”已啟動。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戰略合作,共同致力於國內海水淡化、“一路一帶”相關的海外海水淡化等項目。海亮股份(002203)是國內海水淡化管的龍頭企業,海水淡化裝置用銅合金無縫管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9、防止踩雷:19家公司年報預虧過億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有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預告了2017年業績,儘管大多數公司業績預增,但仍有64家公司預計2017年業績將會出現虧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64家上市公司中,包括易成新能、人人樂、武漢凡谷、大富科技、貝因美、*ST三維、納思達、民和股份、美邦服飾、益生股份、瀘天化、煉石有色、*ST東數、*ST眾和、中原特鋼、毅昌股份、九安醫療、宇順電子、德豪潤達等19家公司已明確表示2017年淨利潤虧損金額將超過億元。

歷經三年的中國快充標準《移動通信終端快速充電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12月12日發佈,該標準是國內乃至國際上第一個對快速充電技術進行規範的標準,將成為國內智慧手機廠商、電商平臺、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終端快速充電產品檢驗標準。

點評:業內認為,新標準的發佈,意味著手機快充標準戰國時代已的終結。快速充電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移動終端、可擕式終端上,配套使用的充電器、充電寶也越來越多的支援快充技術。中國作為世界電子產品製造與設計的中心,快充技術的應用為中國快充產業鏈企業帶來全球巨大的市場機遇。

近年來快充產業突飛猛進,增長率不斷翻倍,預計未來將很快達到千億規模,成為電子消費類配件市場最大的增長點。艾華集團(603989)為Oppo、Vivo、華為快充主力供應商。欣旺達(300207)快充電池整體解決方案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5、基金排名戰開啟 獨家重倉股或成決定因素

臨近年底,基金排名賽進入了衝刺階段。資料顯示,今年居前的偏股型基金的淨值漲幅彼此相當接近。在剩餘的十多個交易日內,那些占基金淨值比例較高的獨家重倉股表現,將對排名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目前排名前五的基金中,有22只A股為三季報 基金獨家重倉且持倉市值占比超5%。其中,易方達消費行業的格力電器,交銀穩健配置混合基金持有的光大嘉寶、東方雨虹,華安策略優選持有的寧波銀行,持股市值占基金淨值比例均超過8%。

6、上海都市圈”規劃研究醞釀中 打造世界最大灣區

據報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中央正在研究醞釀“上海都市圈”規劃,或將打造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最大灣區。要建立環杭州灣第二大通道,通過灣區建設形成“河海聯運”,提升整體競爭力。

點評:大灣區不僅是一個有海洋、水域的物理概念,而更多的是一個打破區域行政劃分,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導的經濟區概念,具有開放與協同發展的特點。上海都市圈的最大優勢在於經濟腹地非常廣闊,長三角地區工業基礎雄厚,通過上海都市圈的建設,能夠帶動腹地經濟的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甚至能夠以此為翹板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形成輻射全球的一個經濟增長極。

上市公司中,海航基礎(600515)與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擬投資500億佈局嘉興港區,打造新型綜合生態旅遊新城。嘉興港區性質定位為長三角海河聯運的交通樞紐。上港集團(600018)是長三角地區港口龍頭,無論是自貿港建設,還是大灣區規劃,公司作為區域經濟增長視窗和開放橋頭堡將持續收益。

7、交通運輸鏈發起成立 借助區塊鏈構建現代交通網絡

12月12日,由交通運輸部中國交通通信資訊中心、工信部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交通運輸產業創新聯盟等相關部門與企業共同發起構建面向交通運輸產業的區塊鏈網路------交通運輸鏈。交通運輸鏈旨在結合互聯網、物聯網等傳統網路技術,借助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化,安全可信、智慧合約等特性,連接交通運輸產業中的政府、企業等行業主體,車輛,船舶等運輸裝備,道路,橋樑,場站等基礎設施,構建現代交通網絡。

點評:此次發起的交通運輸鏈將實現新的交通運輸產業資料共用流通信任機制,實現新的邊緣設備間點對點服務交換可信網路,實現新的交通運輸產業主體協作模式,並在保證資料流程通公開透明的基礎上,保障資料資產權益,提升智慧交通運行效率,釋放綜合交通運輸的信用成本。

上市公司中,銀江股份(300020) 主營城市智慧交通業務,強強聯合阿裡雲,共建智慧城市大腦中的“交通小腦”。同時,公司參股區塊鏈企業億邦通信。遠光軟體(002063)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深入智慧城市建設各個領域。公司公告,為佈局區塊鏈產業,參與發起成立啟迪遠光區塊鏈產業基金。

8、兩部委聯手發佈海水淡化方案 各級政府將加大投入

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0年,海水淡化成為嚴重缺水海島地區主要供水方式,有力保障海島經濟、社會、國防的可持續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在海島普遍推廣應用,關鍵部件和原材料逐步實現國產化,海島海水淡化工程裝備國產化率達到一半以上。在遼寧、山東、青島、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力爭通過3-5年重點推進100個左右海島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及升級改造,初步規劃總規模達到60萬噸/日左右。

點評:海水淡化利用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今年初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海水利用規模化應用,自主海水利用核心技術、材料和關鍵裝備實現產品系列化,產業鏈條日趨完備,培育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為此,我國將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鼓勵沿海地方政府對海水淡化生產運營企業給予補貼。

反滲透膜法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上市公司中,津膜科技(300334)主營超、微濾膜及膜組件。公司牽頭的國家級海水淡化科研專案“反滲透海水淡化關鍵設備研製”已啟動。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戰略合作,共同致力於國內海水淡化、“一路一帶”相關的海外海水淡化等項目。海亮股份(002203)是國內海水淡化管的龍頭企業,海水淡化裝置用銅合金無縫管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9、防止踩雷:19家公司年報預虧過億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有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預告了2017年業績,儘管大多數公司業績預增,但仍有64家公司預計2017年業績將會出現虧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64家上市公司中,包括易成新能、人人樂、武漢凡谷、大富科技、貝因美、*ST三維、納思達、民和股份、美邦服飾、益生股份、瀘天化、煉石有色、*ST東數、*ST眾和、中原特鋼、毅昌股份、九安醫療、宇順電子、德豪潤達等19家公司已明確表示2017年淨利潤虧損金額將超過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