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聚焦高交會|做好創新企業的“造血者”

——專訪中國科技開發院院長楊斌

文│《中國經濟資訊》記者 錢玉娟

“科技創新不僅成為深圳發展的核心, 同時也是其幾十年高速發展的真正動力。

”日前, 中國科技開發院(下文簡稱“中開院”)院長楊斌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文簡稱“高交會”)期間接受《中國經濟資訊》記者採訪時提到, 不少地方政府會來深圳學習, 以求能解碼深圳這些年高速成長的原因。 與此同時, 深圳也形成了一種創業創新的文化氛圍, 無論在金融、投融資、服務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系。

“平臺建設也在這個階段建立起來。 ”楊斌認為, 這對科技創新而言是一種支撐, 由政府引導帶來的合理資源配置, 從而促進了科技創新。

助力產業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 深圳的科技創新離不開為科技企業研發與發展提供孵化服務的單位, 而中開院在其中則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楊斌的介紹中可知, 自1991年成立的中開院, 從研發辦企業之初的戰略佈局, 後經過近26年時間的磨礪, 成功轉型為科技企業全程孵化體系的引領者, 專注于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探索者, 同時也成為一個努力向商品化、產業化及國際化邁進的開拓者。

“僅在深圳南山區這11.5平方公里的高新區裡, 就聚集了十幾家做孵化的單位。 ”楊斌坦言,

目前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處於轉型時期, 尤其在新舊動能轉化的重要階段, “科技企業孵化器就成為新動能機制的重要環節。 ”在楊斌看來, 一直將“產業孵化”作為工作目標的中開院, 打造的科技企業全程孵化體系, 已經成為不少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發動機。

據他介紹,

中開院針對科技企業探索構建的“創客空間—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鏈條式孵化模式, 還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首批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範單位。

發展至今, 中開院不僅有效推進著高科技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更成功孵化出了深圳市愛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東莞中科藍海智慧視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成長性、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開院也在剛剛過去的高交會上展示了一系列孵化成功的核心高科技產品和專案, 備受關注。

平臺加速進化

“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就是一種生態體系, 有效滿足了中小企業的成長需求。 ”楊斌告訴《中國經濟資訊》記者, 為給孵化企業提供更好的投資服務,

化解孵化企業的融資難題, 中開院不僅設立了種子孵化基金, 還搭建起了“定向推薦+自主舉辦+專場對接”三位一體投融資服務平臺, 更與銀行建立銀孵戰略合作關係, 同時也引入風險投資機構, 全方位為中小微科技創新企業提供風險投資、融資策劃等服務。 “為了調動企業、員工孵化積極性, 中開院還創新性地建立了‘全面持股孵化’模式。 ”

楊斌還強調, 中開院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拓展形成產業集群, 不僅要為深圳這一區域經濟做貢獻, 還努力地“走出去”, 不僅在一些內陸縣域做孵化器, 還以孵化社區的形式邁步海外, 在美國積極推進創新創業的國際化合作。

談及未來的發展思路, 楊斌認為, 中開院一直在思考如何繼續“做大做優”,

未來將發展面向平臺化, 將入孵企業量級、股權投資規模以及資產規模等形成一個指標體系, 以“科技創新、創業孵化服務”為核心, 做大做強企業孵化、種子期投資和孵化社區建設運營三大業務, 努力將中開院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科技創業孵化經營機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