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如果不折斷章丘大蔥,需要多大的煎餅來卷?

有網友提問:從小吃煎餅卷大蔥長大的山東人, 身體又高又壯, 所以就想如果把同樣又高又壯的章丘大蔥, 不折斷的情況下捲進煎餅裡, 那得需要攤多大一張煎餅才夠呢?

首先要祝賀這位網友, 你問了一個天真又浪漫的問題。 吃了不知道多少年歲煎餅卷大蔥的山東人, 還真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吃飯又不是給自己較勁, 明明沒有那麼大的餅幹什麼卷那麼長的蔥?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山東人都不會這麼跟一根蔥過不去的。

山東特產小吃煎餅卷大蔥

不過, 既然有網友這樣提問了, 那就不妨說道一下吧。

根據章丘大蔥的特點, 它的株高通常是1.5米—1.8米, 如果不折斷就捲進煎餅裡, 粗略估計煎餅的直徑至少要在2米左右。 據2017年度“章丘大蔥節”上的消息, 最新產生的“蔥王”高度是2.51米, 這樣來計算的話, 煎餅的直徑至少應該是2.7米—3米。

那麼為什麼攤出來的煎餅要比蔥大這麼多呢?再小點兒不行嗎?其實,

你看看這個山東特產小吃的名字就知道答案了, 它叫煎餅卷大蔥, 煎餅小了能卷得過來嗎?那不成了大蔥就煎餅了?

如果你留心注意一下, 當尼吉斯紀錄這項全民性的活動進入中國後, 就不斷有打破腦袋也想不到的紀錄誕生:最大的月餅、最大的火鍋、最大的大鍋飯……還真別說, 至今沒有出現過最大的煎餅這項紀錄。

章丘大蔥一如山東漢子, 壯實又高大

要創造這個紀錄最重要的條件是, 先製造出足夠尺寸的鏊子——用來攤煎餅。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直徑3米左右的大鐵鏊子, 下面用七八個煤氣罐加熱, 或者使用傳統方法點上10多公斤的柴火, 10多名大嫂抱著一大盆麵糊灑到鏊子……這個場景完全超越了山東人的天際, 對於一向憨厚、做事扎實的山東人來說, 真沒這個閒工夫整這出麼蛾子啊。 所以, 這項尼吉斯紀錄一直沒有發生過。

另外, 既然網友如此腦洞大開, 下面的回答也是山東段子手狂歡一下來的答案:

1、用平時見到的小鏊子攤出100張小煎餅, 用麻汁醬粘起來, 組成一張大餅再去卷大蔥。

2、把麵糊搓成100多米長的麵條, 然後用麵條一圈圈地把大蔥纏起來, 假裝是卷起來的。

3、實在攤不出那麼大煎餅的情況下, 就拿著茶盅口粗細的大蔥站在路口, 幹嘛?看誰不順眼拿蔥打他。 為什麼打人?因為他不讓我折斷了大蔥再吃。

茶盅口粗細的大蔥

最後, 來普及一下章丘大蔥的知識:

1、山東之地多產大蔥, 章丘大蔥又是山東的主要代表。 大蔥又名胡蔥, 原產于胡地, 這裡所指的胡地是今河北一帶, 春秋時期曾是匈奴的一支——山戎的主要活動地。 史載, 山戎在春秋時期廣泛種植胡蔥、戎菽(胡豆)。 因其多次襲擾中原地區,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於西元前706年、西元前664年, 率兵與燕國軍隊兩次征伐山戎, 勝利後把胡蔥、胡豆引種到山東。

因為中原地區原產的蔥收穫期是在夏天, 所以又名夏蔥, 而引進來的胡蔥收穫期是冬天, 因此又被稱為冬蔥;又因為胡蔥的蔥杆粗粗壯、高大, 民間也稱其為“大蔥”。 而且, 大蔥是從胡地首先引種進入山東的,久而久之成為山東的特產,也就有了“山東大蔥”的這個稱呼。

2、再來說說山東煎餅。煎餅起源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學界通常認為上古時期就有了煎餅。最早的關於煎餅的文字記載則始于晉朝,當時的人們攤好煎餅,會用紅絲線穿起來掛到房檐上,稱其為“補天漏”,以紀念傳說中女媧娘娘的補天之舉。

煎餅在戰國時期曾是齊魯兩國士兵征戰時軍糧,因水份少,不易變質,食用簡單快捷,而且方便攜帶。民間還傳說,煎餅是諸葛亮為解決軍糧問題而發明。

山東人並不是人人都好吃這一口

抗日戰爭期間煎餅一度被稱為“抗日餅”,這是馮玉祥所極力宣導的,他不僅把煎餅當作軍糧,還寫了一個小冊子叫《煎餅》。據傳,馮玉祥此舉的靈感來源於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當年戚繼光打擊倭寇時,發明了“光餅”充當軍糧。

另外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在山東,並不是所有人都吃煎餅卷大蔥。就如同不是所有山東人都會開挖掘機一樣。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大蔥是從胡地首先引種進入山東的,久而久之成為山東的特產,也就有了“山東大蔥”的這個稱呼。

2、再來說說山東煎餅。煎餅起源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學界通常認為上古時期就有了煎餅。最早的關於煎餅的文字記載則始于晉朝,當時的人們攤好煎餅,會用紅絲線穿起來掛到房檐上,稱其為“補天漏”,以紀念傳說中女媧娘娘的補天之舉。

煎餅在戰國時期曾是齊魯兩國士兵征戰時軍糧,因水份少,不易變質,食用簡單快捷,而且方便攜帶。民間還傳說,煎餅是諸葛亮為解決軍糧問題而發明。

山東人並不是人人都好吃這一口

抗日戰爭期間煎餅一度被稱為“抗日餅”,這是馮玉祥所極力宣導的,他不僅把煎餅當作軍糧,還寫了一個小冊子叫《煎餅》。據傳,馮玉祥此舉的靈感來源於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當年戚繼光打擊倭寇時,發明了“光餅”充當軍糧。

另外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在山東,並不是所有人都吃煎餅卷大蔥。就如同不是所有山東人都會開挖掘機一樣。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