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用FinTech在華爾街生撕了一道口子,矽谷如何做到的?

前言:不久前, 花旗銀行發佈了一份名為《How FinTech is Forcing Banking to a Tipping Point》的報告, 直譯, 金融科技是如何把銀行業逼向引爆點。

週三, 普華永道發佈年度《全球金融科技報告》, 預計未來三到五年, 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將搶走大型金融機構24%的收入。

對於FinTech, 沃頓商學院給出的臨時定義:用技術改進金融體系效率的經濟行業。 它頻繁出現在財經新聞裡, 但又並非聳人聽聞, FinTech確在席捲我們的生活。

機器主導的高頻交易和智慧演算法成為現實, 支付寶蠶食中國傳統信用卡交易, P2P使不認識的人可以互相借錢, 華爾街彌漫區塊鏈硝煙......

矽谷在暴利卻封閉的華爾街生撕了一道口子, 力度有多狠, 看資料說話:

01

銀行從業者們紮心了

花旗預計, 2015--2025年間, 銀行業將出現30%的裁員, 從業人數將比危機之前的高點低40%~50%。 銀行雇員將減少30%, 且下跌速度會由近些年的每年2%上升到3%。

FinTech正在影響未來銀行業的經營模式——未來銀行機構可能會更多專注在諮詢和顧問業務, 而非交易業務。

這是因為銀行實體網點的投資回報率在逐漸降低, 銀行分支及其人力成本占銀行零售業務成本的65%, 而這些成本中很大的是可以通過自動化省下來的。

02

銀行最會賺錢的業務不再好使

作為入侵者, 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瞄準的是銀行業最賺錢的板塊:零售銀行及中小企業業務。

花旗銀行資料顯示, 大約73%的投資資金流向了零售銀行業務, 該板塊佔據了銀行整體業務利潤的46%。 相比轉換成本較高的企業用戶, 個人用戶更容易嘗試基於移動端、高效便捷、用戶體驗好的金融資訊及交易產品。

傳統銀行業正在快速接近自動化拐點, 銀行業也在考慮將未來的業務更多地集中在諮詢及顧問方向。

03

特別是這幾項業務要注意了

花旗將最容易受FinTech公司影響的業務做了一張矩陣表。

越往上, 表示這些業務越容易受到FinTech威脅;越往右, 則表示這些威脅越逼近。

從圖中看, 又容易受威脅且威脅又非常緊迫的銀行業務有:個人貸款(Personal Loans), 中小企業貸款(SMB loans), 移動支付(Digital pmts.)和財富管理(Wealth Mgmt.)。

04

馬雲爸爸的小心願實現了

花旗報告稱, 中國的協力廠商支付就像是另一個銀行系統一樣。

相比銀行,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將支付當做是接觸用戶的一個入口,積累了大量最有價值的使用者交易資料,這有助於它們日後向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務。

花旗資料顯示,支付寶的支付量已超過了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信用卡交易量的總和。低價便捷的協力廠商支付直接倒逼銀行,使後者取消交易費。

想起馬雲說的一句話,“如果銀行不改變 我們就改變銀行”。然而這個願望好像又被他不小心實現了。

05

矽谷“手撕”華爾街的利刃

除了花旗,似乎整個華爾街都在擔心金融科技的“威脅”。然而在眾多分析師的眼中,矽谷“手撕”華爾街的利刃是智能投顧。

投資者偏愛低成本,低門檻的財富管理需求,這就恰好點燃了智慧投顧行業發展的爆發點。兼具個性化、自動化、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的特性,智能投顧不管從短期還是長遠來看,對金融行業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

在量化投資及大資料的技術革新後,機器主導的高頻交易及智慧演算法應用成為現實。加之,美國擁有成熟的ETF市場及多樣的產品,在供給端充分地滿足了被動投資人需求。

在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前,全球智慧投顧的標杆Wealthfront與鼻祖Betterment迅速成為智慧投顧行業的Top2。

06

兇悍的“華爾街之狼”並不會輕易認慫

金融科技會玩死銀行業甚至其他的金融領域嗎?這不是非你即我的命題。

金融巨頭已經意識到,面對不斷變化的客戶及市場,擁抱新技術已成為常態,代價也許是向矽谷的創業公司伸出橄欖枝,或者重金收購,又或者直接動用各種人力物力開發。

科技初創公司也不難發現,一旦新技術被整合到現有的金融機構中後,初創公司便失去破壞這些大企業的機會。

與其兩敗俱傷,不如合作雙贏。

“老奸巨猾”的金融機構更希望在早期就通過資本合作、資源互換的方式創造長期的雙贏合作模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微眾銀行,無一例外。

我們也已經步入一個銀行更像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更像銀行的新時代。我們在享受著科技引領金融,金融服務生活所帶來的便捷、效率以及財富增值。

相比銀行,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將支付當做是接觸用戶的一個入口,積累了大量最有價值的使用者交易資料,這有助於它們日後向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務。

花旗資料顯示,支付寶的支付量已超過了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信用卡交易量的總和。低價便捷的協力廠商支付直接倒逼銀行,使後者取消交易費。

想起馬雲說的一句話,“如果銀行不改變 我們就改變銀行”。然而這個願望好像又被他不小心實現了。

05

矽谷“手撕”華爾街的利刃

除了花旗,似乎整個華爾街都在擔心金融科技的“威脅”。然而在眾多分析師的眼中,矽谷“手撕”華爾街的利刃是智能投顧。

投資者偏愛低成本,低門檻的財富管理需求,這就恰好點燃了智慧投顧行業發展的爆發點。兼具個性化、自動化、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的特性,智能投顧不管從短期還是長遠來看,對金融行業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

在量化投資及大資料的技術革新後,機器主導的高頻交易及智慧演算法應用成為現實。加之,美國擁有成熟的ETF市場及多樣的產品,在供給端充分地滿足了被動投資人需求。

在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前,全球智慧投顧的標杆Wealthfront與鼻祖Betterment迅速成為智慧投顧行業的Top2。

06

兇悍的“華爾街之狼”並不會輕易認慫

金融科技會玩死銀行業甚至其他的金融領域嗎?這不是非你即我的命題。

金融巨頭已經意識到,面對不斷變化的客戶及市場,擁抱新技術已成為常態,代價也許是向矽谷的創業公司伸出橄欖枝,或者重金收購,又或者直接動用各種人力物力開發。

科技初創公司也不難發現,一旦新技術被整合到現有的金融機構中後,初創公司便失去破壞這些大企業的機會。

與其兩敗俱傷,不如合作雙贏。

“老奸巨猾”的金融機構更希望在早期就通過資本合作、資源互換的方式創造長期的雙贏合作模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微眾銀行,無一例外。

我們也已經步入一個銀行更像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更像銀行的新時代。我們在享受著科技引領金融,金融服務生活所帶來的便捷、效率以及財富增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