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范國瓊:精雕細琢,傳承精神

“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 ”對於意外走紅, 范國瓊近期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採訪時說:“國家提倡‘工匠精神’, 是為了夯實我國製造業的根基,

在技術的傳承性、精細化、創新性等幾個方面做到一流。 這需要我們每個身處其中的人為之努力。 ”她表示, 在五糧液公司“二次創業”和實現千億目標的過程中, 她將認真踐行五糧液專業專注、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並將勾兌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發展下去。

36年, 精雕細琢用“一心”

24歲那年, 范國瓊進入五糧液學習嘗品勾兌技藝。 滴酒不沾的范國瓊“遭了大罪”, 酒一入喉就發嘔難受, 常常練到舌尖發木、口腔潰爛, 但她不放棄。 父親的叮囑, 時常在她耳邊響起:“你既然入了酒門, 就不要怕吃苦, 用心學藝, 為中國白酒這個民族品牌爭光。 ”這份初心, 讓她渡過了學藝難關。

勾兌師要保持靈敏的嗅覺與味覺, 而入酒門那天起,

范國瓊就定下了“三不規矩”, 即“一不塗口紅, 二不用化妝品, 三不吃麻辣酸甜。 ”這對於愛吃麻辣的“川妹子”來說實屬不易, 幾十年來, 她硬是徹底改變了飲食習慣, 堅持與淡食為伴, 一輩子也只在結婚那天化過一次妝。

如此“一心”, 當然進步神速。 1985年, 范國瓊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宜賓地區第一屆評酒委員”, 隨後參加省級評酒委員的考試, 以8科滿分、總評98.6分的驕人成績, 名列第一, 成為了四川省第一個評酒“女狀元”。

36年來, 她帶領團隊開發並實現了電腦勾兌專家系統, 開創了我國現代釀酒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新局面, 帶來了一場白酒生產革命;成功解決多品種、大容量的勾兌難題;完成1000噸勾兌大桶組合工作, 成為了世界釀酒史上史無前例的創舉;開展《白酒中金屬元素的測定及酒質的關係》專案研究,

通過了省級技術鑒定, 填補了我國研究空白。

傳承, 也包括“工匠精神”

范國瓊今年60歲, 至今還清晰記得24歲進入五糧液時父親的言傳身教。

范國瓊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 親自擔任授課老師, 將精湛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 悉心培養的多名徒弟中有7名已獲得高級技師資格, 2名獲得技師資格;5名獲得國家級白酒評委資格, 10名獲得四川省白酒評委資格, 為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儲備了後續技術力量。

除了技藝之外, 她也在傳承五糧液的“工匠精神”。

范國瓊非常執著於細節, 從業之初就堅持每天寫工作記錄、工作方法、心得體會。

如今, 近百本工作筆記占了半個櫃子, 這些經驗有利於提高勾兌成功率。

這樣把手上工作做到極致的精神, 感染著同事們和徒弟們。 五糧液勾兌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範工身上那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時刻提醒我們, 應該秉承這種工作態度, 不斷提升產品品質。 ”

“五糧液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專業專注, 要一絲不苟, 精益求精, 要把產品品質做到極致。 ”她說, 她想做的事就是, 把這種技藝傳承下去, 為企業培養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技術型人才!

以范國瓊為代表的一大批五糧液人的技術創新和工匠精神, 是五糧液成為“中國酒業大王”的密碼, 也引領了整個白酒產業的發展, 很多“五糧液系”釀酒技藝填補了研究空白,

在整個行業中推廣應用, 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編輯:趙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