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昨天上映的這部災難片,是今年最好的美國電影

根據美國“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隊英勇事蹟改編的電影《勇往直前》正於國內熱映。

中外媒體對該片讚不絕口:“重磅催淚彈”、“犧牲精神令人動容”, 這些詞在各大電影網站評論區中高頻率出現。

影片中平民英雄們身上的七情六欲極為真實, 因此, 面對浩劫時, 他們的勇往直前, 顯得彌足珍貴。

這正是我們今天的槍手黃嘉齡眼中, 影片最令人動容之處。

《勇往直前》的前提是你得夠專業, 否則就是添亂

文|黃嘉齡

作者簡介:《電影世界》雜誌執行主編, 業餘影評人。 一直在堅持做電影雜誌的老炮兒, 在《電影世界》編輯部坐了14年,

還在坐。 影評人裡最願意下廚做菜的老饕餮, 能做一手銷魂的番茄炒蛋, 還在做。 堅定的“第二場酒”組織者, 口頭禪“我幹了你隨意”, 還在酢。

“僅僅能夠存活下來我就很高興了”

“這活還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幹的”

“讓我們感到離英雄更近了一步”

從不同款《勇往直前》海報上相同的宣傳語“真實火災改編, 年度高分佳作”上, 似乎可以依照經驗判斷出這將會是一部主旋律式的災難片。

一定會有各種山火撲面而來的震撼視效, 當然更多是會刻畫這群英雄是如何各顯神威在火場中穿梭撲火, 然後是結尾大段抒情, 被營救出火海的群眾如何感謝英雄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如何號召大家向英雄學習, 甚至州長和總統也在公開場合讚揚並緬懷英雄(現實裡, 時任該州女州長布魯爾說這是她會記住的黑暗的一天, 並下令降半旗致哀)。 畢竟, 這些元素橋段才是一部主旋律的標配。

相信無論你我看過這部影片之後, 都會發現, 宣傳語“真實火災改編, 年度高分佳作”還是略顯單薄,

連常規的火海鏡頭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 處理得都很克制, 另外這還真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主旋律式影片, 甚至會覺得相對於火海的高熱和反襯出人性的冷暖來說, “主旋律”這個名詞就有些冷冰冰。

《勇往直前》劇照, 火海中的勇士們。

首先,

影片《勇往直前》的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2013年6月28日, 美國亞利桑那州中部亞爾內山發生多處森林火災, 來勢兇猛的林火迅速蔓延威脅到當地一個城鎮, 由20名精英消防隊員組成的“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隊趕到後隨即展開撲救行動。 6月30日, 被強風吹起的大火突然撲向“格拉尼特山高手”, 他們拼命想沖出火場, 在脫險無效之後, 只能躲到專業的防火袋避難, 不過當這場惡火被撲滅的時候, 除了一名出去聯絡的隊員倖免于難, 其餘19名消防員英勇殉職, 這是美國自9·11以來最慘重的消防員損失事件。

“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隊成員們, 他們全部英勇殉職。

導演約瑟夫·科辛斯基根據記者肖恩·弗林在《GQ》雜誌發表的關於這群平均年齡只有22歲消防員的文章, 改編拍攝出《勇往直前》。

片中有大量消防員平常訓練的鏡頭, 俯臥撐、負重跑山、燒隔離帶等, 除了常規的用來表現群戲中的互動交流和個體的性格刻畫, 更多是相對真實地還原了這些普通人是如何被訓練成專業的消防隊員, 換句話說,“這活還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幹的”。在隊長馬什的魔鬼式訓練下,這支20人的消防隊終於邁入全美精英野外消防隊陣營,據說全美當時的精英野外消防隊隊員總共才200餘名,可見其職業要求之高。

據同是精英野外消防隊員之一凱萊·迪克曼回憶,當時每天訓練生活是這樣開始的,上午要完成60個引體向上,240個俯臥撐和360個仰臥起坐,還要花費一下午割繩子和揮舞十多斤的消防器械,每天訓練時間是雷打不變的16小時。如此魔鬼式訓練,換來的並不是所謂“時刻準備著”豪言壯語,最後迪克曼只有一句樸素實在的感想,“僅僅能夠存活下來我就很高興了”,美國消防員傷亡比例為800:1,足見職業風險高到令普通人膽寒。

《勇往直前》劇照,消防員們正經歷魔鬼訓練。

片子結尾,這樣一群千里挑一的精英消防員們,即使很專業地燒出隔離帶也挖出防火坑並藏身於專業的防火毯下,除了一句“就像平常訓練一樣做了,我們會挺過去的”的彼此鼓勵或者安慰之外,沒有去煽情表現他們如何不屈與烈火搏鬥和相互救助守望,鏡頭一轉,火災後山林現場,19名隊員都魂歸防火毯下。配合鎮中體育館等候最後資訊時消防隊員家屬的焦慮和淚眼甚至是牢騷發洩,這兩組簡練的蒙太奇鏡頭達到的“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與悲慟,足矣。

這裡又得再多介紹一下美國職業消防員的福利待遇,才能夠解答片中隱含的一大疑問,“如此高危職業,為何如此令人嚮往?”

在美國,職業消防員是一份高風險的高薪職業。2014年資料統計表示,美國消防員的平均工資為年薪5-6萬美元,而其他同等學歷人群的平均年收入為2-3萬美元,消防員入行五年後的工資可以達到年薪8-9萬美元,相當於企業經理的收入。並且美國消防員可以享受十分優厚的福利待遇,例如健康保險、帶薪休假、養老撫恤金以及交稅減免。不僅消防員本人可以享受這些福利,其配偶以及孩子也可以享受同等福利。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消防員系統是等級制度的,入行越久,參與的作戰越多,等級越高,相應的薪資和福利也越好。

除了在薪資和福利上的優厚待遇以外,消防員受到的民眾和媒體的推崇和敬仰,也是這一職業高回報的另一方面。消防員在輿論媒體上,是“英勇”、“無私”、“奉獻”的代名詞。

在三藩市2008年4月9日舉行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的火炬手中,一位親身經歷過“9·11”事件的退休消防員裡克·多蘭奮力跑上343步,這個數字其實為的是代表並紀念在“9·11”事件中犧牲的343名消防員。而2012年收視率和口碑都爆棚的美國電視劇《芝加哥烈焰》,講述的就是芝加哥消防員的生活故事,關於這部美劇的眾多評論顯示,美國民眾喜愛它的主要原因就是“讓我們感到離英雄更近了一步”。

美劇《芝加哥烈焰》劇照。

再說回“年度高分佳作”《勇往直前》。

“值得讓你期待的超現實主義電影!”——紐約《村聲》評;“一部直抵內心的重磅催淚電影”——《芝加哥太陽時報》評……各種讚美很多,用詞精准到位。

影片確實催淚,但它不是用兄弟情深和救災場景來進行廉價式的煽情,它完全是在用各種生活細節來還原一群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在娓娓道來中,通過最後災難的悲慟悲壯悲慘對比,意識到“活著就是最大的讚美”這一樸素真理。

隊長是個工作狂,他的妻子對他的工作除了儘量理解,也不斷升級抱怨;有的隊員是癮君子,入隊其實就是因為自己走投無路,加上為剛降生女兒賺奶粉錢;有被女友劈腿後去投奔隊友的失意潦倒沙發客;有穿珍貴限量版球鞋的肌肉男。就算男主角最後都想換工作去做普通城市做消防員,無非也是想要個更穩重更沒有危險的職業。

這群最後時刻成為英雄的人,都是凡人,都接地氣兒的活著,而消防員,只不過是一個職業,是一個敘事的連接載體,如果換做是鋼鐵廠工人或者計程車司機,影片其實一樣在情感建立上立得住。

是英雄,也是凡人。

片中借助隊長的視角,多次閃回出現的“浴火巨熊在林中火海奔跑”的鏡頭,也算是給這部寫實為主的現實主義影片,額外增加了一些超現實魔幻主義的色彩,不是用來炫技,確實是情感堆積到位後的一種超驗般昇華,奔跑的火熊,確實有一種悲壯的質感。

這部電影除了在情感上打動你之外,還在告訴或者警告你現實裡的火災兇險,這可不像是觀眾在每部片子上映之前看到的公益消防短片那樣,不戀財物、捂住口鼻、遠離電梯、彎腰前行……那樣就能逃離的火災現場,實在是太理想了。

如同《勇往直前》所悲壯展示的,或者像是權威生存指南《懷斯曼生存手冊》對山火中逃生的指導中充滿“萬一、只能、快跑、堅定信念”所預示的那樣:山火兇猛,能跑最好,逃生無門,挖坑自埋,別忘祈禱……專業消防隊員的“逆行”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尊敬,但我們遇到山火或其他災難,能夠做到冷靜快跑並祈禱,就是尊重生命,就是不給家人添堵,不給國家添亂。

換句話說,“這活還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幹的”。在隊長馬什的魔鬼式訓練下,這支20人的消防隊終於邁入全美精英野外消防隊陣營,據說全美當時的精英野外消防隊隊員總共才200餘名,可見其職業要求之高。

據同是精英野外消防隊員之一凱萊·迪克曼回憶,當時每天訓練生活是這樣開始的,上午要完成60個引體向上,240個俯臥撐和360個仰臥起坐,還要花費一下午割繩子和揮舞十多斤的消防器械,每天訓練時間是雷打不變的16小時。如此魔鬼式訓練,換來的並不是所謂“時刻準備著”豪言壯語,最後迪克曼只有一句樸素實在的感想,“僅僅能夠存活下來我就很高興了”,美國消防員傷亡比例為800:1,足見職業風險高到令普通人膽寒。

《勇往直前》劇照,消防員們正經歷魔鬼訓練。

片子結尾,這樣一群千里挑一的精英消防員們,即使很專業地燒出隔離帶也挖出防火坑並藏身於專業的防火毯下,除了一句“就像平常訓練一樣做了,我們會挺過去的”的彼此鼓勵或者安慰之外,沒有去煽情表現他們如何不屈與烈火搏鬥和相互救助守望,鏡頭一轉,火災後山林現場,19名隊員都魂歸防火毯下。配合鎮中體育館等候最後資訊時消防隊員家屬的焦慮和淚眼甚至是牢騷發洩,這兩組簡練的蒙太奇鏡頭達到的“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與悲慟,足矣。

這裡又得再多介紹一下美國職業消防員的福利待遇,才能夠解答片中隱含的一大疑問,“如此高危職業,為何如此令人嚮往?”

在美國,職業消防員是一份高風險的高薪職業。2014年資料統計表示,美國消防員的平均工資為年薪5-6萬美元,而其他同等學歷人群的平均年收入為2-3萬美元,消防員入行五年後的工資可以達到年薪8-9萬美元,相當於企業經理的收入。並且美國消防員可以享受十分優厚的福利待遇,例如健康保險、帶薪休假、養老撫恤金以及交稅減免。不僅消防員本人可以享受這些福利,其配偶以及孩子也可以享受同等福利。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消防員系統是等級制度的,入行越久,參與的作戰越多,等級越高,相應的薪資和福利也越好。

除了在薪資和福利上的優厚待遇以外,消防員受到的民眾和媒體的推崇和敬仰,也是這一職業高回報的另一方面。消防員在輿論媒體上,是“英勇”、“無私”、“奉獻”的代名詞。

在三藩市2008年4月9日舉行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的火炬手中,一位親身經歷過“9·11”事件的退休消防員裡克·多蘭奮力跑上343步,這個數字其實為的是代表並紀念在“9·11”事件中犧牲的343名消防員。而2012年收視率和口碑都爆棚的美國電視劇《芝加哥烈焰》,講述的就是芝加哥消防員的生活故事,關於這部美劇的眾多評論顯示,美國民眾喜愛它的主要原因就是“讓我們感到離英雄更近了一步”。

美劇《芝加哥烈焰》劇照。

再說回“年度高分佳作”《勇往直前》。

“值得讓你期待的超現實主義電影!”——紐約《村聲》評;“一部直抵內心的重磅催淚電影”——《芝加哥太陽時報》評……各種讚美很多,用詞精准到位。

影片確實催淚,但它不是用兄弟情深和救災場景來進行廉價式的煽情,它完全是在用各種生活細節來還原一群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在娓娓道來中,通過最後災難的悲慟悲壯悲慘對比,意識到“活著就是最大的讚美”這一樸素真理。

隊長是個工作狂,他的妻子對他的工作除了儘量理解,也不斷升級抱怨;有的隊員是癮君子,入隊其實就是因為自己走投無路,加上為剛降生女兒賺奶粉錢;有被女友劈腿後去投奔隊友的失意潦倒沙發客;有穿珍貴限量版球鞋的肌肉男。就算男主角最後都想換工作去做普通城市做消防員,無非也是想要個更穩重更沒有危險的職業。

這群最後時刻成為英雄的人,都是凡人,都接地氣兒的活著,而消防員,只不過是一個職業,是一個敘事的連接載體,如果換做是鋼鐵廠工人或者計程車司機,影片其實一樣在情感建立上立得住。

是英雄,也是凡人。

片中借助隊長的視角,多次閃回出現的“浴火巨熊在林中火海奔跑”的鏡頭,也算是給這部寫實為主的現實主義影片,額外增加了一些超現實魔幻主義的色彩,不是用來炫技,確實是情感堆積到位後的一種超驗般昇華,奔跑的火熊,確實有一種悲壯的質感。

這部電影除了在情感上打動你之外,還在告訴或者警告你現實裡的火災兇險,這可不像是觀眾在每部片子上映之前看到的公益消防短片那樣,不戀財物、捂住口鼻、遠離電梯、彎腰前行……那樣就能逃離的火災現場,實在是太理想了。

如同《勇往直前》所悲壯展示的,或者像是權威生存指南《懷斯曼生存手冊》對山火中逃生的指導中充滿“萬一、只能、快跑、堅定信念”所預示的那樣:山火兇猛,能跑最好,逃生無門,挖坑自埋,別忘祈禱……專業消防隊員的“逆行”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尊敬,但我們遇到山火或其他災難,能夠做到冷靜快跑並祈禱,就是尊重生命,就是不給家人添堵,不給國家添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