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闖出提質增效的“升值路”

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劉同江

新舊動能轉換要有緊迫感, 一個重要原因和背景就是我們還有不少產品位於產業鏈低端、價值鏈底部, 品質不高、附加值不高, 精品不多、大路貨不少。 要改變這種狀況, 必須積極探尋、勇於闖出提升產品和產業的品質和附加值的“升值路”。

找到這條“升值路”, 一株多肉植物的價格可以“飆升”到上千元, 讓“草葉變金葉”。 在青州(國際)花卉創業園的花房, 一個茶碗大小的花缽裡, 養著一株多肉植物, 因為品相好、根系旺、花型美, 據解說員說可賣到千元。

找到這條“升值路”, 玉米芯可以神奇魔變、身價倍增,

“高升”到國際市場大舞臺。 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的聖泉集團用玉米芯為原料, 造出生物質石墨烯, 吸濕、抗靜電等功能獨步全球, 相關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這條“升值路”就是以更強的“科技范兒”來提升產品附加值。 聖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談到研發新產品、攻關新技術時表示, 用“抓”來形容還不夠, 要用“扭”, 扭住不放、時時不忘。 公司不僅開發石墨烯質的新型纖維, 掌握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主動權, 還研發一種可用來改沙治沙的納米纖維並獲得進展。 唐一林表示要排除萬難研發新材料、新纖維。 而為了培育優良花木品種, 青州市亞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則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生理學教授尹偉倫擔任技術總監。

這種發展不止、創新不已的執著和勇氣, 不正是動能轉換的強大引領嗎?

這條“升值路”就是以更高的智慧化來提升產業的層次和價值。 長期以來, 種花賣花在長江以北不屬於大產業, 花兒也不是生活必需品。 但在青州, 從1987年誕生第一家花卉企業, 到今天已經發展到80多家, 從農田散種到工廠化集約化規模化種植, 從人工種養管護為主到自動化保溫保濕, 從“提籃小賣”到網上暢賣, 青州一個縣級市, 已建成國家級的花卉電商平臺和國內最先進的智慧溫室。 特別是網路視頻直播選花和購花, 比網上看圖選花更立體、更直觀, 更方便與客戶互動, 有效擴大了銷路, 堪稱產業升級的最新“微觀形象版”。

這條“升值路”就是以跨界融合提升產業的附加值。

一花一世界, 小花大世界, 在青州, 花卉科研、繁育、種植、銷售形成完整產業鏈。 以花為媒舉辦博覽會、發展文化旅遊、產品深度開發、發展花卉出租業, 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花卉+互聯網、文化、文創、旅遊”, 雜交和衍生出許多新崗位、新業態, 既增收又增效, 推動了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貫通。

積極探尋提質提值的“升值路”, 需要立足各自實際, 堅持創新引領、人才支撐, 做好資訊化、智慧化、融合化的文章, 切實讓產品和產業因高質而“高值”, 既高質又“高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