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號學術|劉暢:網路真人秀直播:當無聊成為一種意義(1)

劉 暢: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教授

摘要:網路直播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 它解放了久被壓抑的播音與主持的視聽生產力, 為大眾多元的審美觀提供了多樣的選擇權利;另一方面, 它也強化了商品消費社會中的“虛假需求”與“單向度的人”的傾向。 其突出表現為:它使受眾在娛樂和愉悅中沉溺, 在沉溺中誤把無聊視為意義的一種。 部分網路直播真人秀的基本特徵就是“無聊”, 即意義喪失的虛無感, 具有“空心病”患者的種種特徵, 甚至可以說是“空心病”患者獲得片刻心理安慰的精神集散地。 就支撐其生存基礎的經濟活動而言,

它是一種“無聊消費”;而就其具體表現內容而言, 它又是在“消費無聊”。 觀賞“他人”無聊, 得到的只是暫時的麻醉, 絕不會為自己產生出意義來;而為了消費刻意“製造”出的無聊, 也絕對成為不了意義。

網路直播, 以其直達的便捷性、內容的豐富性、即時的互動性深受大眾喜愛,其來勢之猛, 從量上說, 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態;從質上看, 也在極大地衝擊、侵蝕著傳統視覺傳播的舊有領地, 使得那些壟斷性的傳統視覺平臺優勢不再, 視覺傳播主持人這只“舊時王謝堂前燕”, 正以其多元新穎的的形象, 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 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視覺、心理體驗。

2010 年, YY、六間房等網路視頻聊天室興起,

標誌著網路直播正式進入直播1.0 時代;2014 年由於遊戲在電競產業的亮眼表現, 遊戲直播用戶粘性高, 具備極強的時效性和觀賞性, 發展成為直播2.0 時代;2015 年, 國內的移動視頻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以映客、花椒、一直播為代表的APP 受到了眾多90 後, 00 後用戶的追捧, “無直播不分享”成為直播的新主題, 直播社交媒體的屬性更加明朗化, 標誌著網路直播進入“移動直播、泛娛樂直播”的3.0 時代。 幾年時間內, 從網路直播1.0 時代發展到3.0 時代, 並向以AR/VR 軟體為主的4.0 時代不斷發展, CNNIC 資料顯示, 截止2016 年12 月, 網路直播使用者規模達到3.44 億, 佔據線民總體的47.1%。 真人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分別占比19.8%和20%, 這樣迅猛的發展勢頭, 使得2016 年成為電子無愧當之無愧的中國網路直播元年。

網路直播, 是一個較為籠統的概念, 覆蓋的領域較廣, 一篇小文, 難以概全。 這裡只想從受眾的角度談一個問題:網路直播中的無聊消費問題, 也可以說, 在網路直播中, 無聊和意義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或者說, 在此, 無聊已經搖身一變, 成為一種意義。 因而, 弄清意義與無聊的意涵及其在網路直播中的表現實有必要。

網路直播無疑屬於一種新的傳播現象, 而人類傳播活動的本質特點之一就是意義的交流, 翻開傳播學教程之類的書籍, 就專門辟有《人類傳播的符號與意義》一章, 專門談論傳播符號所傳達的意義問題。 那麼, 什麼是意義呢?它大致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意涵。

狹義上的意義是指一個資訊中所承載的主觀精神內涵,

即傳播學教材上所說的:意義就是人對自然事物或社會事物的認識, 是人為物件事物賦予的含義, 是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容。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 人與動物的區別, 就是會思考, 給無生命的事物注入意義。 人與人的區別, 就在於賦予外在物件意義的能力。 意義體現的是人與外界事物的互動, 一方面, 人把自身的情感、精神內容投射到外界事物之上, 另一方面, 人又從外界事物物件上獲取新的精神內容。 杜甫詩句“自來自去堂前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賀知章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等, 就是例子。

廣義上的意義是指生命主體存在價值和理由。 從意義層次上講,

根據人對個人人生定位的不同, 大致有:1、生存意義。 2、功利意義。 3、道德意義。 4、精神意義。 5、超越意義。 從價值上講, 決定一種人類行為活動意義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實際效果的得失。 2、主體烙印的深淺。 3、精神內涵的深淺。 4、創新程度的高低。 5、社會價值的大小。 6、認同價值的寬窄。 篇幅所限, 恕不展開。 總之, 意義活動具有獨特性, 創新性, 激發著人的生命活力,使其永遠在追求人生的價值, 正是從這種意義上, 柏拉圖才說“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

那麼, 什麼又是無聊呢?簡單來說, 無聊就是意義的喪失;複雜點, 就是喪失了精神追求, 只在本能層面上追求生理和心理的滿足。 日常生活中, 在一特定時間內, 如果感到無事情可做, 無物件可以引起注意, 生活沒有內容,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就會感到無聊。更具體地說,無聊的事情具有已知性,重複性,和空洞性。一部電影已經看過,就不想再看了,因為已經知道人物和情節了,再看,就很無聊;拿著一個盤子反復地沖洗,始終在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如同卓別林表演的那些在機器重壓下工作的工人,也很無聊,因為它是反復而無新意的;電影、盤子,還有一個具體可感的物件,有時,生活中連這個物件都沒有,於是導致空洞性和虛無感,即所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感覺。恰如弗蘭克爾所說:“存在之無聊的主要表現是厭倦,對精神病學家來說,厭倦所帶來的問題比焦慮帶來的要多。……比如,我們來看看‘星期日神經官能症’——人們在忙碌了一周後,突然覺得生活沒有了內容,其內心的空虛感凸顯出來。類似抑鬱、暴躁和藥物依賴這樣的普遍現象,除非我們承認其背後的存在之虛無,否則是難以理解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將無聊看做“獸性的、難以言傳的痛苦”。

人是理性的高級社會性動物,這就決定了其不僅有動物性、生理性的初級需求,還有精神性、心理性的高級需求。正是在這一點上,意義成為人存在與生存的必需品。“意義療法”的創立者、美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曾說:“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動機,而不是什麼本能驅動的‘次級合理化’。這種生命的意義是獨特的,因為只是並且只能是由特定的某個人來完成。也只有這樣,他才滿足了自己追求意義的獨特願望。” 鑒於發達工業化給人所帶來的普遍的意義喪失,弗蘭克爾決意創立“意義療法”心理學派,他解釋說:“‘Logos’是希臘字,它表示‘意義’。‘意義治療法’,或如某些學者所稱的‘第三維也納心理治療學派’,其焦點放在‘人存在的意義’以及‘人對此存在意義的追尋’上。按照意義治療法的基礎而言,這種追尋生命意義的企圖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動機。”

這種論斷是有實證資料支撐的,“前幾年,法國人曾做過一項民意測驗,結果顯示,89%的被訪者承認需要‘某種東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認自己生活中確有某種東西或某個人是自己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在我維也納的醫院裡,我在病人和醫護人員中間重複了這一測驗,結果與法國的測驗結果幾乎一樣”。此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社會學家還對48所大學的7948名大學生做過一項統計調查,在問及什麼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時,16%的學生回答說是“賺很多錢”,78%的學生回答其首要目標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若結合中國近年來的相關狀態,則很不樂觀。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在《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一文中指出:“我們看一下中國人精神障礙的患病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00個中國人當中只有1個人患有精神障礙,而這個資料到2005年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7.5%。”那麼,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徐老師認為,其病因在心而不在身 —— “實際上我們並不是得了什麼生物性疾病,像精神分裂症這樣的發病率始終是保持不變的。在過去30年當中,什麼東西變大了,焦慮和抑鬱,焦慮症和抑鬱症”。資料表明“焦慮症的發病率,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概1%到2%的樣子,現在是13% …… 目前,至少每100個中國人當中有13個人是焦慮症患者。……我做了20年精神科醫生,我剛做精神科醫生時,中國人精神障礙,抑鬱症發病率是0.05%,現在是6%,12年的時間增加了120倍”。徐老師將其命名為“空心病”,他指出:“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鬱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一定會被診療抑鬱症,但是問題是所有的藥物都無效。作為精神科醫生,我們有個拿手的殺手鐧,就是任何抑鬱症患者如果用電抽搐治療,他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但是電抽搐治療對空心病都沒用。”

之所以沒用在於“空心病”的病理核心就是“意義的喪失”,而這種喪失是發于內在心靈的,所以外療藥物毫無效果 —— “他們(患者)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他們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他們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是他們有強烈的自殺意念,不是想自殺,他們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其核心的問題是缺乏支撐其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普通現象是什麼?有幾位學生告訴我,‘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學習,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活著。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徐老師將問題歸結為意義問題 —— “所以我們回到一個非常終極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1. [美]維克多•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華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頁。

2.《活出生命的意義》,第118頁。

3.《活出生命的意義》,第117頁。

4.《活出生命的意義》,第119頁。

5.徐凱文:《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搜狐,2016-12-09,

經濟學,http://mt.sohu.com/20161209

生活沒有內容,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就會感到無聊。更具體地說,無聊的事情具有已知性,重複性,和空洞性。一部電影已經看過,就不想再看了,因為已經知道人物和情節了,再看,就很無聊;拿著一個盤子反復地沖洗,始終在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如同卓別林表演的那些在機器重壓下工作的工人,也很無聊,因為它是反復而無新意的;電影、盤子,還有一個具體可感的物件,有時,生活中連這個物件都沒有,於是導致空洞性和虛無感,即所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感覺。恰如弗蘭克爾所說:“存在之無聊的主要表現是厭倦,對精神病學家來說,厭倦所帶來的問題比焦慮帶來的要多。……比如,我們來看看‘星期日神經官能症’——人們在忙碌了一周後,突然覺得生活沒有了內容,其內心的空虛感凸顯出來。類似抑鬱、暴躁和藥物依賴這樣的普遍現象,除非我們承認其背後的存在之虛無,否則是難以理解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將無聊看做“獸性的、難以言傳的痛苦”。

人是理性的高級社會性動物,這就決定了其不僅有動物性、生理性的初級需求,還有精神性、心理性的高級需求。正是在這一點上,意義成為人存在與生存的必需品。“意義療法”的創立者、美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曾說:“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動機,而不是什麼本能驅動的‘次級合理化’。這種生命的意義是獨特的,因為只是並且只能是由特定的某個人來完成。也只有這樣,他才滿足了自己追求意義的獨特願望。” 鑒於發達工業化給人所帶來的普遍的意義喪失,弗蘭克爾決意創立“意義療法”心理學派,他解釋說:“‘Logos’是希臘字,它表示‘意義’。‘意義治療法’,或如某些學者所稱的‘第三維也納心理治療學派’,其焦點放在‘人存在的意義’以及‘人對此存在意義的追尋’上。按照意義治療法的基礎而言,這種追尋生命意義的企圖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動機。”

這種論斷是有實證資料支撐的,“前幾年,法國人曾做過一項民意測驗,結果顯示,89%的被訪者承認需要‘某種東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認自己生活中確有某種東西或某個人是自己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在我維也納的醫院裡,我在病人和醫護人員中間重複了這一測驗,結果與法國的測驗結果幾乎一樣”。此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社會學家還對48所大學的7948名大學生做過一項統計調查,在問及什麼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時,16%的學生回答說是“賺很多錢”,78%的學生回答其首要目標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若結合中國近年來的相關狀態,則很不樂觀。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在《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一文中指出:“我們看一下中國人精神障礙的患病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00個中國人當中只有1個人患有精神障礙,而這個資料到2005年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7.5%。”那麼,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徐老師認為,其病因在心而不在身 —— “實際上我們並不是得了什麼生物性疾病,像精神分裂症這樣的發病率始終是保持不變的。在過去30年當中,什麼東西變大了,焦慮和抑鬱,焦慮症和抑鬱症”。資料表明“焦慮症的發病率,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概1%到2%的樣子,現在是13% …… 目前,至少每100個中國人當中有13個人是焦慮症患者。……我做了20年精神科醫生,我剛做精神科醫生時,中國人精神障礙,抑鬱症發病率是0.05%,現在是6%,12年的時間增加了120倍”。徐老師將其命名為“空心病”,他指出:“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鬱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一定會被診療抑鬱症,但是問題是所有的藥物都無效。作為精神科醫生,我們有個拿手的殺手鐧,就是任何抑鬱症患者如果用電抽搐治療,他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但是電抽搐治療對空心病都沒用。”

之所以沒用在於“空心病”的病理核心就是“意義的喪失”,而這種喪失是發于內在心靈的,所以外療藥物毫無效果 —— “他們(患者)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他們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他們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是他們有強烈的自殺意念,不是想自殺,他們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其核心的問題是缺乏支撐其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普通現象是什麼?有幾位學生告訴我,‘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學習,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活著。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徐老師將問題歸結為意義問題 —— “所以我們回到一個非常終極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1. [美]維克多•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華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頁。

2.《活出生命的意義》,第118頁。

3.《活出生命的意義》,第117頁。

4.《活出生命的意義》,第119頁。

5.徐凱文:《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搜狐,2016-12-09,

經濟學,http://mt.sohu.com/20161209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