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梁紅:不要低估中國經濟潛力 2017年GDP增長望超6.5%

編者按:今年以來, 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 整體運行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向好的態勢。 近日亮相的多項資料顯示, 多項製造業指標向好, 實體經濟回暖跡象明顯。

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 2017年中國經濟回暖態勢會否持續, 有哪些風險點值得警惕, 宏觀經濟調控的重心又在哪裡, 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新華網(603888,買入)投資者教育基地特別採訪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 為大家詳解數字背後的經濟冷暖。

發展:質疑變小了, 信心更強了

2016年, 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 我國完成了6.7%的經濟增長,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17年GDP增速目標錨定在6.5%左右, 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從6.7%到6.5%, 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在梁紅看來, 下調增速目標並不代表今年的經濟增速必然放緩。

“其實, 從去年以來, 我們明顯感覺到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增加了, 質疑聲減小了。 ”梁紅說, 我認為當前經濟增長動能企穩回升並且有望保持強勢。 中金此前已經將2017年GDP增速預測上調至6.8%。 ”

梁紅解釋說, 隨著本輪製造業去產能週期和行業整合走過拐點, 中國經濟進入再通脹週期, 經濟運行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 下行壓力明顯緩解。 在此背景下, 政府將GDP增長目標從去年6.5%至7%的區間下調至6.5%左右。 “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年的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

甚至有可能超出預期。 ”梁紅再次強調。

事實上, 中金報告預測, 2017年一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可能從2016年四季度的6.8%小幅加快至6.9%, 名義GDP同比增速則可能從9.6%明顯上升至11.4%。

報告還認為, 名義GDP增速加快意味著企業利潤可能明顯回升, 尤其是週期性行業。 分產業看, 預計第二產業增速的回升幅度較為顯著。 從需求端來看, 內需(尤其是投資需求)增長加速, 而貿易順差對增長的貢獻可能減小。

梁紅表示, 中國經濟要在保持增長大體穩定的前提下, 強調深入推進改革,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並邁向中高收入水準。

轉變:舊的東西不能掉得太快

當前, 中國正在進行一場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關鍵之戰。

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不僅催生了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 也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孕育了新動能。

梁紅指出, 從2012年後, “舊經濟”掉得太快是困擾經濟增速的主要原因, “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占半壁江山舊經濟的下滑速度過快。 ”她指出, 近年來, 新經濟(愛基,淨值,資訊)的各項資料指標很亮眼, 但很多新經濟的發展還是站在所謂“舊經濟”的肩膀上的, 比如, 像阿裡巴巴、騰訊等這些互聯網巨頭, 他們雖然是電商, 但是他們的發展即依賴也帶動了許多製造業企業的發展。

梁紅表示, 如今, 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復蘇。 從2016年開始, 實體經濟已經開始企穩回升, 今年的效益指標(例如企業利潤、國家稅收)都將逐漸趨好。

從經濟結構上來看, 新經濟環境下, 消費占GDP比例在逐漸增加。

梁紅坦言, 未來經濟轉型過程中, 最大的故事或許還是“舊經濟”的調整。 2017年, 我們將看到不僅新經濟、新動能在增強, 一些傳統行業、實體經濟也在逐漸升級反覆運算, 並且呈現出復蘇之勢。

“從過去53個月的PPI通縮來看, 本輪製造業調整的時間比1998年到2002年那次還長。 然而, 值得欣喜的是, 製造業的投資經過了五年的調整之後, 開始回暖了。 未來製造業的升級和消費的升級, 估計是今年和未來一段時間主要的觀察中國經濟中的一個亮點。 ”

未來:不要低估了中國增長的潛力

美聯儲加息如期而至, 加重了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下探和外匯儲備流出的擔憂。 然而,

今年一季度以來, 人民幣兌美元沒有出現破“7”, 反而呈現穩中略升走勢。

“從歷史資料來看, 歷次美國開始加息的時點大多伴隨著美元指數的頂點。 我們應該首先把經濟穩住, 在人民幣預期穩定後, 才能讓匯率去找最好的均衡點。 ”在解釋匯率問題時, 梁紅對記者說。

談及今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測, 梁紅更是直言“不會破7”。 她還補充說, 從美元相對于歐元和日元的匯率來看, 美元已經明顯高估了。

“如果政策不犯大錯誤, 人民幣匯率就不存在大的問題。 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依舊是很大的, 如果改革紅利和制度紅利能逐步釋放, 中國經濟的未來是很值得期待的。 ”

中金報告指出, 綜合考慮了3月至今美元貶值1.7%所帶來的正面估值效應以及100~2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同時,雖然3月在岸人民幣交易量月環比上升27%,但仍遠低於2016年四季度水準,表明目前外匯流出壓力可控。

不過,梁紅表示,中國需要建立起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貨幣發行機制。即便未來外匯轉為淨流入,中國不應或許也不會重拾過去的貨幣供給方式。外匯壓力緩解之後,中國應適時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減輕央行干預和對沖的壓力。同時,央行需要繼續完善貨幣投放工具,包括再貸款操作規則及抵押品管理框架。

對於今年央行是否會進行降准的問題,梁紅預計2017年不會降准,但中期看,中國終究需要一個合理且穩定的準備金率——我們認為應回到10%左右。央行之外,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加強協調,包括建立以定額管理為基礎的國庫經營體系、繼續完善地方財政制度等。

同時,雖然3月在岸人民幣交易量月環比上升27%,但仍遠低於2016年四季度水準,表明目前外匯流出壓力可控。

不過,梁紅表示,中國需要建立起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貨幣發行機制。即便未來外匯轉為淨流入,中國不應或許也不會重拾過去的貨幣供給方式。外匯壓力緩解之後,中國應適時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減輕央行干預和對沖的壓力。同時,央行需要繼續完善貨幣投放工具,包括再貸款操作規則及抵押品管理框架。

對於今年央行是否會進行降准的問題,梁紅預計2017年不會降准,但中期看,中國終究需要一個合理且穩定的準備金率——我們認為應回到10%左右。央行之外,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加強協調,包括建立以定額管理為基礎的國庫經營體系、繼續完善地方財政制度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