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本田中國與東軟睿馳深度合作 共推電動汽車與共用出行

蓋世汽車訊 12月12日, 本田技研工業(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田中國)與東軟集團旗下的東軟睿馳簽署合作協定, 雙方將開展戰略合作, 除了之前已啟動的在電動汽車核心技術領域的合作外, 本田中國還將向東軟睿馳旗下的汽車共用事業公司睿馳達新能源汽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馳達”)注資6000萬元人民幣, 以攜手開展汽車共用事業。

Honda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和東軟集團總裁兼東軟睿馳董事長王勇峰合影

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落地, 以及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開啟, 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越來越多車企的共識,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 無論是政府還是車企, 對新能源汽車的加持有目共睹。 根據乘聯會資料, 2017年前十一月, 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累計達到45.8萬輛, 距離50萬輛的銷量規模僅一步之遙。 在自主車企大舉“圈佔”新能源汽車市場之時, 外資車企與合資車企也加快了耕耘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步伐:大眾在2025年內將新增投資100億歐元交付150輛新能源車, 未來7、8年內, 將推出40款國產新能源車;賓士公司則打算到2022年推出10款電動汽車, 這10款車的研發預計將會投入118億美元;按照寶馬的規劃, 到2025年寶馬集團將有25款新能源汽車銷售, 而新能源車在所有銷售車型中預計占比為15%-25%;福特也於近期表示,
將與其在華合作夥伴一起投資50億人民幣(約合7.54億美元)研發電動車;一向注重混動與燃料電池車開發的豐田, 也將於2020年開始在中國推出電動汽車……

2018年是本田在華電動車元年

在汽車電氣化浪潮下, 電動汽車起步算不上早的本田宣佈:2018年是本田的電動車元年。 本田中國執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表示:“我們將和合資品牌——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 共同推出中國專屬電動車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內燃機(ICE)製造商, 本田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戰略原本是從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過渡到純電動車型, 將2018年作為本田的電動汽車元年, 無疑將純電動車的研發和投放時間提前, 而目的很顯然是為了應對將於2018年4月1日實施的雙積分政策。

2018年, 本田將正式向中國市場投放首款電動汽車, 而此前本田就與東軟睿馳確立合作協定, 共同開發電動車的電池管理技術、車輛資料雲管理和車載互聯技術等核心技術, 推動傳統汽車與軟體及互聯網的融合, 據瞭解, 其首款電動汽車採用了本田緊湊型SUV平臺研發。

本田注資睿馳達6000萬 齊推共用出行業務

和東軟睿馳的合作, 可以利用東軟睿馳移動互聯、人工智慧和新能源技術的創新成果。 另外, 在汽車共用出行領域的深度合作, 則可以利用東軟睿馳在共用出行領域的成果。 根據合作協定, 本田中國將向東軟睿馳子公司睿馳達注資6,000萬元人民幣, 注資完成後, 東軟睿馳持有睿馳達90%股權, 本田中國持有10%股權。

據瞭解, 東軟睿馳新能源汽車共用出行業務為“氫氪出行”, 自 2016 年 4 月發展至今, 已在大連、邯鄲等多個城市上線運營。 睿馳達則由東軟睿馳於 2017 年 11 月設立, 後續東軟睿馳將把項下“氫氪出行”業務相關的子公司股權轉讓予睿馳達, 並實施完成相關業務、資產、人員等的轉移, 將睿馳達作為“氫氪出行”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平臺的獨立運營主體。

作為“車共用”的實踐者, 睿馳達將提供按需用車的分時租賃和智慧充電等服務。 本次本田對東軟睿馳子公司增資, 既是出於對中國市場“汽車共用服務”業務的關注, 也是對東軟睿馳通過“氫氪出行”業務在新能源車共用出行方面積累的技術和運營經驗的認同。

在本次增資完成後,

雙方將進一步加深戰略合作關係, 充分融合本田在車輛製造領域的經驗與資源, 以及東軟睿馳在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車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平臺及關鍵技術, 共同推進汽車共用業務。 同時, 各方就後續基於汽車共用業務的本田高性能汽車導入、本田汽車的提升改進、資料分析及使用、雙方在車共用領域的其他合作等事宜進行了初步約定。 未來雙方還將繼續深入探討, 共同推進車共用業務的創新發展。

東軟集團總裁兼東軟睿馳董事長 王勇峰

東軟集團總裁兼東軟睿馳董事長王勇峰先生表示:“在對智慧交通社會的構想中, 我們與本田有共同的夢想, 而汽車共用服務是實現智慧交通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東軟睿馳正在構建一個世界領先的出行服務平臺。 今後,東軟將發揮自身在IT、大資料、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優勢,與本田共同建設嶄新的智慧交通世界。”

今後,東軟將發揮自身在IT、大資料、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優勢,與本田共同建設嶄新的智慧交通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