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國家寶藏》導演曾是春晚總撰稿!王凱梁家輝演繹片段依史實編撰

采寫:新京報記者 劉瑋

新媒體編輯:吳奇函

圖源網路和節目截圖

最近最火的綜藝是《演員的誕生》?不不不, 其實是一檔全新文化類綜藝節目《國家寶藏》。

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之後, 央視在今年年末推出的這檔節目開播就盡獲好評。 儘管才播兩期, 豆瓣上20000多人評價, 也能打出9.3的高分。

這檔節目以國家九大博物館27件“鎮館之寶”為主體, 介紹國家瑰寶的前世今生。 但不同于以往文博節目的沉悶, 這個節目邀請張國立當“001號講解員”, 本就有豐富主持經驗和深厚臺詞功底的張國立, 在這個舞臺上顯得遊刃有餘。

張國立介紹到:“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 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

除了張國立, 每期節目會介紹同一個博物館的三件國寶, 每件國寶都會找到一個藝人當“國寶守護人”。

第一期的嘉賓分別是:李晨、王凱、梁家輝, 李晨飾演了“諸事皆能, 獨不能為君”的宋徽宗;王凱飾演的是被調侃有“農家樂審美”的乾隆;而梁家輝則飾演了老年的司馬光。

第一期播出後, 王凱飾演的乾隆就上了熱搜, 被網友調侃說是“官方吐槽乾隆審美”。

這本就是網上的一個梗, 有網友曾發了一張表情包, 把乾隆和雍正時期的瓷碗放在一起做了對比。

這次節目裡直接演了出來, 讓人覺得忍俊不禁, 原來央視的綜藝也能這麼有趣。

有人說“難得文博節目也能做到如此有趣吸引人且不沉悶”,

對於大家的熱議, 我們採訪了節目總導演于蕾, 她在接受採訪時並不這樣認為。

於蕾堅信, 博物館和國寶一點都不沉悶, “是我們沒有選擇好一個角度去講好它們。 每一件國寶有誕生和流傳過程中的前世傳奇, 也有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不同的人。 這是一件活生生、從古到今, 一直到現在都有生命力的東西, 是活在我們身邊的, 到今天為止都還在發生著影響的東西。 ”

關於大家討論的“明星演繹部分有多少是史實?”、“為什麼會選擇這些國寶”之類的問題, 我們也都幫大家問到了。 (文末有27件國寶完整名單)

故事基於史實合理猜測

27件“國之重器”文物, 27位明星“國寶守護人”, 有網友質疑“為什麼要用明星來參與到這種節目裡?他們好多都不懂,

還讓他們在舞臺上尬演。 ”

在於蕾看來, 對於大部分普通觀眾來說, 明星擔當國寶守護人是一開始觸發他們前來觀看節目的理由。 “但是我相信最終吸引並傳達給觀眾的, 一定是我們國寶背後的故事, 節目中間流露出的動人情懷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

其實王凱說這段話的時候, 我真的是起一身雞皮疙瘩

每個明星演繹國寶前世的片段, 被網友戲稱為:小劇場。 這些片段讓節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加, 雖然“前世傳奇”有很多故事都是杜撰和演繹出來的, 但都是基於史料的合理猜想。

《國家寶藏》節目總導演于蕾曾經擔任央視春晚總撰稿, 對文本要求很高,

希望它有趣又有營養。 所以, 節目中呈現的內容都是基於大量史料的查找、調研, 反復討論之後才定下來的。 於蕾認為, 任何一個好節目, 其實都是講故事的。

比如第一期李晨扮演的宋徽宗和《千里江山圖》作者王希孟的對話, 王希孟在十八歲的年紀便畫出了這幅中國畫歷史上有名的“宋朝版航拍中國”。

現場用電子大屏展示出這幅《千里江山圖》, 著實震撼

於蕾說, 《千里江山圖》留給後世能夠研究的, 就只有圖上蔡京的那段兒題拔, 節目組根據這個題拔合理猜想了一個故事, 於是有了王希孟書生意氣頂撞了蔡京的設計。

在“前世傳奇”小劇場的開頭, 王希孟撞上了蔡京, 後一直惹得蔡京不滿

再比如首期中在介紹寶物石鼓時,

講述了司馬光父子守護石鼓的故事。 于蕾說, 其實在宋史上並沒有司馬光跟石鼓發生關係的記載, 但是節目組查了史料之後, 知道他的父親司馬池是一代名士, 確實受皇帝之托在四處地尋覓石鼓, 而他尋找石鼓的時間, 司馬光大概就是七八歲的樣子。 “這和我們小時候都知道的司馬光砸缸的傳說, 基本上時間相符, 而且據說司馬池很愛這個兒子, 去到哪裡都會帶著他, 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合理的演繹。 ”

其實這些小劇場裡的演繹, 讓我們對國寶能加深記憶, 既科普了歷史知識, 又有趣味性, 我是覺得挺贊的。

形式“紀錄式綜藝” 雅俗共賞

《國家寶藏》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創新, 讓不會說話的傳統文化“活起來”。 《國家寶藏》的題材賦予它與生俱來的紀錄片氣質。

在節目中,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講述國寶的前世,而考古學者、文博人員、講解員作為“今生人物”講述國寶的當下,用小品講故事的形式串聯,穿越古今,串起了國寶的前世今生。

《國家寶藏》嘗試將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節目中既有紀錄形式的講述,也包含綜藝性質的演繹。于蕾將它定義為“紀錄式綜藝”。在於蕾看來,紀錄並不是只是這個節目的手法,而是某種氣質。

純紀錄片相對來講比較陽春白雪,把紀錄和綜藝兩者結合起來之後,希望節目能有一種“文化的、知性的貴氣、系出名門的氣質感,但是它又有能夠跟所有人相親近的外在”。於蕾說,這樣才能夠起到讓更多普通人走進一個高端領域的目的。“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每一件國寶的今生故事都很感人,彈幕基本是一片淚目,反正我看的時候常常會起一身雞皮疙瘩,佩服這些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滿腦子都是四個字“ 匠人匠心”。

此外,為了在視覺呈現上更吸引人,節目組也使了很多的手法,比如用大螢幕畫面交織、讓演播室整個的視聽效果更好看。

選擇國寶看中背後的人文精神和情懷

如今,博物館文化已經成了年輕文化的一部分。多個博物館館長介紹,30歲以下的參觀人群比重達到了七成左右,博物館文化的青春化、時尚化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文博界的超級大IP,近年來展覽、文創、紀錄片、電影、話劇動作不斷的故宮,就已然成為年輕文化的一大“潮牌”。

故宮的周邊在網上販賣,風趣的官博,精美的周邊,這幾年早已紅遍網路

《國家寶藏》的節目形式經過了兩年的研發,其中有相當長的時間就是擬定博物館和文物。除了故宮博物院是一開始就定下的,其餘8家博物館則沒有太多概念。于蕾在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聊過後才得知,有八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這八家博物館確實也代表了我國博物館行業發展第一梯隊的水準。未來還會拓展更寬的領域。”

而最讓觀眾感興趣的莫過於文物的選擇,這同樣花費了劇組大量氣力。

每一件國寶都讓人忍不住的想感慨古人的智慧

挑選出這些文物並不簡單,首先由各大博物館提供給節目組一個備選名單,然後節目組再研究。在於蕾看來,並不一定要選一級文物,不一定是用材珍貴、工藝考究的文物,“我們想要挑選的是那些背後充滿了人文精神和情懷的東西。每一個文物能夠被挑選出來,都是因為它有著盪氣迴腸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能夠讓所有觀眾覺得它一直到今天還對我們的民族發生著影響。”

在最終拍攝的文物裡,既有《千里江山圖》這樣的明星級國寶,也有此前不為人熟知的石鼓。“我們組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石鼓,但故宮專家第一反應就跟我們說,(拍攝)石鼓應該沒有問題,我們當時都很驚詫。”

石鼓,其貌不揚,卻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石鼓是什麼?背後有什麼故事?為什麼叫中華第一古物?為什麼歷史上從宋徽宗到蘇軾,再到乾隆,這麼多名人都跟它發生著各種各樣傳奇的關係?

於蕾說,節目想做的是一個文化普及的事情,所以在挑選文物時會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但也會找一些大家可能不那麼熟悉,但實際它背後所代表的情懷和價值觀都應該傳達給觀眾的東西。

27件入圍國寶名單

故宮博物院:

石鼓、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各種釉彩大瓶

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

南京博物院: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坤輿萬國全圖

湖南省博物館:

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

河南博物院:

賈湖骨笛、婦好鴞尊、雲紋銅禁

陝西歷史博物館:

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雲夢睡虎地秦簡

浙江省博物館:

玉琮、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寧波“萬工轎”

遼寧省博物館:

銅鎏金木芯馬鐙、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國家寶藏》的題材賦予它與生俱來的紀錄片氣質。

在節目中,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講述國寶的前世,而考古學者、文博人員、講解員作為“今生人物”講述國寶的當下,用小品講故事的形式串聯,穿越古今,串起了國寶的前世今生。

《國家寶藏》嘗試將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節目中既有紀錄形式的講述,也包含綜藝性質的演繹。于蕾將它定義為“紀錄式綜藝”。在於蕾看來,紀錄並不是只是這個節目的手法,而是某種氣質。

純紀錄片相對來講比較陽春白雪,把紀錄和綜藝兩者結合起來之後,希望節目能有一種“文化的、知性的貴氣、系出名門的氣質感,但是它又有能夠跟所有人相親近的外在”。於蕾說,這樣才能夠起到讓更多普通人走進一個高端領域的目的。“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每一件國寶的今生故事都很感人,彈幕基本是一片淚目,反正我看的時候常常會起一身雞皮疙瘩,佩服這些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滿腦子都是四個字“ 匠人匠心”。

此外,為了在視覺呈現上更吸引人,節目組也使了很多的手法,比如用大螢幕畫面交織、讓演播室整個的視聽效果更好看。

選擇國寶看中背後的人文精神和情懷

如今,博物館文化已經成了年輕文化的一部分。多個博物館館長介紹,30歲以下的參觀人群比重達到了七成左右,博物館文化的青春化、時尚化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文博界的超級大IP,近年來展覽、文創、紀錄片、電影、話劇動作不斷的故宮,就已然成為年輕文化的一大“潮牌”。

故宮的周邊在網上販賣,風趣的官博,精美的周邊,這幾年早已紅遍網路

《國家寶藏》的節目形式經過了兩年的研發,其中有相當長的時間就是擬定博物館和文物。除了故宮博物院是一開始就定下的,其餘8家博物館則沒有太多概念。于蕾在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聊過後才得知,有八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這八家博物館確實也代表了我國博物館行業發展第一梯隊的水準。未來還會拓展更寬的領域。”

而最讓觀眾感興趣的莫過於文物的選擇,這同樣花費了劇組大量氣力。

每一件國寶都讓人忍不住的想感慨古人的智慧

挑選出這些文物並不簡單,首先由各大博物館提供給節目組一個備選名單,然後節目組再研究。在於蕾看來,並不一定要選一級文物,不一定是用材珍貴、工藝考究的文物,“我們想要挑選的是那些背後充滿了人文精神和情懷的東西。每一個文物能夠被挑選出來,都是因為它有著盪氣迴腸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能夠讓所有觀眾覺得它一直到今天還對我們的民族發生著影響。”

在最終拍攝的文物裡,既有《千里江山圖》這樣的明星級國寶,也有此前不為人熟知的石鼓。“我們組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石鼓,但故宮專家第一反應就跟我們說,(拍攝)石鼓應該沒有問題,我們當時都很驚詫。”

石鼓,其貌不揚,卻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石鼓是什麼?背後有什麼故事?為什麼叫中華第一古物?為什麼歷史上從宋徽宗到蘇軾,再到乾隆,這麼多名人都跟它發生著各種各樣傳奇的關係?

於蕾說,節目想做的是一個文化普及的事情,所以在挑選文物時會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但也會找一些大家可能不那麼熟悉,但實際它背後所代表的情懷和價值觀都應該傳達給觀眾的東西。

27件入圍國寶名單

故宮博物院:

石鼓、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各種釉彩大瓶

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

南京博物院: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坤輿萬國全圖

湖南省博物館:

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

河南博物院:

賈湖骨笛、婦好鴞尊、雲紋銅禁

陝西歷史博物館:

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雲夢睡虎地秦簡

浙江省博物館:

玉琮、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寧波“萬工轎”

遼寧省博物館:

銅鎏金木芯馬鐙、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