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宋向光:“孤木”與“叢林”——從博物館是什麼說起

從博物館學研究的角度來看, 理解“博物館”的概念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其一, 按照字典或詞典的解釋, 基於“博物館”的詞性, 從語詞的角度, 即在日常語言交流的情景中來理解;第二, 用於解釋博物館的目的和功能, 即基於博物館工作者的角度, 對自身所處的工作環境與機構, 以及所從事職業活動內容來進行理解;第三, 從學科建設的角度, 結合博物館學的研究目的, 思考博物館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概念和意義。

那麼, 回答“博物館是什麼”, 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對此,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宋向光教授則從博物館及博物館學發展的歷程、經歷的轉變和未來發展的趨勢等方面進行了回答。

起步之問:博物館是什麼?

要回答“博物館是什麼”, 一個重要的認識來源, 即博物館的定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 我國的博物館定義經歷了四次主要調整:

1956

博物館是科學研究機構、文化教育機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遺存以及自然標本的收藏所;

1979

(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

2006

(博物館)是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 經過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相關行政部門批准許可取得法人資格, 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

2015

(博物館)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 收藏、保護並向公眾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

經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

國際上, 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博物館”定義也前後經歷了八次調整, 具有代表性的調整包括以下幾點:

1946年

博物館被認為是一個對公眾開放的收藏

1951年

博物館開始被認定為一個泛稱為常設性的組織

1961年

強調制度化建設, 博物館是常設性機構, 並延用至今

此後, 相關的調整主要圍繞博物館業務的內容、物件、以及博物館職能等方面展開。

綜上, 博物館定義的演變, 是從收藏機構到組織機構、最終成為一種制度性機構的發展路徑。

國際上對博物館的認識過程, 反映出對博物館領域關注點的變化, 即從一種“內向複合結構”到“外向開放結構”的變化。

這種“外向開放”的過程主要表現為從重點關注藏品、關注收藏、關注博物館的內在業務, 到更多地關注博物館的目的、社會作用、外部聯繫和博物館發展環境。

如今, 博物館的利益相關方比以前更加多樣化, 社會對於“博物館”的討論逐漸從博物館的內部工作擴展到了外部聯繫, 涉及到政府、企業、普通民眾、學校、學者等方方面面, 而不再局限於它的實體邊界。 “博物館學”同樣如此。 近30年來, 除了博物館從業者和高校博物館學專業的研究人員, 社科院、中科院、電腦研究所、文化產業、藝術等方向或領域中都開始湧現出專門的博物館學研究者。 由於博物館的社會關係和外部聯繫更加多元, 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更趨複雜,

在這樣的背景下, 博物館業務開始偏向外向型業務, 因而導致博物館逐漸呈現出“服務”的色彩。

焦點轉變:從認識到理解

長期以來, 博物館的關注點都停留在知識的建構、創造和優化上, 如今, 這一關注點逐漸偏向開放與服務, 更多的關注社會, 並為社會的發展服務。 因此, 博物館的價值也逐漸從學術研究的科學價值向社會責任和社會效益轉移。 這種轉向使博物館更趨向一個“政治化”機構。 這裡的“政治”並不僅僅是指政府層面, 還涉及到權力、權力的安排、社會階層等內容, 對博物館的包容度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隨著外部條件的逐漸成熟, 社會對博物館的認知也呈現出多元的狀態。 在傳統觀念中, 博物館是一座建築、一個收藏機構,

這也是一般博物館學認知中對博物館的介紹。 如今, 在新的社會條件下, 博物館更像是一個結構、一個過程、一個系統、一個媒介、一斷記憶、一種權力、一個墳墓等等, 這些說法體現出不同的研究者對博物館的關注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不同觀點

將博物館視為結構的觀點, 其實是將博物館工作中比較常態性、持續性、抽象性的內容提取出來。 這裡主要是指博物館的工作結構, 例如業務結構, 如今更傾向於稱之為“制度結構”。

將博物館視為過程的觀點, 同樣是基於博物館業務的角度, 從時間上先後次序的角度來探討博物館怎樣做會更合理, 遵從某種秩序, 是否能夠讓博物館的產品更具有博物館色彩。

將博物館視為系統的觀點, 是基於系統論而對博物館做出的一種全新認識。以往,博物館被視為一種機械性的鏈與環的關係,而在系統論視角下,博物館可以看作是一個大系統、子系統、微系統,各個系統有它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不同系統之間還存在相互交流和制約的關係。

將博物館視為媒介的觀點,把資訊傳播作為教育形式,關注博物館在資訊傳播方面的作用、以及博物館藏品、博物館展陳作為資訊傳播載體的特有樣態。

將博物館視為記憶的觀點,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對民族文化和國家文化的關注的結果,探討如何通過博物館來構建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

將博物館視為一種權力的觀點,涉及到博物館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屬於後現代主義的一種觀點,以消解博物館以知識對公眾的控制作用。

將博物館視為墳墓的觀點,主要是從藝術創作的視角討論藝術博物館對藝術家藝術實踐的影響。

總而言之,儘管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對博物館有著不同的認知焦點,但每一種焦點背後實際上都有一套相應的理論來支撐。

研究轉變

近年來,基於不同研究者自身的學養、學術知識、學術興趣以及研究慣性,博物館學研究的重點、任務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從認識博物館發展規律到理解博物館現象。此二者的分界源於上世紀80年代,隨著社會科學的語言學轉向、文化研究的後現代結構轉向等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發展,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也發生了一些轉變。

二十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國博物館學的研究基本處於認識發展規律的階段,而從90年代開始到現在,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博物館現象、博物館行為、博物館效果、以及對博物館客觀存在的理解上。

早年對博物館認識發展規律的研究,研究者們的基本任務是同一的,這一階段可以稱之為“孤木”。到了理解博物館的階段,博物館學的研究更加豐富多彩,這就要求當代的博物館學者對自己的研究或理解需要有一些批判和思考。因此,我們可認為,當前的中國博物館學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換期,在這個新階段中,學科研究的重點將更多著力於博物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新的發展

博物館學研究的歷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認識規律,第二個階段是闡釋文本,而第三個階段則是技術引發的新問題。

認識規律階段,通常指哲理層面的思考。在學界,常有資深學者在討論博物館的本質、內容、表像、客觀現實、內容形式、物質精神、實物的重要性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基於哲學認識論以及客觀決定論、物質決定論的思路衍生而成。

闡釋文本階段則涉及到語言學轉向、解構主義、具象表徵、發散性等問題。

如今,數字時代對於博物館學研究的影響已初見端倪,在一些智慧型博物館中,已經可以向人們即時呈現某種行為或現象現在的狀態。在大資料時代,博物館學研究更多在於一種問題導向,即通過對某一現狀的直觀瞭解去預判可能出現或已經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提出解決的方案。在該語境下,研究的重點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應對措施,學科研究將更加傾向于實際應用。

知識體系:博物館學“叢林”

相對於“孤木”,博物館學的“叢林”是指博物館研究者形成個性化的話語體系。早年,我國博物館學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問題導向均源自《中國博物館學基礎》的研究框架。隨著研究的深入,不同的研究者有了特定的研究對象和問題,各自又基於特定的理論來進行分析,問題解決的思路和邏輯也不盡相同,由此,研究體系開始偏離《基礎》所框定的範疇,並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化話語體系。

“叢林”發展的影響

每個研究者都有其各自研究的重點,這些重點作為博物館學的構成要素,會涉及到整個博物館的場域,在這些話題中,有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核心話題和邊緣話題,並由此產生了個性化的知識束(“樹”)。

①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建構

博物館學研究中,每一個研究體系都有自己的“一棵樹”,很多知識樹就構成了博物館學的“叢林”。客觀上,這種叢林化現象必然會對博物館學的核心問題認知以及博物館學學科體系建構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分類化”的傾向。在這些分散的研究中,難免會涉及到一些公同的問題,這一部分共性問題成為博物館學的核心問題。同時,對相似問題的不同認知、不同認識、不同論述、不同學術邏輯的表達,同樣有助於博物館學知識體系的建構,豐富博物館學的知識。

②有利於博物館學的學術活躍

創新往往發生在邊緣地帶和交流地帶,因為核心地區往往研究思路和邏輯比較成熟,研究慣性大且不易發生變化。因此,“叢林”使得研究者能夠從不同視角來闡釋各自對一些新問題的思考,從而促進博物館學研究方向的發展。

③有利於相關學科間的交流

目前,一些“兄弟學科”仍在質疑博物館學,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們並沒有進入到博物館學的話語體系中。如果博物館學的用詞過於“專業”,自然會將“圈外人士”隔離在外,也容易讓人產生質疑——“博物館到底是什麼”。但是,如果在博物館學的學科體系中有選擇地使用不同學科的語言,並且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一方面可以讓更多學科的研究者瞭解博物館,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不同學科的研究者通過自己熟悉的語言去闡釋博物館,由此,博物館的影響力就逐步擴大了。

學科體系的變化

從“孤木”到“叢林”,博物館學的學科體系和學科發展正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在未來,這一現象會帶來四點顯著的影響。

①博物館學發展更具活力

博物館學的“叢林化”現象反映了博物館學發展的活力。正如青年論壇中所表現出來的,來自23所院校的近百名與會同學從五個不同的話題來闡釋博物館,且各自的學科背景也不完全一致,這本身就是博物館學叢林化的直接體現。

② 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的完善

第二,所有特定的學術領域都要完善相應的知識束(“樹”),包括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完善縱向結構是指能夠從博物館現象、博物館實踐提出問題,並能夠進行科學的論證,從而促進知識發展和對博物館的理解。完善橫向結構是指要注意術語的使用、概念的建立、以及學術規範的培養等。

③尋求與其他學科的對話

第三,要提倡對話,尋求博物館與其他學科的接觸地帶。在博物館學的研究中,既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也要尊重對方的研究,同時尋求雙方的對話與接觸的地帶。

④呼喚“元博物館學”

最後,在博物館學叢林中呼喚“元博物館學”。這是對博物館學各個學派的知識體系認識論、價值觀的“真”的拷問。例如,既然數碼相機能夠“製造出”非常出色的照片,那麼照片和真實的景象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同樣,在博物館學中也需要這樣的“拷問”,在“實”的前面添加真實、真正的“真”的含義後,似乎又會帶來一點局限性,這也是本文留下的餘思。

編者按

從“博物館是什麼”即博物館的定義入手,宋向光教授在發言中梳理了博物館定義的變化、對博物館認知的多樣化以及博物館學話語體系、學科體系的形成所帶來的影響。“叢林”的形成,是我國博物館事業飛速發展、博物館學不斷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直觀表現。個性化的思路與邏輯,在碰撞下必然會產生新的火花,也將給博物館業及博物館學的發展都帶來勃勃生機。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從“孤木”到“叢林”,讓我們一起期待博物館及博物館學的明天。

本文整理自宋向光教授在首屆博物館青年學者論壇的演講

編輯:Double L

是基於系統論而對博物館做出的一種全新認識。以往,博物館被視為一種機械性的鏈與環的關係,而在系統論視角下,博物館可以看作是一個大系統、子系統、微系統,各個系統有它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不同系統之間還存在相互交流和制約的關係。

將博物館視為媒介的觀點,把資訊傳播作為教育形式,關注博物館在資訊傳播方面的作用、以及博物館藏品、博物館展陳作為資訊傳播載體的特有樣態。

將博物館視為記憶的觀點,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對民族文化和國家文化的關注的結果,探討如何通過博物館來構建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

將博物館視為一種權力的觀點,涉及到博物館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屬於後現代主義的一種觀點,以消解博物館以知識對公眾的控制作用。

將博物館視為墳墓的觀點,主要是從藝術創作的視角討論藝術博物館對藝術家藝術實踐的影響。

總而言之,儘管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對博物館有著不同的認知焦點,但每一種焦點背後實際上都有一套相應的理論來支撐。

研究轉變

近年來,基於不同研究者自身的學養、學術知識、學術興趣以及研究慣性,博物館學研究的重點、任務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從認識博物館發展規律到理解博物館現象。此二者的分界源於上世紀80年代,隨著社會科學的語言學轉向、文化研究的後現代結構轉向等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發展,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也發生了一些轉變。

二十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國博物館學的研究基本處於認識發展規律的階段,而從90年代開始到現在,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博物館現象、博物館行為、博物館效果、以及對博物館客觀存在的理解上。

早年對博物館認識發展規律的研究,研究者們的基本任務是同一的,這一階段可以稱之為“孤木”。到了理解博物館的階段,博物館學的研究更加豐富多彩,這就要求當代的博物館學者對自己的研究或理解需要有一些批判和思考。因此,我們可認為,當前的中國博物館學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換期,在這個新階段中,學科研究的重點將更多著力於博物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新的發展

博物館學研究的歷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認識規律,第二個階段是闡釋文本,而第三個階段則是技術引發的新問題。

認識規律階段,通常指哲理層面的思考。在學界,常有資深學者在討論博物館的本質、內容、表像、客觀現實、內容形式、物質精神、實物的重要性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基於哲學認識論以及客觀決定論、物質決定論的思路衍生而成。

闡釋文本階段則涉及到語言學轉向、解構主義、具象表徵、發散性等問題。

如今,數字時代對於博物館學研究的影響已初見端倪,在一些智慧型博物館中,已經可以向人們即時呈現某種行為或現象現在的狀態。在大資料時代,博物館學研究更多在於一種問題導向,即通過對某一現狀的直觀瞭解去預判可能出現或已經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提出解決的方案。在該語境下,研究的重點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應對措施,學科研究將更加傾向于實際應用。

知識體系:博物館學“叢林”

相對於“孤木”,博物館學的“叢林”是指博物館研究者形成個性化的話語體系。早年,我國博物館學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問題導向均源自《中國博物館學基礎》的研究框架。隨著研究的深入,不同的研究者有了特定的研究對象和問題,各自又基於特定的理論來進行分析,問題解決的思路和邏輯也不盡相同,由此,研究體系開始偏離《基礎》所框定的範疇,並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化話語體系。

“叢林”發展的影響

每個研究者都有其各自研究的重點,這些重點作為博物館學的構成要素,會涉及到整個博物館的場域,在這些話題中,有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核心話題和邊緣話題,並由此產生了個性化的知識束(“樹”)。

①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建構

博物館學研究中,每一個研究體系都有自己的“一棵樹”,很多知識樹就構成了博物館學的“叢林”。客觀上,這種叢林化現象必然會對博物館學的核心問題認知以及博物館學學科體系建構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分類化”的傾向。在這些分散的研究中,難免會涉及到一些公同的問題,這一部分共性問題成為博物館學的核心問題。同時,對相似問題的不同認知、不同認識、不同論述、不同學術邏輯的表達,同樣有助於博物館學知識體系的建構,豐富博物館學的知識。

②有利於博物館學的學術活躍

創新往往發生在邊緣地帶和交流地帶,因為核心地區往往研究思路和邏輯比較成熟,研究慣性大且不易發生變化。因此,“叢林”使得研究者能夠從不同視角來闡釋各自對一些新問題的思考,從而促進博物館學研究方向的發展。

③有利於相關學科間的交流

目前,一些“兄弟學科”仍在質疑博物館學,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他們並沒有進入到博物館學的話語體系中。如果博物館學的用詞過於“專業”,自然會將“圈外人士”隔離在外,也容易讓人產生質疑——“博物館到底是什麼”。但是,如果在博物館學的學科體系中有選擇地使用不同學科的語言,並且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一方面可以讓更多學科的研究者瞭解博物館,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不同學科的研究者通過自己熟悉的語言去闡釋博物館,由此,博物館的影響力就逐步擴大了。

學科體系的變化

從“孤木”到“叢林”,博物館學的學科體系和學科發展正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在未來,這一現象會帶來四點顯著的影響。

①博物館學發展更具活力

博物館學的“叢林化”現象反映了博物館學發展的活力。正如青年論壇中所表現出來的,來自23所院校的近百名與會同學從五個不同的話題來闡釋博物館,且各自的學科背景也不完全一致,這本身就是博物館學叢林化的直接體現。

② 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的完善

第二,所有特定的學術領域都要完善相應的知識束(“樹”),包括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完善縱向結構是指能夠從博物館現象、博物館實踐提出問題,並能夠進行科學的論證,從而促進知識發展和對博物館的理解。完善橫向結構是指要注意術語的使用、概念的建立、以及學術規範的培養等。

③尋求與其他學科的對話

第三,要提倡對話,尋求博物館與其他學科的接觸地帶。在博物館學的研究中,既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也要尊重對方的研究,同時尋求雙方的對話與接觸的地帶。

④呼喚“元博物館學”

最後,在博物館學叢林中呼喚“元博物館學”。這是對博物館學各個學派的知識體系認識論、價值觀的“真”的拷問。例如,既然數碼相機能夠“製造出”非常出色的照片,那麼照片和真實的景象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同樣,在博物館學中也需要這樣的“拷問”,在“實”的前面添加真實、真正的“真”的含義後,似乎又會帶來一點局限性,這也是本文留下的餘思。

編者按

從“博物館是什麼”即博物館的定義入手,宋向光教授在發言中梳理了博物館定義的變化、對博物館認知的多樣化以及博物館學話語體系、學科體系的形成所帶來的影響。“叢林”的形成,是我國博物館事業飛速發展、博物館學不斷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直觀表現。個性化的思路與邏輯,在碰撞下必然會產生新的火花,也將給博物館業及博物館學的發展都帶來勃勃生機。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從“孤木”到“叢林”,讓我們一起期待博物館及博物館學的明天。

本文整理自宋向光教授在首屆博物館青年學者論壇的演講

編輯:Double 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