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眾在中國掙的那麼多錢都花到哪去了?

首先說明一下, 標題之中的“大眾”, 並非掛著“VW”車標, 日日夜夜在國內大城小市掃街串巷的大眾牌汽車, 而是指擁有賓利、蘭博基尼、保時捷、奧迪以及大眾等多個汽車品牌的德國大眾集團。

近來關於大眾集團有兩條新聞, 很值得拿來聊聊。 一條大家都知道, 是個好消息;另一條很少人知道, 姑且也算是個好消息吧。

先說少有人知道的這條:全新一代大眾寶來將會在明年9月上市, 新一代寶來將不再使用PQ34平臺, 改為與國際接軌的MQB平臺。

誠然, 這的確是個好消息, 但只要一想到使用老PQ34平臺的寶來, 已經在國內賣了近17年,

而同樣使用老PQ34平臺的朗逸, 每月還在厚著臉皮瘋狂走量, 對大眾集團包括一汽和上汽的憤怒, 就依然控制不能。

另一條消息:蘭博基尼於前幾日推出了自家的一款SUV車型:Urus, 國內售價313萬起。

如果不把MODEL X算在內, Urus就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量產SUV。 如果把MODEL X算在內, Urus也依然是目前世界上開起來最運動的SUV。 雖然現在還沒有人全面試駕過Urus, 但看在牛廠的面子上, 我們暫且先這樣理解。

Urus的出現, 無論是對潛在買家, 還是能夠快速接受新鮮事物的車迷, 都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但我卻想就著這則新聞, 提一個較為冷門的問題:蘭博基尼造SUV的錢是哪來的?

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組資料, 在整個2016年:

大眾品牌在中國的銷量為300萬輛左右,

占其全球銷量50%以上;

奧迪品牌在中國的銷量超過58萬輛, 占其全球銷量32%;

保時捷品牌在中國的銷量超過65000輛, 占其全球銷量的近30%;

這是大眾集團當下最掙錢的三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所以可否這樣講, Urus的研發費用, 有近一半都來自中國?而這其中, 像寶來這樣賣了近17年還不更新換代在國內大賺特賺的車型, 對Urus的推出也是功不可沒。 然而, 這只是一個開始。

當Urus發佈之後, 似乎每個對汽車有些研究的人都忍不住調侃了一把其所使用的MLB Evo平臺。 這個槽點在於, 目前大眾集團旗下各品牌的中高端SUV, 有一個算一個, 全部出自此平臺。 從奧迪Q7到新一代保時捷卡宴, 從賓利添越到蘭博基尼Urus, 以及很快就要發佈的全新一代大眾途銳,

無出其右。

也就是說, 上面這五輛車, 不考慮調教的差異化, 在底盤結果上就是同一款車。 廠家這樣做的好處再明顯不過, 省去了大量單車的研發成本後, 在新車銷量中, 因為不需要填補之前研發過程中的經費投入, 於是能夠賺取更多(是相當多)的利潤。

那麼這更高的利潤, 主要是從哪裡掙到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 需要再回答另外兩個問題:目前世界上最火的汽車市場是哪個國家?這個市場對哪一類型的汽車熱情度最高?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現狀是:大眾牌汽車把持了國內8-30萬價格區間的轎車和SUV的很大一部分市場, 哪怕寶來明年不換平臺, 估計銷量也依然很朗逸。

但Urus的出現卻讓我們發現, 在未來, 從50萬起步的途銳(暫定新途銳50萬起售),

到398萬的添越, 大眾集團同大眾牌汽車一樣, 佔據了所有中高端SUV車型的每一個價格區間。

當然, 我們可以拿途銳跟探險者對比, 拿Q7跟GLE和X5對比, 拿卡宴跟路虎攬勝對比, 拿Urus跟未來的法拉利和阿斯頓·馬丁的SUV對比, 拿添越跟未來的勞斯萊斯SUV對比。 可比到最後你會發現, 居然哪哪都有大眾集團的“將士們”。

怎麼樣, 是不是有點意思?

其實, 這兩年大眾在國內的日子遠不及以前了, 中端和入門級車型市場大有被眾日系品牌合力反超之勢, 這另許多非德系粉很是高興。

然而, 桑塔納和捷達們只是大眾集團的一個平民級品牌。 靠著過去十幾年來中國市場的持續輸血, 大眾集團已經在利潤率更大的中高端SUV市場做好了充分準備。

如今國人越發富有, 車也越買越貴, 可到頭來發現, 作為曾經錢緊時期的大眾車主, 在有錢之後, 依然沒能脫離大眾集團的控制範圍。

這就是用我們給的錢造人家自己的車, 之後再回來用這些車從我們這裡拿走更多的錢。 無論你是否願意, 這件事隨著Urus和新途銳的入華, 即將成為現實。

短期來看, 此情況基本無解。

本內容由【機動派】原創, 如需轉載務必注明,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