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超級周震撼來襲,投行預警全球將進入加息共振期

隨著全球經濟將迎來2011年以來最強勁增長, 花旗和摩根大通分別發表研報, 預計發達經濟體平均利率水準明年將至少升至1%, 增幅創下2006年來新高。 換而言之, 投資者將面對十餘年來最顯著的一次集體貨幣政策收緊及後續衝擊。

花旗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主任拉巴厘(Ebrahim Rahbari)認為, 2018年將是全球緊縮貨幣政策元年, 金融市場將能夠應對初期可預判貨幣政策的挑戰, 但可能在年末, 或者2019年, 這(貨幣政策)將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眾多複雜因素之一。

摩根大通:發達經濟體平均利率水準預估曲線(彭博)

本周, 挪威央行,

美聯儲, 英國央行, 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將公佈年內最後一次利率決議, 這將影響超過全球1/3資產的借貸成本。 美聯儲本週三的決定無疑將吸引全球目光, 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將年內第三次加息。 週四瑞士央行、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將先後公佈決議, 三者按兵不動的可能性較大。

今年以來, 主要經濟體中美國加息三次, 英國加息一次, 韓國加息一次, 明年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更為頻繁。 花旗預計發達經濟體的平均利率將上升0.4%, 至1%的水準, 創2008年來新高。 其中美聯儲、加拿大央行明年將加息三次, 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瑞典、挪威各加息一次。 摩根大通的預期更為激進, 發達經濟體平均利率水準將從今年底的0.68%上升至1.2%, 美聯儲將加息四次。

根據彭博的調查, 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明年將加息三次, 第一次可能在3月或者6月。

在失業率普遍下降, 貿易活動復蘇, 商業投資回暖等眾多利好因素提振下,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 發達經濟體的通脹水準明年將攀升至1.7%, 創2012年以來新高, 但距離各國央行設定的2%目標還有距離。 當然, 對於通脹持續低迷的經濟體, 加息的步伐將放緩, 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目前均暗示無意在明年加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