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姓氏,祖先被朱元璋滅國逃到韓國,娶了當地公主至今有四萬後代

世人皆知伴君如伴君如伴虎。 朱元璋猜忌刻薄, 登上皇位後, 便把當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幾乎殺光了。 皇權鬥爭, 從來你死我活, 兄弟父子尚且可以反目, 何況本無血緣一起打天下、對自己知根知底甚至握著把柄的哥們?

正如明朝萬曆年間舉人沈德符在其著作中所寫的, “宋公馮勝、潁公傅友德以嫌死, 涼公藍玉以反誅、而長興、會寧、懷遠、景川、普定、鶴慶、航海、西涼、定遠、永平諸侯, 或坐藍黨, 或坐舊嫌, 皆得罪死。 蓋鐵券山河之誓, 曾不比鐵冊警衛之苛也。 悲哉”, 丹書鐵券, 免死金牌, 還不是皇上一句話?想殺你時拿出來,

有用嗎?

不過, 朱元璋對敵人, 還是蠻仁慈的。 《明史》記載, 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投降之後, 經常講怪話, 傳到朱元璋耳朵裡, 他很大度地說, 這不過是小孩子犯的小錯誤罷了。 沒處理他更沒殺他。 當然, 以他的猜忌之心, 也不得不有所防範, 於是, 洪武五年, 陳理以及大夏國皇帝明升, 都被他送到了高麗。 護送的人呢, 是元朝的降臣。 說白了, 還是那句話, 朱元璋對外人, 比對自己人好。

陳理和明升到了高麗之後, 都受到李朝國王的接待。 相對而言, 似乎是明升更具男人氣魄——孩子生得多一點。 陳理只有一子, 明升有四子, 四子往下生根發芽, 數百年間, 明氏在朝鮮半島有近六萬後裔。 其中在韓國, 2010年左右, 有四萬。 以2010年韓國5000萬人口算,

明氏占比達到千分之0.8。 也就是說, 兩千個人裡, 你就能遇到一點六個明升的後裔。

明氏後人中很多在韓國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 我們知道, 越是有錢有勢的, 就越相信祖先積了德, 就越重視宗族觀念。 明氏亦然。 他們在韓國的宗親們很想回鄉祭祖, 苦於不知道明玉珍葬於何處。 直到80年代, 他在重慶的睿陵被無意中發現——這也是重慶唯一的皇陵——明氏族人才終於有了一個可以祭拜之處。 只不過, 他們來此拜奠, 穿的都是韓服, 畢竟, 幾百年過去了, 明玉珍數年的輝煌, 早成歷史陳跡。 與韓國明氏相比, 留在中國的明玉珍的後代, 命運更苦。 他們躲避著朱元璋、朱棣的追殺, 有的冒用他姓, 只為保命, 直接明朝滅亡, 才終於可以站出來說,

我的祖宗, 做過皇帝——只是, 然並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