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私募整改風暴:三家私募被強制摘牌,中科招商賣賣賣

醞釀許久的私募整改終於開始發酵。

今天, 銀紀資產、富海銀濤和擁灣資產先後發佈自查整改報告, 宣佈其存在不符合自查整改條件情況。

在自查整改報告發佈的同時, 這三家私募還發佈了終止掛牌的風險揭示公告, 並宣佈因重大事項開始停牌。 按《通知》規定, 三家公司將於後天複牌, 7天后正式強制摘牌。

值得注意的是, 這是自10月股轉公司發佈《關於掛牌私募機構自查整改相關問題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後, 新三板首家被強制摘牌的私募機構。 這也宣告了私募時代在新三板的終結。

/ 01 /

三家私募被強制摘牌,

管理規模成主因

80%收入占比和基金管理規模, 是銀紀資產和擁灣資產沒有符合自查整改的主要原因。

銀紀資產自查報告顯示, 其2015年、2016年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占公司收入來源之和分別為0.05%、4.18%。

而擁灣資產的2016年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占公司收入來源之和則為29.88%。

兩家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均未滿足“創業投資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20億元以上, 私募股權類私募機構最近3年年均實繳資產管理規模在50億元以上。 ”

富海銀濤則略有不同。 截至2016年末, 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累計實繳管理規模為29.02億元, 低於3年平均50億元的規模要求。 此外, 富海銀濤的子公司和子公司資訊填報及更新還存在問題。

擁灣資產於2015年12月14 日掛牌新三板,

曾融資4800萬元。 截至目前, 公司共有50個股東。

銀紀資產於2015年12月14日掛牌新三板, 並無融資。 截至目前, 公司股東人數為39名。

富海銀濤於2015年12月01日掛牌新三板, 沒有增發記錄, 股東4 人。

除了這三家外, 久銀控股和同創偉業也在今天發佈了自查報告, 均符合相關條件, 成功上岸。

/ 02 /

這會是私募摘牌大潮的開端嗎?

2015年, 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火熱, 作為類金融企業的私募機構加入新三板市場。

同年, 私募機構在全市場融資總量中所占比重極大, 截至2015年12月25日, 股轉系統對私募機構關閘之時。

新三板掛牌公司累計募集金額為1107.89億元, 僅九鼎投資、中科招商、矽谷天堂、達仁資管等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募集金額就已經近300億元,

占總融資規模的27%。

然而, 私募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基金管理費和業績報酬, 其退出管道無非就是專案上市後的交易行為、高管回購、並購兼併等。

也正因此, 掛牌私募在獲取巨額融資後, 資金大量流向主機板市場, 未能用於新三板實體經濟的發展。 其中, 中科招商在融資過後通過旗下的子公司中科匯通持有約2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被業界稱為“囤殼王”。

事實上, 也就是自從九鼎的“百億融資”之後, 股轉系統對私募機構的監管就在逐步加強。

目前, 新三板掛牌私募共有26家。 這26家私募的日子過得並非順風順水。

2015年12月25日, 證監會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和融資。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 私募頻繁融資且融資金額和投向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質疑,

需要加強對其的監管。

2016年5月27日, 股轉系統下嚴令, 根據出臺的《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 對私募機構掛牌新增八條規定。 已掛牌私募機構需進行自查、整改, 並給予一年的整改期。 如不符合要求, 將在2017年5月27日摘牌。

其中新增的八項規定中最明確的就是私募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 從根本上定位了新三板私募機構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本質。

但是, 根據2016年各家私募機構的第三季度報, 僅有13家私募機構符合規定。 其中中科招商的私募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占收入來源的58%。 矽谷天堂的私募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占收入來源的48%。

與要求的80%相去甚遠。

如今, 強制摘牌終於來了。 這會是私募摘牌大潮的開端嗎?

【附文】中科招商:授權管理層未來6個月減持30億元股票

12月7日, 中科招商(832168.OC)發佈董事會決議:授權管理層在未來6個月內, 根據自身資金需要減持30億元。

董事會7人中, 6人投出贊成票, 1人反對。 該決議已經通過, 無需再經過股東大會。 公告未提及大額減持資金使用用途。

/ 01 /

2015年股災, 中科招商大量舉牌A股公司

2015年3月20日, 中科招商掛牌新三板。 在新三板的牛市下, 中科招商開啟了巨額融資。 通過三輪融資, 中科招商合計募集到90億元。

2015年股災, A股大量中小市值股票股價暴跌。 中科招商順勢舉牌, 大量抄底中小實質股票。 股災期間, 中科招商共舉牌16家A股公司。 根據其2015年9月9日公告, 當時的證券投資金額為48.45億元。

中科招商舉牌的公司中,收益最大的當屬鼎泰新材(002352)。2016年5月,知名快遞公司順豐速運借殼鼎泰新材在A股上市,成為順豐控股(SZ002352),中科招商獲益頗豐。詳見中科招商:順豐們,你用了我一個殼,還有十幾個在等你。

截止2016年5月,中科招商舉牌的16家公司的市值為57.33億元,這意味著中科招商有將近9億元的帳面浮盈。

(資料截至2016年5月23日)

/ 02 /

持續減持從年初開始

而從今年初開始,中科招商就開始減持A股的投資。

2017年1月25日,中科招商發佈第一份減持公告,宣佈減持其持有的北京綿石投資、合肥豐樂種業、大連聖亞旅遊、北礦科技股份、三變科技、沙河實業、武漢祥龍電業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份。

截止當前,中科招商已經通過其子公司中科匯通、東方成長共減持9家上市公司股份。其中,可以明確計算的減持金額約10.23億元,減持數量為2823萬股。

被減持的標的有大連聖亞、北礦科技、朗科科技、豐樂種業、三變科技、寧波富邦、天晟新材、綿石投資、順豐控股。多數為其當年在股災時舉牌的公司。

12月4日,中科招商宣佈將通過中科匯通擬分別減持中裝建設、中設集團3600萬股、1130萬股。

此次公告減持30億元股票後,相當於中科招商將減持其剩餘大部分股票。

/ 03 /

強監管下,私募摘牌陰影仍然存在

2015年,私募股權機構在市場上進行大量融資,引發爭議。監管機構早在2015年12月就開始了對私募的“治理“。開始限制私募股權機構在新三板的融資和掛牌。

2016年5月,股轉系統發佈《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私募股權類機構明確8個方面的掛牌條件。已經掛牌機構要開展自查,不合格者將被摘牌。

10月27日,股轉系統發佈《關於掛牌私募機構自查整改相關問題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對於整改的多項要求作出詳細的說明。此前,私募機構整改由於缺乏明細規則,一直沒有推進。

《通知》對私募整改收入占比指標、資管規模進行了明確規定,並給出最後通牒,掛牌私募機構要在今年11月10日前提交整改報告及主辦券商核查報告,股轉審查後在指定披露日(T日)統一披露。對於未提交或不符合整改條件的將在T+7日被強制摘牌。

根據該通知規定的從管理費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標準來看,僅有久銀控股、華訊投資、浙商創投、同創偉業、方富資本、金茂投資和博信資產7家機構符合要求。

中科招商,矽谷天堂等多家私募股權機構可能面臨摘牌的風險。不過至今為止,證監會和股轉方面並沒有出臺進一步的措施。最終的處理情況,還需要等待監管的通知。

當時的證券投資金額為48.45億元。

中科招商舉牌的公司中,收益最大的當屬鼎泰新材(002352)。2016年5月,知名快遞公司順豐速運借殼鼎泰新材在A股上市,成為順豐控股(SZ002352),中科招商獲益頗豐。詳見中科招商:順豐們,你用了我一個殼,還有十幾個在等你。

截止2016年5月,中科招商舉牌的16家公司的市值為57.33億元,這意味著中科招商有將近9億元的帳面浮盈。

(資料截至2016年5月23日)

/ 02 /

持續減持從年初開始

而從今年初開始,中科招商就開始減持A股的投資。

2017年1月25日,中科招商發佈第一份減持公告,宣佈減持其持有的北京綿石投資、合肥豐樂種業、大連聖亞旅遊、北礦科技股份、三變科技、沙河實業、武漢祥龍電業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份。

截止當前,中科招商已經通過其子公司中科匯通、東方成長共減持9家上市公司股份。其中,可以明確計算的減持金額約10.23億元,減持數量為2823萬股。

被減持的標的有大連聖亞、北礦科技、朗科科技、豐樂種業、三變科技、寧波富邦、天晟新材、綿石投資、順豐控股。多數為其當年在股災時舉牌的公司。

12月4日,中科招商宣佈將通過中科匯通擬分別減持中裝建設、中設集團3600萬股、1130萬股。

此次公告減持30億元股票後,相當於中科招商將減持其剩餘大部分股票。

/ 03 /

強監管下,私募摘牌陰影仍然存在

2015年,私募股權機構在市場上進行大量融資,引發爭議。監管機構早在2015年12月就開始了對私募的“治理“。開始限制私募股權機構在新三板的融資和掛牌。

2016年5月,股轉系統發佈《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私募股權類機構明確8個方面的掛牌條件。已經掛牌機構要開展自查,不合格者將被摘牌。

10月27日,股轉系統發佈《關於掛牌私募機構自查整改相關問題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對於整改的多項要求作出詳細的說明。此前,私募機構整改由於缺乏明細規則,一直沒有推進。

《通知》對私募整改收入占比指標、資管規模進行了明確規定,並給出最後通牒,掛牌私募機構要在今年11月10日前提交整改報告及主辦券商核查報告,股轉審查後在指定披露日(T日)統一披露。對於未提交或不符合整改條件的將在T+7日被強制摘牌。

根據該通知規定的從管理費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標準來看,僅有久銀控股、華訊投資、浙商創投、同創偉業、方富資本、金茂投資和博信資產7家機構符合要求。

中科招商,矽谷天堂等多家私募股權機構可能面臨摘牌的風險。不過至今為止,證監會和股轉方面並沒有出臺進一步的措施。最終的處理情況,還需要等待監管的通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