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國減稅咬住2.5萬億美元肥肉,全球都得陪著玩嗎?

美國的減稅計畫引發全球關注, 最近的消息是, 美國國會共和黨已經就最終版本的減稅法案達成一致了, 30年來最大稅改離成為法律, 幾乎只有一步之遙。

由此帶來的一種恐慌是, 美國減稅可能引發全球減稅潮。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有一定道理。 畢竟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無論是貨幣匯率, 還是央行利息, 美國都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考。

過去幾十年, 美國的企業所得稅, 或稱為公司稅, 一直是35%, 相對其他國家來說的確是一個很高的水準。 而按照最終版本, 公司稅率將降至21%。

美國國內各種聲音層出不窮,

最主流的反對聲是:減稅的實質是“劫貧濟富”。 美國在稅務方面有個權威的中立智庫叫稅務政策中心, 該中心的研究顯示, 無論是以絕對值計算還是以減稅占收入的比例計算, 高收入家庭將是本次減稅的最大獲益者, 這和特朗普口中的“為中產階層減稅”明顯相悖。

反對者的又一論據是, 減稅將產生萬億美元計的巨額政府赤字, 美國將背負更大的債務。 而支持減稅的政客則認為, 減稅振興經濟帶來的效益將彌補這一缺口。

其實, 美國任何法案在成為法律之前都必然有這樣那樣的聲音冒出來, 說客們、智庫們、財團們, 都通過各種方式影響政客們手中的選票, 爭論不休, 聽起來都對, 都有道理, 但實際上背後的利益誰都說不清。

稅收問題歷來是衡量美國社會左右傾向的一個重要因素, 天平從來是左右擺動的, 但是這樣的社會有個好處是, 無論你擺多遠, 始終是會擺回來的。

就比如稅收, 覺得現在的稅太高了, 大家有意見了, 於是代表商界和不少草根意見的特朗普和共和黨人開始趁機減稅籠絡人心, 當低稅率運行幾十年後, 政府發現財政收入不夠了, 又會開始進入加稅的階段, 周而復始, 這就是美國社會天平的回歸過程。

看著鬧哄哄的, 實際上有它自己的運行邏輯。

這裡想說的是, 對於那些2.5萬億美元海外資產, 才是特朗普看著眼饞的實實在在的一塊肥肉。 原因很簡單, 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 美國政府對美國公司海外利潤徵收一次性稅收,

叫做匯回稅。 就是說在海外賺錢的美國企業, 賺到的錢要轉移回美國, 還要補上和美國本土企業一樣的稅, 也就是35%。

企業不幹了, 稅收高的嚇人, 還不如不回去, 於是回歸美國本土的投資和利潤都顯得很單薄, 特朗普從競選時就一直那這個說事兒。 如今, 美國的減稅計畫打算對企業匯回的現金等可流通資產統一徵收14.5%的稅率, 對不可流通資產徵收7.5%的稅, 這對於多數公司來說, 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本質就是這麼簡單, 企業逐利, 所在國則要徵稅維持運轉, 二者必須平衡。 但是美國來這麼一招, 全世界都要疲于應付, 不管是跟著減稅也好, 改善營商環境也好, 都必須想辦法留住企業。

對於中國來說,

不少減少稅費的措施實際上已經進行了, 跟著減稅顯然不是理智行為, 對全球資本來說, 中國是不可能錯過的市場, 也幾乎沒有一個具備長遠眼光的企業會忽略中國未來的增長潛力。 因此, 切實改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 不斷增強市場的吸引力和國家的魅力, 才是中國要主動地、努力地去做到的事情, 這跟美國減不減稅基本沒有什麼關係, 因此就不必陷入被動格局之中。

最後梳理一些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稅率情況。 一份權威的檔是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發佈的《全球競爭力指數報告》。 這份報告顯示, 從實際的稅率來看, 中東地區的國家是稅率最低的, 而全球來看, 總稅率超過50%的國家有20多個。

卡達、科威特、巴林、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中東國家的總體稅率均在16%以下。

包括德國、西班牙、瑞典、捷克、希臘、奧地利和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都接近甚至超過50%, 義大利和法國甚至超過60%。 當然, 這並不影響歐洲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中國也是如此, 雖然總稅率也超過60%, 但其他方面綜合支撐起來的整體競爭力仍舊非常樂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