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2月15日股市內參整理(早知道)

>發改委:堅持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

>發改委:全國碳交易市場將於12月19日正式啟動。

>證監會:認真學習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防範經濟安全風險。

>央行上調隔夜、7天和一個月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各5個基點。

>AI發展行動計畫印發、力爭標誌性產品取得突破

>阿裡再度佈局線下零售、智慧生活體驗店將開業

>華平股份實控人變更、雲內動力控股股東擬混改

>深圳惠程將收購手遊公司、*ST沈機債務被豁免

○人工智慧發展行動計畫印發、力爭標誌性產品取得突破

------

工信部14日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 提出力爭到2020年, 一系列人工智慧標誌性產品取得重要突破。 智慧網聯汽車技術水準大幅提升, 智慧服務機器人實現規模化應用。 智慧感測器技術產品實現突破, 設計、代工、封測技術達到國際水準, 神經網路晶片實現量產並在重點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開源開發平臺初步具備支撐產業快速發展的能力。

點評:人工智慧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 正在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的新機遇、建設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的新引擎。 安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 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從雲端進入手機、攝像頭、汽車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終端設備,

2018年將是這三大終端市場被AI定義的元年。

機構看好的產業鏈公司包括科大訊飛(002230)、四維圖新(002405)、富瀚微(300613)、浪潮資訊(000977)、中科曙光(603019)等。

○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14日強調, 銀行體系跨年、跨春節流動性供應是有保障的。

○前1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9.8%, 其中11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1249.2億元人民幣, 同比大增90.7%。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4日表示, 明年消費將延續規模持續增長、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對增長貢獻提升的良好態勢。

○上海市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於14日上午舉行, 會上提出要全面落實上海文創“50條”政策措施, 不斷提升文創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阿裡再度佈局線下零售、智慧生活體驗店將開業

------

點評:今年以來, 阿裡線上下零售不斷佈局, 包括此前入股高鑫零售、新華都等。 券商研報指出, 當前互聯網資本進一步加快對實體零售的整合, 本質上都是線上上單級增長遭遇發展瓶頸的大背景下, 互聯網龍頭獲得新型流量的方式, 線下零售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機構看好百貨型零售企業銀座股份(600858)、超市板塊的步步高(002251)以及佈局便利店業態的中央商場(600280)等。

○需求旺季疊加煤炭庫存制度、動力煤期貨再創反彈新高

------

受電煤需求旺季和煤炭庫存制度影響, 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鄭煤1801, 14日盤中再創反彈新高, 11月初以來累計漲幅達13%。 隨著冬季氣溫下降, 以及煤改氣未完工的繼續沿用燃煤取暖,

全國取暖用能需求普遍增加, 六大主要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可用天數降至17天。 近日發改委和能源局公佈《關於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以及考核辦法, 考慮到當前沿海主要電企的煤炭庫存水準, 普遍低於設定的冬季煤炭消費旺季時的最低煤炭庫存標準, 將促使市場補庫需求集中釋放, 進一步支撐煤價預期走強。 點評:機構預計, 在新建產能難以快速釋放, 以及下游發電量、粗鋼產量維持小幅增長支撐下, 2018年煤炭行業供需將維持緊平衡。

公司方面, 陝西煤業(601225)、中國神華(601088)等, 是動力煤行業龍頭。

○華平股份實控人變更、股權被溢價轉讓

------

華平股份(300074)控股股東擬將所持公司13.52%股份,

以每股11元, 轉讓給智匯科技, 並擬將公司4.77%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智匯科技。 完成後, 智匯科技將直接持有公司14.13%股份, 並可支配公司18.9%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姚莉紅女士、葉順彭先生及劉海東先生成為公司實控人。 公司停牌前報收8.33元。

○雲內動力控股股東擬混改

------

雲內動力(000903)公告, 實控人昆明市國資委擬以公司控股股東雲內集團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 推進雲內集團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工作, 該事項涉及雲內集團層面的股權變更。 目前, 混改啟動工作已經昆明市人民政府常務會通過, 尚須提交中共昆明市委常委會審議。

○深圳惠程收購手遊公司、控股股東擬增持

------

○*ST沈機債務被豁免

------

*ST沈機(000410)下屬分公司、子公司與361家供應商簽署《債權債務豁免協定》,涉及重組債務本金4.72億元,預計形成利得1.34億元,將計入本期營業外收入。

○新股聯誠精密15日申購

------

聯誠精密(002921)發行價11.55元,申購上限2萬股,公司從事精密機械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

>蘋果3.9億美元助VCSEL擴產、行業迎爆發式增長

>北大實現首次千兆赫茲積體電路碳納米管時代或來臨

>歐比特:第一代人臉識別模組進入試用階段

>科陸電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完善

○蘋果3.9億美元助VCSEL擴產、行業迎爆發式增長

------

據外媒報導,蘋果週三宣佈,其“先進製造基金”向光器件供應商Finisar投資3.9億美元,用於擴產蘋果iPhoneX FaceID功能所需的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受此消息刺激,當日Finisar股價盤中暴漲30%。

VCSEL是基於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砷化鎵、鋁鎵砷等)製作的光電器件,應用在通信領域、消費電子3D感應、無人汽車和機器人等領域中。業內認為,目前,iPhoneX中已配備3D成像功能,三星、華為、OPPO、小米等安卓陣營也加速跟進,對VCSEL的需求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專業機構預計,2022年VCSEL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1.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可達17.3%。

光迅科技(002281)自主研發的VCSEL陣列晶片2015年投入商用以來,已開發出四款基於VCSE的收發器模組產品。

國星光電(002449)上半年已推出國內首款砷化鎵半導體材料的VCSEL紅外產品。

○北大實現首次千兆赫茲、積體電路碳納米管時代或來臨

------

據媒體報導,日前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通過對碳管材料、器件結構/工藝和電路版圖的優化,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工作在千兆赫茲頻率的碳納米管積體電路,有力推動了碳納米管電子學的發展。12月11日,該成果論文線上發表于《自然·電子學》。

積體電路晶片遵從摩爾定律,性能和集成度受到來自物理極限、功耗和製造成本的限制,需要採用新興資訊器件技術支撐未來電子學的發展。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構建亞10nm電晶體的理想材料;理論和實驗研究均表明相較矽基器件而言,其具有5-10倍的本征速度和功耗優勢,性能接近由量子測不准原理所決定的電子開關的極限,有望滿足後摩爾時代積體電路的發展需求。碳納米管應用一旦突破,擁有碳納米管技術的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拓邦股份(002139)參股的德方納米致力於納米材料製備技術開發直至產業化,碳納米管導電液及碳納米管是其主要產品之一。

西藏城投(600773)投資的陝西國能新材料公司正在推進碳納米管等相關新材料專案。

○歐比特:第一代人臉識別模組進入試用階段

------

歐比特(300053)14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第一代人臉識別模組研製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在進行試用,有關推廣工作正在組織開展。公司今年開始與子公司鉑亞資訊聯合致力於AI人臉識別模組的研發,鉑亞資訊長期從事安防領域人臉識別研究開發,尤其在大規模人像比對平臺和即時動態布控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AI人臉識別模組採用晶片端資料處理模式,能極大地提高人臉識別效率以及識別準確性,後續可廣泛運用在公安、司法、市政、安防、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項目中,提高公司在人臉識別領域的競爭優勢及市場佔有率。

此外,公司第二批衛星研製目前正在進行調試,發射工作也在穩步協調。公司表示將積極與有關方溝通,爭取如期發射。

○科陸電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完善

------

科陸電子(002121)近年來加速佈局新能源領域,在新能源車、樁、網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今年3月,公司啟動了對電池龍頭卡耐新能源的股權收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下一城。截至上半年,公司已受讓卡耐新能源原股東耐創投資1.86%和ENAX3.86%的股權,預計最終持股比例將達50.19%,目前收購事項正穩步推進。

卡耐新能源是國內三元疊片軟包電池先行者,量產電芯能量密度達220Wh/kg,功率性提升至放電15C以上,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借助於公司的融資實力和產業鏈佈局,卡耐新能源有望進一步向上下游謀求外延並購,打通原材料-電池產業鏈,並與公司原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輔相成,實現成本持續下降和業績快速增長。

東方雨虹(002271)擬投資15億元在荊門市投建環保防水材料生產項目、DAW塗料生產項目、無紡布生產項目、特種砂漿生產項目及東方雨虹南方總部基地專案。

康斯特(300445)實控人擬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150萬股,增持價格不高於26元/股。

東華科技(002140)簽訂10.84億元EPC總承包合同,建設工期約為26個月,公司2016年營收為15.77億元。

宏潤建設(002062)中標4.85億元重大工程,公司2016年營收為37.40億元。

天域生態(603717)預中標景觀工程PPP專案,預計總投資5.51億元。

>本月已有53家公司高管出手增持

------

統計顯示,本月月初至今高管淨增持股53只,淨減持股52只,累計套現額5.49億元。事實上,上個月高管增持已出現高潮,全月96檔股票被高管淨增持,遠遠高於下半年其他各月水準。高管增減持綜合來看,下半年各月高管平均套現額16億元,低於上半年各月23億元的均值。

板塊分佈顯示,本月53只高管淨增持股中,中小板包含23只,占比超過四成;創業板與深滬主機板分別有12只、18只。增持金額榜單中,9檔股票高管動用資金超千萬元,其中,易聯眾、民德電子、邁克生物等耗資達2000萬元以上。

>市場延續震盪資金買入江豐電子

------

週四,滬指表現低迷,繼續在平臺上震盪整理。創業板表現得相對弱勢。截至收盤,兩市共計成交3580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219億元;主力合計淨流出161億元。滬指跌0.32%報3292點,深成指跌0.30%報11110點,創業板指跌0.65%報1794點。盤面上,供氣供熱、化纖、商業連鎖等板塊漲幅居前,保險、證券、旅遊等板塊跌幅居前。

龍虎榜上,營業部資金淨買入前三的是南華生物、江豐電子、西部建設,金額分別達0.95億元、0.62億元、0.53億元。半導體晶片概念反復強勢,江豐電子有望繼續上沖。

中百集團、天虹股份:行業熱點事件頻發

近期零售熱點頻發,電商巨頭頻頻發力超市業態。具體事項上:1、阿裡:11月20日阿裡宣佈以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36%股份,後不久又提出以6.5港元/股價格現金要約收購其全部發行股份,交易完成後將在推進店鋪數位化的同時提供新零售解決方案;2、12月8日多家媒體報導有投資方入股永輝或將介入超級物種,助力其實現快速擴張和技術改造。3、此前阿裡整合實體零售全部聚焦超市業態,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等。實體超市的管道、供應鏈價值凸顯。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對當前互聯網資本進一步加快對實體零售的整合,我們有4點思考:1、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單純線上模式無法滿足新消費群體對消費品質和體驗的多元追求,觸角延伸到線下,通過金融杠杆方式加快整合線下資源是雙線打通最高效的方式;2、幾次收購切入點以超市賣場為主,一方面超市業態流量價值和場景支付價值較高,超市供應鏈價值與線上實現有效協同;3、從品類看,電商對快消品的滲透率較低僅為4%,難以盈利是關鍵,快消品單價低,純線上物流成本過高,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物流成本的快速下降;4、互聯網大資料的運營對實體超市業態進行選品提供重要參考,C2B模式拓展市場。

國新能源、佛燃股份、貴州燃氣:“氣荒”影響或持續至採暖季結束

本輪“氣荒”首先源於北方地區煤改氣疊加採暖季到來,導致天然氣需求超出市場預期,預計供需緊張的局面將持續到明年春季採暖季結束。

據方正證券測算,2017年天然氣供氣缺口約70億方。供給端增量:1、1-10月份我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1.4%,預計全年產量增加約140億方。2、1-10月進口LNG量同比增長47.9%,預計全年進口LNG增量將達到180億方。3、陸上進口管道氣1-10月增速5.9%,預計全年進口陸上管道氣增量約20億方。綜上,我國2017年天然氣供給總增量約340億方。

需求端增量:1、隨著經濟回暖與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天然氣需求自然增長約8%,增量約170億方。2、居民煤改氣今年預計總共完成300萬戶,增加燃氣需求約30億方。3、工商業燃煤小鍋爐全國預計完成改造5萬蒸噸,每噸蒸汽需要約80方天然氣,假設利用小時4000,則小鍋爐煤改氣增加燃氣需求約160億方。4、燃氣電廠2017年預計新增投產1000萬千瓦左右,按照每年2000利用小時計算,燃氣電廠新增燃氣需求約50億方。綜上,今年天然氣需求增長合計約410億方。而總供給增量約340億方,供氣缺口大約70億方。

川恒股份、潤禾材料等7股:部分化工產品價格已創歷史新高

華安證券指出:近二年來在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高壓下,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顯著下滑,企業數量減少,產能收縮,同時疊加環保督查造成企業裝置開工率下滑,供給減少。在供需結構持續緊張的態勢下,化工行業各類產品從2016年下半年開啟了上漲模式,漲幅和漲速均呈現驚人態勢,雖然部分化工品在2017年一季度有所調整,但調整後迎來的卻是新一輪的上漲,目前相當部分化工產品價格已創歷史新高。從目前來看環保政策將持續收緊,同時疊加冬季北方供暖限產政策實施,化工品行業將繼續呈現供需緊張的態勢,穩中有升的行情有望延續。

基礎化工子行業多,我們重點關注供給端改善,未來新增產能有限,下游需求穩定的子行業,重點關注農藥、聚氯乙烯、有機矽、聚氨酯。農藥板塊建議關注草甘膦和麥草畏兩個品種,短期看草甘膦價格看漲;麥草畏處於需求快速放量期,價格或將上漲。聚氯乙烯板塊產能收縮,增速下滑,淘汰落後產能加速,未來產能趨穩。有機矽板塊國內產能趨穩,未來大規模增產的可能性較低,產品向中高端發展,前景看好。聚氨酯板塊主要關注MDI,全球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同時50%以上的裝置因老舊,發生意外事件可能性高,或將影響供給。

------

*ST沈機(000410)下屬分公司、子公司與361家供應商簽署《債權債務豁免協定》,涉及重組債務本金4.72億元,預計形成利得1.34億元,將計入本期營業外收入。

○新股聯誠精密15日申購

------

聯誠精密(002921)發行價11.55元,申購上限2萬股,公司從事精密機械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

>蘋果3.9億美元助VCSEL擴產、行業迎爆發式增長

>北大實現首次千兆赫茲積體電路碳納米管時代或來臨

>歐比特:第一代人臉識別模組進入試用階段

>科陸電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完善

○蘋果3.9億美元助VCSEL擴產、行業迎爆發式增長

------

據外媒報導,蘋果週三宣佈,其“先進製造基金”向光器件供應商Finisar投資3.9億美元,用於擴產蘋果iPhoneX FaceID功能所需的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受此消息刺激,當日Finisar股價盤中暴漲30%。

VCSEL是基於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砷化鎵、鋁鎵砷等)製作的光電器件,應用在通信領域、消費電子3D感應、無人汽車和機器人等領域中。業內認為,目前,iPhoneX中已配備3D成像功能,三星、華為、OPPO、小米等安卓陣營也加速跟進,對VCSEL的需求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專業機構預計,2022年VCSEL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1.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可達17.3%。

光迅科技(002281)自主研發的VCSEL陣列晶片2015年投入商用以來,已開發出四款基於VCSE的收發器模組產品。

國星光電(002449)上半年已推出國內首款砷化鎵半導體材料的VCSEL紅外產品。

○北大實現首次千兆赫茲、積體電路碳納米管時代或來臨

------

據媒體報導,日前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通過對碳管材料、器件結構/工藝和電路版圖的優化,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工作在千兆赫茲頻率的碳納米管積體電路,有力推動了碳納米管電子學的發展。12月11日,該成果論文線上發表于《自然·電子學》。

積體電路晶片遵從摩爾定律,性能和集成度受到來自物理極限、功耗和製造成本的限制,需要採用新興資訊器件技術支撐未來電子學的發展。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構建亞10nm電晶體的理想材料;理論和實驗研究均表明相較矽基器件而言,其具有5-10倍的本征速度和功耗優勢,性能接近由量子測不准原理所決定的電子開關的極限,有望滿足後摩爾時代積體電路的發展需求。碳納米管應用一旦突破,擁有碳納米管技術的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拓邦股份(002139)參股的德方納米致力於納米材料製備技術開發直至產業化,碳納米管導電液及碳納米管是其主要產品之一。

西藏城投(600773)投資的陝西國能新材料公司正在推進碳納米管等相關新材料專案。

○歐比特:第一代人臉識別模組進入試用階段

------

歐比特(300053)14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第一代人臉識別模組研製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在進行試用,有關推廣工作正在組織開展。公司今年開始與子公司鉑亞資訊聯合致力於AI人臉識別模組的研發,鉑亞資訊長期從事安防領域人臉識別研究開發,尤其在大規模人像比對平臺和即時動態布控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AI人臉識別模組採用晶片端資料處理模式,能極大地提高人臉識別效率以及識別準確性,後續可廣泛運用在公安、司法、市政、安防、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項目中,提高公司在人臉識別領域的競爭優勢及市場佔有率。

此外,公司第二批衛星研製目前正在進行調試,發射工作也在穩步協調。公司表示將積極與有關方溝通,爭取如期發射。

○科陸電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完善

------

科陸電子(002121)近年來加速佈局新能源領域,在新能源車、樁、網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今年3月,公司啟動了對電池龍頭卡耐新能源的股權收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下一城。截至上半年,公司已受讓卡耐新能源原股東耐創投資1.86%和ENAX3.86%的股權,預計最終持股比例將達50.19%,目前收購事項正穩步推進。

卡耐新能源是國內三元疊片軟包電池先行者,量產電芯能量密度達220Wh/kg,功率性提升至放電15C以上,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借助於公司的融資實力和產業鏈佈局,卡耐新能源有望進一步向上下游謀求外延並購,打通原材料-電池產業鏈,並與公司原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輔相成,實現成本持續下降和業績快速增長。

東方雨虹(002271)擬投資15億元在荊門市投建環保防水材料生產項目、DAW塗料生產項目、無紡布生產項目、特種砂漿生產項目及東方雨虹南方總部基地專案。

康斯特(300445)實控人擬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150萬股,增持價格不高於26元/股。

東華科技(002140)簽訂10.84億元EPC總承包合同,建設工期約為26個月,公司2016年營收為15.77億元。

宏潤建設(002062)中標4.85億元重大工程,公司2016年營收為37.40億元。

天域生態(603717)預中標景觀工程PPP專案,預計總投資5.51億元。

>本月已有53家公司高管出手增持

------

統計顯示,本月月初至今高管淨增持股53只,淨減持股52只,累計套現額5.49億元。事實上,上個月高管增持已出現高潮,全月96檔股票被高管淨增持,遠遠高於下半年其他各月水準。高管增減持綜合來看,下半年各月高管平均套現額16億元,低於上半年各月23億元的均值。

板塊分佈顯示,本月53只高管淨增持股中,中小板包含23只,占比超過四成;創業板與深滬主機板分別有12只、18只。增持金額榜單中,9檔股票高管動用資金超千萬元,其中,易聯眾、民德電子、邁克生物等耗資達2000萬元以上。

>市場延續震盪資金買入江豐電子

------

週四,滬指表現低迷,繼續在平臺上震盪整理。創業板表現得相對弱勢。截至收盤,兩市共計成交3580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219億元;主力合計淨流出161億元。滬指跌0.32%報3292點,深成指跌0.30%報11110點,創業板指跌0.65%報1794點。盤面上,供氣供熱、化纖、商業連鎖等板塊漲幅居前,保險、證券、旅遊等板塊跌幅居前。

龍虎榜上,營業部資金淨買入前三的是南華生物、江豐電子、西部建設,金額分別達0.95億元、0.62億元、0.53億元。半導體晶片概念反復強勢,江豐電子有望繼續上沖。

中百集團、天虹股份:行業熱點事件頻發

近期零售熱點頻發,電商巨頭頻頻發力超市業態。具體事項上:1、阿裡:11月20日阿裡宣佈以224億港元收購高鑫零售36%股份,後不久又提出以6.5港元/股價格現金要約收購其全部發行股份,交易完成後將在推進店鋪數位化的同時提供新零售解決方案;2、12月8日多家媒體報導有投資方入股永輝或將介入超級物種,助力其實現快速擴張和技術改造。3、此前阿裡整合實體零售全部聚焦超市業態,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等。實體超市的管道、供應鏈價值凸顯。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對當前互聯網資本進一步加快對實體零售的整合,我們有4點思考:1、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單純線上模式無法滿足新消費群體對消費品質和體驗的多元追求,觸角延伸到線下,通過金融杠杆方式加快整合線下資源是雙線打通最高效的方式;2、幾次收購切入點以超市賣場為主,一方面超市業態流量價值和場景支付價值較高,超市供應鏈價值與線上實現有效協同;3、從品類看,電商對快消品的滲透率較低僅為4%,難以盈利是關鍵,快消品單價低,純線上物流成本過高,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物流成本的快速下降;4、互聯網大資料的運營對實體超市業態進行選品提供重要參考,C2B模式拓展市場。

國新能源、佛燃股份、貴州燃氣:“氣荒”影響或持續至採暖季結束

本輪“氣荒”首先源於北方地區煤改氣疊加採暖季到來,導致天然氣需求超出市場預期,預計供需緊張的局面將持續到明年春季採暖季結束。

據方正證券測算,2017年天然氣供氣缺口約70億方。供給端增量:1、1-10月份我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1.4%,預計全年產量增加約140億方。2、1-10月進口LNG量同比增長47.9%,預計全年進口LNG增量將達到180億方。3、陸上進口管道氣1-10月增速5.9%,預計全年進口陸上管道氣增量約20億方。綜上,我國2017年天然氣供給總增量約340億方。

需求端增量:1、隨著經濟回暖與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天然氣需求自然增長約8%,增量約170億方。2、居民煤改氣今年預計總共完成300萬戶,增加燃氣需求約30億方。3、工商業燃煤小鍋爐全國預計完成改造5萬蒸噸,每噸蒸汽需要約80方天然氣,假設利用小時4000,則小鍋爐煤改氣增加燃氣需求約160億方。4、燃氣電廠2017年預計新增投產1000萬千瓦左右,按照每年2000利用小時計算,燃氣電廠新增燃氣需求約50億方。綜上,今年天然氣需求增長合計約410億方。而總供給增量約340億方,供氣缺口大約70億方。

川恒股份、潤禾材料等7股:部分化工產品價格已創歷史新高

華安證券指出:近二年來在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高壓下,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顯著下滑,企業數量減少,產能收縮,同時疊加環保督查造成企業裝置開工率下滑,供給減少。在供需結構持續緊張的態勢下,化工行業各類產品從2016年下半年開啟了上漲模式,漲幅和漲速均呈現驚人態勢,雖然部分化工品在2017年一季度有所調整,但調整後迎來的卻是新一輪的上漲,目前相當部分化工產品價格已創歷史新高。從目前來看環保政策將持續收緊,同時疊加冬季北方供暖限產政策實施,化工品行業將繼續呈現供需緊張的態勢,穩中有升的行情有望延續。

基礎化工子行業多,我們重點關注供給端改善,未來新增產能有限,下游需求穩定的子行業,重點關注農藥、聚氯乙烯、有機矽、聚氨酯。農藥板塊建議關注草甘膦和麥草畏兩個品種,短期看草甘膦價格看漲;麥草畏處於需求快速放量期,價格或將上漲。聚氯乙烯板塊產能收縮,增速下滑,淘汰落後產能加速,未來產能趨穩。有機矽板塊國內產能趨穩,未來大規模增產的可能性較低,產品向中高端發展,前景看好。聚氨酯板塊主要關注MDI,全球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同時50%以上的裝置因老舊,發生意外事件可能性高,或將影響供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