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咖啡文化|美國人,他們創造了即溶咖啡,卻自己從來不喝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精品咖啡, 微信號:

(長按複製)

qianjiecoffee

全世界幾乎有一半的人在飲用即溶咖啡, 究竟是誰喝了這些即溶咖啡呢?

他們有2個共同點:

1、業餘應用咖啡的人。 2、沒有飲用咖啡傳統的地區的人群。

印度和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澳洲都是即溶咖啡最大的市場, 也是增速最高的市場。 歐洲30%的人也同樣喜歡即溶咖啡。

唯一例外的是美國人, 他們創造了即溶咖啡缺自己從來不喝。

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 咖啡不僅是每天飲食的必需, 而且還是美國文化的精髓,

就如同英國人和中國人的茶, 德國人的啤酒, 法國人的葡萄酒。 超過一半的美國成年人每天喝咖啡。 每年美國人花費在喝咖啡上將近180億美元, 所以咖啡是僅次於石油的世界最有價值的商品。 如今美國人均每年咖啡消耗量近10磅, 雖然不如歐洲的芬蘭等國家, 但其總量卻雄踞世界之首。 事實上, 美國一直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咖啡消費大國

美國人對即溶咖啡是完全不感興趣的, 甚至可以說及其厭惡。 一般而言, 美國生活比較忙碌緊張, 不像歐洲、中東一帶的人民那樣能以悠閒心情享受生活, 表現在喝咖啡上頭, 經常就是一大壺電熱過濾式咖啡(Drip Coffee Marker), 從早到晚, 由於水加得多, 咖啡少(一杯10公克的咖啡量對200cc的水), 滋味特別淡薄,

因此也多有人批評美式咖啡實在難喝。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 雀巢的即溶咖啡就是你人生的第一杯咖啡。

實際上, 雀巢並非即溶咖啡的創造者, 早在1890年, 紐西蘭人David Strang發明了即溶咖啡並登記專利, 1901年由一位在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學家Kato Satori做了改良。 此後, 一位與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同名的美國人發明了大規模生產即溶咖啡的技術, 並在1910年將其推向市場。

為了應對咖啡豆過剩問題, 巴西政府與雀巢公司在1938年發展出了更先進的噴霧乾燥法用於即溶咖啡製造。 具體做法是用熱的蒸汽使咖啡豆中的水分蒸發, 留下乾燥的咖啡提取物。 即溶咖啡能夠很快的溶化在熱水中, 而且在儲運過程中佔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

更耐儲存, 因此在大眾市場廣受歡迎。

但是由於在工業化的生產中, 往往會使用較為劣質的咖啡豆, 而且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留有其他的有害殘留物, 因此在很多情況下並不為傳統咖啡業所認可。

即溶咖啡的原料主要採用羅布斯塔豆, 這個品種的咖啡豆咖啡因含量更高, 導致其抗蟲性強, 產量更大, 同時也意味著價值更低。 並且, 只有病變、破碎、畸形的被淘汰的豆子才用來生產即溶咖啡。

另外, 在生產過程中, 這些咖啡豆的烘培程度往往不夠, 停留在較為初級的階段, 無法完全把香味發揮出來。 後期在高溫蒸汽萃取的過程中, 咖啡中的香味物質大多又被消失殆盡, 多數廠商在萃取、濃縮或乾燥過程中加入香精以彌補散失的香氣。

你可以理解成, 即溶咖啡約等於人工提取的苦味香料, 天然咖啡豆的營養基本都被破壞了, 也沒有自然的香氣和香醇的口感。

查看雀巢的咖啡伴侶配料表可發現, 其主要成分是氫化植物油、玉米糖漿、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 作用是增加食物中的奶味, 代替純乳製品從而降低成本。

氫化植物油的本意是減少植物油的不飽和度, 使其能夠保持固形利於生產加工, 但因為生產中需要高溫高壓的條件, 導致沒有氫化的植物油有很大一部分由天然的順式結構轉為反式結構而變成了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非常恐怖, 主要有以下幾點:

對生長發育的抑制作用, 易使胎兒和兒童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誘發心血管疾病, 它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易造成脂肪的堆積, 導致肥胖。

它會誘導原癌基因的表達, 導致癌症的發生。

這其中, 尤其對心血管的危害非常大, 攝入反式脂肪酸的人群患冠心病等心臟疾病或者肥胖的幾率要大大超出普通人群。

值得質疑的是, 這些危害恰好與咖啡研究者多年來的研究結論相悖, 研究者發現, 咖啡儘管不是萬能, 但至少在降低直腸癌患病風險、護肝減肥等多個方面有優異表現, 如果這些研究人員沒有說謊的話, 即溶咖啡恰恰起到了完全相反的破壞作用。

也有一些商家精明地避開“反式脂肪酸”而用其他成分標明, 不過, 但凡配料表中出現如:氫化植物油(包括氫化棕櫚油等)、精煉植物油(包括精煉棕櫚油等)、起酥油、精煉起酥油、代可哥脂、植物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等字樣的都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無疑。

來自馬來西亞的白咖啡,實際上,也與即溶同類。其代表品牌有“舊街場”、“益昌老街”、“怡保”等。另外越南“G7咖啡”,在淘寶上的銷量也非常可觀。

據馬來西亞怡保市居民的傳說,19世紀,一位來自中國吳姓的錫礦工研製出這款咖啡。用少量的植物黃油和糖煎炒出的咖啡豆比其他方法煎炒出的顏色淺一些,因此被稱作白咖啡。

為什麼要用植物油和糖炒咖啡豆?主要是因為東南亞地區傳統種植的咖啡豆為 Robusta種,與Arabica種相比,苦味和酸澀味更重,咖啡因含量要高出一倍,直接飲用口感不佳,長期以來都是作為與Arabica的拼配豆存在,價格也比較低。為了改良口感,才想到用低廉的人造黃油和糖來炒制。

使用人造黃油高溫反覆炒制,其實際效果與氫化植物油無異,再加上糖,可以說白咖啡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原始工藝的“三合一咖啡”。

實際上,如果你想隨時隨地喝上一杯咖啡,掛耳包可以滿足你的基本需求,至少,它是一杯不加任何添加劑的真咖啡。

編輯:kaweh.net

原文地址:http://www.kaweh.net/why-you-should-not-drink-instant-coffee.html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來自馬來西亞的白咖啡,實際上,也與即溶同類。其代表品牌有“舊街場”、“益昌老街”、“怡保”等。另外越南“G7咖啡”,在淘寶上的銷量也非常可觀。

據馬來西亞怡保市居民的傳說,19世紀,一位來自中國吳姓的錫礦工研製出這款咖啡。用少量的植物黃油和糖煎炒出的咖啡豆比其他方法煎炒出的顏色淺一些,因此被稱作白咖啡。

為什麼要用植物油和糖炒咖啡豆?主要是因為東南亞地區傳統種植的咖啡豆為 Robusta種,與Arabica種相比,苦味和酸澀味更重,咖啡因含量要高出一倍,直接飲用口感不佳,長期以來都是作為與Arabica的拼配豆存在,價格也比較低。為了改良口感,才想到用低廉的人造黃油和糖來炒制。

使用人造黃油高溫反覆炒制,其實際效果與氫化植物油無異,再加上糖,可以說白咖啡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原始工藝的“三合一咖啡”。

實際上,如果你想隨時隨地喝上一杯咖啡,掛耳包可以滿足你的基本需求,至少,它是一杯不加任何添加劑的真咖啡。

編輯:kaweh.net

原文地址:http://www.kaweh.net/why-you-should-not-drink-instant-coffee.html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