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三體》程心的選擇,高曉松評價:"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投稿|全學長

本人是《三體》迷, 前段時間這本書被高曉松在個人脫口秀節目《曉說》中提及, 並給予高度評價。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是:"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猶記得第一次讀三體, 是在14年下半年, 我高三上學期。 期間又重讀過幾次, 每次都有新東西。 時隔差不多三年了, 我經歷了不少事, 對世界, 對自己算是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於此, 我想寫寫我對本書級書中人物的一些理解, 也算是我對自己的一個歸納。

自三體爆紅以後, 網上有不乏有深度的解讀, 有對“葉文潔”這個人類叛徒的討論, 也有對“黑暗森林”理論的質疑,

還有拿“三體文明”和我們人類的對比......而其中一個頗有爭議的虛構角色——聖母程心, 也自然成為大家評論的焦點之一。 今天, 我就說說我對程心的看法。

對於人性, 不能抱有一絲僥倖!

《三體》這本書很偉大, 除了建立了波瀾而又宏大的宇宙世界外, 它更多的, 是對人類, 對人性的思考。 可以這麼說, 正是它的“大”映襯了人性的“小”, 而這小小的“人性”才是本書的精妙之處。 這才使這本書有了靈魂。

高曉松在評講《三體》時, 對其中描述人性的部分的評價就是:失望。 拙下也是這麼認為的。 小小的我年齡不大, 見過的世面也小, 但窺一角而得全貌, 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黑暗的, 人的本性也是惡的。 這話可能不太準確, 應該是:世界本是殘酷而無奈的,

萬物都是趨利的。 記得第一次懂得什麼是趨利性, 那是在初中一年級, 生物課上做實驗, 顯微鏡下觀察草履蟲。 實驗中在載玻片一側培養液的邊緣放一粒食鹽, 食鹽對於草履蟲來說是不利的刺激, 所以在有鹽粒一側的草履蟲要逃離, 遊到沒有鹽粒的培養液滴中。 後來, 我學生物, 讀歷史, 看時政, 發現“趨利避害, 適應環境”這一能力, 是從古至今, 任何生物包括人, 都有的。 用別人的一句話總結就是:“大人的世界不分對錯, 只分利弊。 ”在關鍵性的利害關係中, 什麼道德標準, 是非對錯, 都變得十分蒼白。 善惡之分, 黑白之辨, 那都是吃得飽飯才能做的事。 《三體》中的“宇宙社會學三定理”的第一條:“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仔細想想, 生存也是任何生命的第一需要。 它就是我上述所指的“關鍵性的利害關係”。 于此, 我想起了余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莫言的《豐乳肥臀》、《蛙》......這些書中, 無不體現了, 在極度的物質貧乏年代裡, 生存也變得那麼難得, 而仁義道德, 是非對錯, 愛憎情仇......顯得多麼羸弱而可笑。 這不是人性, 這是獸性, 這是所有生物都有的特性。 我所理解的人性, 本質上是矛盾的, 是虛偽的。 它是使我們能夠和諧共處的核心因素, 同時, 它又為我們的趨利性找了個心安理得的掩飾藉口。 “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 失去一切!”人在這種獸性, 也就是我上面說的趨利性的引導下, 為了爭奪生存資源, 無所不用其極。
從古至今, 國內國外幾乎所有爭端無不是以利益為出發點。 但是, 當人們在滿足生存需求以後, 卻對這一事實感到厭惡, 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 善良的人拿火腿腸喂流浪狗, 喂到心碎流淚, 而完全不用去顧慮豬的感受!食素者自詡善良, 但是忽略了植物也有生命!

話題扯回來, 說一下本文的核心————程心同學。 在我眼中, 她代表了所有人類, 她的選擇, 是人類共同的選擇。 在書中, 她被描述成一個聖母般的存在。 她熱愛這個世界, 熱愛這個文明。 為此, 她哪怕犧牲也在所不辭。 她擁有最光輝的人性, 人類最美好的品德。 但是, 卻數次做出了壞的選擇。

題外話, 我想講個歷史事件, 叫“考文垂事件”。 百度百科上是這樣介紹的:“考文垂事件是二戰中較為有爭議的事件,

為了整體利益殘忍的犧牲局部利益是否有違人性和道德尚具爭議。 ”大致的情況時這樣的: 由阿蘭·圖靈(這位是程式師的祖師爺)領導的團隊破解了德國的密碼系統, 得知德國將實行 “月光奏鳴曲計畫”對考文垂進行毀滅式轟炸。 英國為了不讓自己的破解系統暴露於德國之前, 故而沒有對城內居民做出警告, 也沒有採取非常規防禦措施, 最終被夷為平地。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集結號》中, 大部隊為了能夠安全撤離, 放棄了穀子地和他的兄弟們。 這種近乎殘忍的選擇, 是有著爭議的。 不過在我看來, 爭議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任誰來選, 都會做出棄車保帥的決定。 這個決定對於那些被捨棄的人們, 是殘忍的,不講道德的。但是,不能否認這個選擇的正確性。

回顧一下《三體》中,有著人性光輝的聖母程心做了哪些錯誤決定。一、出於為整個人類的利益考慮,讓一心愛她的雲天明被製成人腦探測器,飛向無垠的宇宙。程心不知情,那個匿名送了她一顆星星的人,那個即使生命即將結束,心心念念的仍是她的人,就是被自己殘忍地推向無盡深淵的雲天明。當雲天明被送出時,程心知道,那個全世界最愛她的人,離開了。二、身為執劍人,當地球受到三體文明攻擊時,她不忍心親手毀滅兩個文明。她沒有作為。三、當維德的曲率飛船被政府禁止時,她不願見戰爭的爆發,結束了地球文明最後的希望。......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她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充滿了人性的善念。她的人性,完全壓制了獸性。這是全部人類的選擇,人類希望看到這個結果。所以無論現實還是書中,人們對程心的批評和唾駡,也是對自己的批評和唾駡。人類不想選擇那個能在關鍵時刻按下按鈕毀滅兩個文明的羅輯,也不相信那個違反人類準則,不惜與人類開戰的維德。而這兩次,都是人類自以為是地認為“明天是安全的,生存是唾手可得的”以後,才做出的選擇。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人性的虛偽。在奮戰結束,滿足生存需求以後,對過去的廝殺手段嫌棄之至。

不擇手段!這是個貶義詞嗎?我覺得它是個中性詞。因為在殘酷的現實中,判定一個事情性質的標準,往往是結果。出發點和過程方法都經常被結果掩蓋,就算有爭議,也改不了既定事實。

我的這些思考對現實有什麼意義?我認為,性本惡。人與人之間互不相欠。狼對羊的殺戮也是天經地義。因此,別人的善意示異常難得又可貴的。它是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年,做了幾千年的努力所產生的結果。對此,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是,仍不能忽略了世界殘酷而又黑暗的本質。

是殘忍的,不講道德的。但是,不能否認這個選擇的正確性。

回顧一下《三體》中,有著人性光輝的聖母程心做了哪些錯誤決定。一、出於為整個人類的利益考慮,讓一心愛她的雲天明被製成人腦探測器,飛向無垠的宇宙。程心不知情,那個匿名送了她一顆星星的人,那個即使生命即將結束,心心念念的仍是她的人,就是被自己殘忍地推向無盡深淵的雲天明。當雲天明被送出時,程心知道,那個全世界最愛她的人,離開了。二、身為執劍人,當地球受到三體文明攻擊時,她不忍心親手毀滅兩個文明。她沒有作為。三、當維德的曲率飛船被政府禁止時,她不願見戰爭的爆發,結束了地球文明最後的希望。......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她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充滿了人性的善念。她的人性,完全壓制了獸性。這是全部人類的選擇,人類希望看到這個結果。所以無論現實還是書中,人們對程心的批評和唾駡,也是對自己的批評和唾駡。人類不想選擇那個能在關鍵時刻按下按鈕毀滅兩個文明的羅輯,也不相信那個違反人類準則,不惜與人類開戰的維德。而這兩次,都是人類自以為是地認為“明天是安全的,生存是唾手可得的”以後,才做出的選擇。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人性的虛偽。在奮戰結束,滿足生存需求以後,對過去的廝殺手段嫌棄之至。

不擇手段!這是個貶義詞嗎?我覺得它是個中性詞。因為在殘酷的現實中,判定一個事情性質的標準,往往是結果。出發點和過程方法都經常被結果掩蓋,就算有爭議,也改不了既定事實。

我的這些思考對現實有什麼意義?我認為,性本惡。人與人之間互不相欠。狼對羊的殺戮也是天經地義。因此,別人的善意示異常難得又可貴的。它是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年,做了幾千年的努力所產生的結果。對此,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是,仍不能忽略了世界殘酷而又黑暗的本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