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今天不談電影,我們談談歷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都感到悲痛的日子:

南京大屠殺80周年

對於80年前的那場慘無人道的屠殺, 維琪百科是這樣記錄的: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大日本帝國侵華戰爭全面升級的初期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後實施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

為什麼要添加上這段解釋, 難道有人會不知道這個事件嗎?

事實上,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通過不同管道接觸過這個詞, 如教科書上的記錄、前輩的講述、史料照片、紀錄片等。

大家看著各種觸目驚心的畫面:

南京下關碼頭屍體堆積如山

以及令人氣到發抖的資料: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6周時間, 30多萬同胞遇害,

以秒來計算, 12秒鐘一個生命被剝奪。

1937年12月

侵華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

致使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

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

從1937年到2017年,

南京大屠殺這場人類浩劫過去了80年。

(資料來自網路)

然後, 轉發者們在今天紛紛寫下了R.I.P.悼念那些在這次屠殺中死掉的平民。

然而, 不遺忘只是基本, 學會反思才是重點。

因為南京大屠殺並不僅僅是一場災難, 更是中國人一次巨大的恥辱。

在陸川的電影[南京!南京!]有一個場景令人記憶猶新:

一個日軍小分隊, 只有5個人, 小心翼翼地挪在街道上, 當他們發現教堂有動靜時,

更加小心地向前挪去。 當教堂沉重的大門打開的刹那, 他們震驚了, 眼前是成群的婦孺和兒童, 人群出奇的靜。 日本軍人也很害怕, 試探性往前挪。 沒想到他們一挪, 後面的人就一退。 漸漸地開始有人舉起手投降, 投降的人越來越多, 連小朋友也學著大人一樣把雙手舉過了頭頂。 就這樣, 五個日本人控制了一屋子的中國人。

五個日本士兵以及一群投降了的中國人

最後小女孩也舉起了手, 模仿是孩子的本能。

諷刺的是:這是一件真事。

當年日本報紙關於此事報導

除了外敵當前國人所展現出的怯懦, 國難當前各自心懷鬼胎也是很多中國人骨子中的自私性格的體現:

姜文的電影[鬼子來了]取材自大陸作家尤鳳偉的小說《生存》,

但大部分劇情是姜文與幾位編輯聽當地老人講述的故事進行改編的。

鬼子來之前:片中中國人的角色, 每個人都打著屬於自己的小算盤, 個個心懷鬼胎, 卻沒有一個願意負責任。

八嬸講大話前還不忘關窗戶, 真需要她的時候, 一袋白麵也不想出

鬼子來了之後, 村莊被佔領了。 村民們失去了行動自由。 然而, 沒過多久, 中國人“能忍”的奴性就發揮了作用:

大家都習慣了這種被日軍統治的生活。 孩子們在村頭等著日本兵的糖果, 馬大三和魚兒在炕頭男歡女愛, 二脖子點頭哈腰享受著良民的優厚待遇......一切都很平靜。 甚至連日本人多拿了本來就是屬於村名四袋糧食“補償”大家, 大家都開心得手舞足蹈軍民其樂融融。

所以當日本兵忽然變臉, 拿起武器大開殺戒的時候, 現場沒有一個村民想到要去反抗。

這麼多年過去了, 我們終於迎來了和平。 但和平之下與現實之下的自私, 依舊在這個魔性的國度蔓延著:

2011年10月13日, 廣東省佛山市2歲小女孩小悅悅(本名王悅)在陰雨天黑夜獨自跑出家門百米外後, 相繼被兩車碾壓, 7分鐘內, 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 漠然而去。 惟第19名路人陳賢妹(生於1953年, 佛山本地人, 職業是清潔工)救起王悅, 送往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急救。 第二天兩位肇事司機中的第一位自首。 2011年10月21日淩晨零時三十二分, 小悅悅在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宣告搶救無效離世。

2010年, 瀋陽一女子欲跳樓自殺, 千人冷漠圍觀, 欲跳樓女子在鐵架上高呼,圍觀者喊“快跳啊”。

圍觀者搬馬紮來看跳樓。 到了午飯時間, 一位男子為了看熱鬧, 竟回家拿了餅乾和礦泉水後又匆匆趕回。 一位50多歲的女子說:“挨點餓吧, 我害怕一回去她跳下來看不到, 不就白等了。 ”有圍觀者用望遠鏡看跳樓, 現場居然還有人賣望遠鏡:“兄弟, 想看上面不?買個望遠鏡吧。 ”

而這個橋段, 也被電影[老炮]收錄在內。 猶記得馮小剛所飾演的六爺氣得跟這群看戲的群眾大喊:

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都TM盼著他跳下來?什麼人啊?跳下來砸死你王八蛋!

而這幾天正在審理的江歌案, 劉鑫也終於站出來承認她關上了那扇門。 將收留了自己的好友江歌和惡魔一起關在的門外。 在那一刻, 劉鑫是自私的, 是怯懦的。 換成其他人,或許也有很多人會因為害怕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是,過後,這樣選擇的我們是否能夠更勇敢點正視自己的懦弱還朋友一個公道呢?

今年已經是南京大屠殺之後的第80個年頭。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倖存者也越來越少:

1987年首次統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登記在冊的倖存者1756人

1997年,1200人。

2006年,400餘人。

2010年,200餘人。

2017年,98人。

而在這剩下的98位老人中,願意站出來的則更是少之又少。我們能理解,對於這些受害者來說,他們更希望平靜地度過往後的日子。然而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縱容。

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改變了西方社會看待二戰中國戰場的視角。她這樣寫道,“南京大屠殺之所以沒有像納粹屠殺猶太人或廣島原子彈那樣深入世界人民的意識之中,是因為受害者自己保持沉默。”

相比之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我能說],就講述了這樣一位勇敢的羅玉芬奶奶。一開始她也隱藏著慰安婦的身份度過了很多年,但最終在韓國組織發起的維權運動中,她終於鼓起解開傷疤的勇氣,直面本就不是自己的錯的罪行,將日本當年犯下的種種罪行,通過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最終以39票贊成,反對2票的通過了美國下議院外交委會員對“慰安婦”謝罪決議案事件,這也是國際社會第一次公開承認日本“慰安婦”問題。

堅強勇敢的羅玉芬奶奶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的恥辱,這恥辱到底是什麼?

小E很同意百度回答裡的這一句答案:

在自己的領土上被任人宰割,還沒有還手之力。

國恥不僅僅是別人欺辱我們的恥,也是我們自己狹隘的恥。雖然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完美的民族,但也請我們一起化恥辱為力量吧,雖然我們已經遠離的,但我們的每一代人都不該不能忘記令人心痛的歷史。

換成其他人,或許也有很多人會因為害怕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是,過後,這樣選擇的我們是否能夠更勇敢點正視自己的懦弱還朋友一個公道呢?

今年已經是南京大屠殺之後的第80個年頭。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倖存者也越來越少:

1987年首次統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登記在冊的倖存者1756人

1997年,1200人。

2006年,400餘人。

2010年,200餘人。

2017年,98人。

而在這剩下的98位老人中,願意站出來的則更是少之又少。我們能理解,對於這些受害者來說,他們更希望平靜地度過往後的日子。然而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縱容。

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改變了西方社會看待二戰中國戰場的視角。她這樣寫道,“南京大屠殺之所以沒有像納粹屠殺猶太人或廣島原子彈那樣深入世界人民的意識之中,是因為受害者自己保持沉默。”

相比之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我能說],就講述了這樣一位勇敢的羅玉芬奶奶。一開始她也隱藏著慰安婦的身份度過了很多年,但最終在韓國組織發起的維權運動中,她終於鼓起解開傷疤的勇氣,直面本就不是自己的錯的罪行,將日本當年犯下的種種罪行,通過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最終以39票贊成,反對2票的通過了美國下議院外交委會員對“慰安婦”謝罪決議案事件,這也是國際社會第一次公開承認日本“慰安婦”問題。

堅強勇敢的羅玉芬奶奶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的恥辱,這恥辱到底是什麼?

小E很同意百度回答裡的這一句答案:

在自己的領土上被任人宰割,還沒有還手之力。

國恥不僅僅是別人欺辱我們的恥,也是我們自己狹隘的恥。雖然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完美的民族,但也請我們一起化恥辱為力量吧,雖然我們已經遠離的,但我們的每一代人都不該不能忘記令人心痛的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