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當皮革遇上“互聯網+”——皮料網開啟全新找皮方式

在皮革行業, 價格的起伏總是觸動著每一個皮革人的神經。 買皮的要貨比三家, 以防被忽悠, 還要兼顧效益最大化;賣皮的要知行情, 適時調整價格, 追求利潤最大化。 但通常情況下, 買皮的人大都是去皮革城等市場找, 或者托仲介幫忙, 為了找一款皮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這樣導致求購者難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皮。 各種資訊不對稱的結果就是:採購商找皮難、買皮貴, 供應商庫存壓力大、管道成本貴。 皮革這個數萬億的傳統市場, 急需走出一個能疏通這個痛點的角色來。

正是看到了這個環節裡面資訊不對等和需求匹配疏漏的痛點,

皮料網創始人黎華山想對這個交易過程進行改造, 打造一個 “皮革產業+互聯網”的B2B交易平臺, 整合皮革供應方和需求方, 成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環節的線上平臺, 提供“自營+撮合”模式的交易服務, 通過“互聯網+”改造整個皮革行業。

做B2B平臺要符合行業發展的規律

“互聯網+”是未來商業發展的趨勢, 很多行業都需要互聯網平臺, 這是整個市場的共識。 但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用B2B這種方式。 皮料網創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重要的因素影響到“互聯網+”的效應。

第一就是這個市場是否足夠大。 眾所周知, 皮革是一個數萬億的市場, 我國皮革行業涵蓋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皮革製品等主體行業,

以及皮革機械、皮革化工、皮革五金、輔料等配套行業, 上下游關聯度高(制革是基礎, 科技是靈魂, 皮革機械、皮革化工是雙翼, 制鞋、皮衣、皮件、毛皮服裝等皮革製品是拉動力), 才能形成完整的皮革產業鏈。

其次, 這個市場是否還能保持一定的增長。 我國既是皮革生產大國, 也是原料皮資源大國、出口創匯大國和皮革製品消費大國, 制革行業作為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承擔著由“制革大國”向“制革強國”邁進的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歷史任務。 全球經濟復蘇, 我國制革行業步入平穩發展新常態, 行業整體回暖呈上升狀態。

再者, 這個行業的傳統交易模式是否需經過多層經銷商, 行銷環節冗長;平臺上下游客戶是否分散, 這些客戶是否傾向市場化操作,

這些因素都會對網路的張力有很大影響。

對於皮革行業來說, 上游行業為畜牧業、皮革化工業, 中下游是傢俱、汽車座椅及內飾、皮鞋、皮革服飾、箱包皮具等皮革製造業, 上下游的交易非常符合以上的邏輯。

尊重皮革業態規律的交易模式

自營為主, 撮合為輔

事實上, 近年來國內皮革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但產能過剩, 環保問題突出, 低價競爭、配送成本高等現象普遍存在, 皮革行業面臨多重瓶頸, 提高供給品質和效率已成為現實考題。 皮料網創始人黎華山自公司成立第一天起, 就決定要把平臺用戶在不同產業環節間形成粘性, 以皮料網為中心整合上下游產業鏈, 形成新的生態圈。

皮料網整合了皮革行業上游企業及產品資源,

優化皮革產業鏈結構, 為皮革行業的上下游賦能, 減少中間的多餘流通環節, 讓產品展示、皮革代理批發、下單支付、物流跟蹤等環節全部打通,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皮革行業的運營流通成本, 而且提高了行業的運營效率, 打造以自營+撮合模式深度介入交易的供應鏈服務平臺。

從中端至下游, 即皮革加工廠到皮革皮具公司, 皮料網做的是撮合交易, 這是因為撮合做的是成品端的客戶, 特點是賬期較長且產品需求非標準化, 需要一個場景來逐步適應。 有些交易本身對時間的要求是極高的, 尤其對大宗商品而言, 價格的波動極大。 而撮合解決了交易的快速達成。

皮料網的核心在供應鏈的整合,

通過資料打通形成活資料的閉環, 來支援交易的自動化, 未來隨著平臺的聚合效應的擴大, 將會很大程度改變供應商的庫存式生產模式, 轉變為訂單式生產, 這是交易資料產生的很重要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講, 找鋼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典型案例, 其開創的"找X網"模式風靡B2B。 而皮料網就是皮革行業的“找鋼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