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溫州新商張書檔:“我要走一條新的從商路”

新一代溫州商人張書檔的昆明冠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開業一年後漸有起色。 這讓他看到了繼續壯大公司的希望。 這個25歲的新一代溫州商人, 在雲南出生, 在溫州模式中長大。 少小時, 年輕人都有離家闖一闖的衝動。 張書檔也以這樣的心態幾度離家創業。

他聽父親講過, 舊時溫州人做生意都會“能賺10塊錢, 就賺4塊錢, 其他留給別人賺。 這樣賺錢的機會就越來越多。 ”如今, 誰還相信先輩的教導?張書檔要“扛著”這個教導, 走一條新路, 一條沒有退路的路。

1, 家族企業

2014年, 張書檔從墨爾本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留學歸國。

從小學到留學, 父親安排好了一切。 最關鍵的一步是要進父親的家族企業上班。 可是, 張書檔拒絕了。

他在杭州開了一家網店。 當時網商生意成就了無數個的百萬富翁, “富二代”張書檔跟父親借來100萬開一家網店。

初入商海, 張書檔滿腹的抱負和熱情被差評摧毀。 一百萬資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消耗殆盡。 流言蜚語傳到了家鄉。 有親戚說, 他是敗家子。 用財富積累衡量一切的溫州來說, 這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無奈, 2015年初, 張書檔進入父親的公司做財務總監。 家族企業的桎梏給了張書檔當頭一棒。 上百人的企業竟然還在用現金發放工資……除此之外, 家族式的企業薪資結構在張書檔眼中存在很大的問題。

新官上任,

張書檔頒佈新令。 推行銀行卡發放工資, 這在公司內部引起不小的波動。 在董事會的支持下, 改革艱難推進。 張書檔得到了鼓勵, 另一項針對薪資結構的改革也開始了。

“家族式企業工資跟親疏關係掛鉤, 很多人領著工資, 實際幹的非常少。 ”張書檔主張的改革, 引起的不再是風言風語, 由來已久陳規像一面鐵牆難以撼動。 罷工、離職讓新任的財務總舉步維艱。

一個月之後, 張書檔推行的改革全線失敗, 公司改革又回到了從前。 包括已經實施的銀行卡發放工資新政, 又改回到了排隊領現金的老路。

2015年底, 張書檔辭職。 他心中將改革推行下去, 把父親的公司做成辦事效率高、規範化流程的夢境被現實擊碎。 他鎩羽而歸, 逃出家族企業。

2, 溫州 溫州

張書檔回來和離開, 像是在大海裡丟進了一顆石頭。 他南下昆明, 開始創業。 他說, 他想溫州, 只是那裡是故鄉。

張書檔小學的時候, 家境並不富裕。 為了上學他常年借住在親戚家、老師家。 這段經歷, 讓他很早學會了自律。 上小學時, 張書檔耳濡目染處都是誰做生意發了財、誰家買了豪車、誰家生意失敗。 “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 好像一切的成敗只有一個標準, 那就是錢。 越多的錢, 就有更多的尊重。 ”他呷了一口桌上的咖啡說。 有豪車的人會一夜之間失去所有, 沒豪車的人會一夜暴富, 他在盼父母來接的日子裡總在找著這些問題的答案。

溫州商人被稱為“中國猶太人”跟他們的勤奮、吃苦分不開。 第一代溫商非常能吃苦,

他們嘗到了改革開始的第一波紅利。 溫州輕工業, 製造了第二代溫商;第三代溫商涉足金融業賺得盆滿缽滿。 新一代溫商張書檔就在第三代溫商的發展中成長了起來, 不靠父母、不靠家族, 他開始尋找一條新的溫商崛起的之路。

張書檔的同學, 曾貸款買了一張80萬的保時捷, 卻加不起油。 “面子就是那麼重要嗎?做什麼生意需要保時捷撐門面?”虛偽是一劑毒藥, 讓嘗過的人痛徹心扉。 張書檔也曾經也像這位朋友一樣迷茫、膨脹過的張書檔用自己賺的第一桶金買了跑車。 如今, 開什麼車、穿什麼衣服並不重要, 對公司、生意有幫助的事情他才會做。

3, 冠檔 冠檔

冠檔像個初生的嬰兒熬過一年的生存期。 最困難的時候,

17人陸續辭職, 團隊僅剩下5人。 商海遠比25歲的張書檔想像的難。 可是如果再讓他回到家族企業, 就像他心裡的傷疤被揭起了一樣疼痛。

他有一個朋友, 曾經開了金融公司。 在公司破產後回到家族企業。 他勸張書檔, 別回來, 他過著被架空沒有管理權的日子。

“回來, 你就再走不出去了。 ”朋友的話言猶在耳, 激勵著他廢寢忘食, 像把利劍懸於頭頂。 他不敢懈怠, 昆明冠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在漸漸起飛, 絕大多數由90後組成的團隊正以他們獨有的熱情和幹勁一起往前沖。

敬請關注新一代溫商張書檔的創業故事。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