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宋高宗點贊的畫家高克明葬在四川 龍泉驛發現宋墓群

宋代三彩俑

高氏宋墓群發掘現場。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供圖

本報記者 吳曉鈴

北宋時期著名的山水畫家高克明, 其繪畫成就曾被宋高宗寫詩點贊。 他的畫作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各大博物館收藏。 這位出生在今山西新絳的畫家, 近日卻被發現離世後遷葬于成都龍泉驛區大面街道。 12月12日,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公佈大面洪河村宋墓群發掘成果:根據墓誌等記載, 顯示這裡的14座宋墓為高氏家族墓。 其中一座的墓主正是高克明。

宋代著名畫家遷葬入川

今年8月26日, 龍泉驛區城鎮化項目大面片區進行綠道改造。

在洪河村14組施工時, 意外挖出了一座兩米多深的洞穴, 並且發現兩尊高約80釐米的三彩俑掩埋其中。 “莫非下麵有古墓?”現場施工臨時停止。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會同龍泉驛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 初步判斷這裡應該有一片宋代墓葬群。 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 搶救性發掘於8月28日正式開始。

考古發掘領隊龔揚民介紹, 這是一片有序分佈於圓形臺地的墓葬, “墓室皆為南北向, 自東向西排列。 西側為單室墓, 墓主皆為女性。 北面和東側區域就規劃為雙室或三室夫妻合葬墓。 ”讓考古人員欣喜的是, 多數墓葬尚未被盜墓賊光顧過。 墓室出土了60多件墓誌、墓碣、買陰宅的地券等刻有文字的石券。

經過識別, 竟然發現這片墓葬和宋代著名畫家高克明有關。

龔揚民說, 史料記載高克明在宋仁宗時期進入畫院, 獲仁宗考試“畫壁以試其才”。 他的山水畫作, 大多實地觀察獲得素材, 經自己深思熟慮, 苦心經營而得。 這種博采諸家之美、參成一藝之精, 令他的成就在當時已得到公認。 《宋朝名畫評》將其作品列為妙品第一。 宋高宗曾寫詩雲:“(高)克明已死(許)道甯逝, 郭熙後有新成名。 ”他認為高克明之畫品第尚在著名畫家郭熙之上。 時至今日, 他的山水畫代表作《溪山雪意圖》《溪山積雪圖》等作品, 還被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

然而, 史料記載高克明為今山西新絳人, 為何離世後卻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埋葬呢?

從墓誌、買地券等文字中,

考古人員發現, 原來這片高氏家族墓, 是在南宋初年才由高克明的子孫從山西遷往四川的。 龔揚民說, 古人崇尚入土為安。 高克明後人將墓室“移民”, 也許和北宋滅亡的巨大政治變革有關。 在北宋滅亡之後, 山西被金國佔領。 為免先祖墓葬受辱, 這才不遠千里, 攜先祖遺骸南遷。

文物蘊含豐富歷史資訊

經過3個多月的發掘, 考古人員整理出隨葬器物近500件。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 可以看到置於蒸餾水中以保持濕度的大量漆器, 以及塗朱俑、三彩俑、玻璃發簪等出土文物。 高約80釐米的三彩武士俑威風凜凜, 塗朱陶俑則燒造出文官群像。 從發掘現場完整運回實驗室的M12張氏墓雙重棺的內棺被塑膠布裹得嚴嚴實實,

尤其引人注目。

龔揚民說, 張氏棺木中的隨葬器物十分豐富, 目前已經提取出了布胎漆盞、漆盒、漆梳等10多件漆器, “這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的保存完好的宋代成套漆器。 ”更讓人驚訝的是, 漆器中的白瓷化妝盒內甚至還有保存完好的化妝品。 “這為研究宋代士族女性日常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考古依據。 ”

龔揚民認為此次宋墓群的發現意義重大, “大量豐富的隨葬器物, 為我們認識南宋時期的科技、工藝水準以及審美、宗教意識提供了翔實的考古材料。 部分墓葬中隨葬了五方真文券、華蓋宮文券、天帝敕告文券等, 體現了濃厚的道教因素, 這對研究南宋時期四川地區道教及道教在喪葬習俗中的重要地位, 提供了科學依據。

龔揚民同時透露, 這片墓地的主人高氏家族, 是宋代官宦家族。 唐代安史之亂以後, 中國社會體系逐漸由貴族社會向士族社會轉變, 地方大族在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中權力漸大。 高氏家族墓地, 為研究中國唐宋時期這一社會變革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而墓地主人從北方遷至四川, 也為研究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 社會巨變趨勢下, 士族遷徙及南北文化的融合具有積極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