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些基金一夜之間收益漲了100%,但我勸你不要買

上周匯總基金業績時發現, 有好些基金一夜暴富了。

前一天還是1.01的淨值, 第二天收盤竟然高達2.15, 老夫掐指一算, 此事定有蹊蹺。

我總結了一下今年暴富的基金, 共7只, 最高的日增長率竟然達到117%。

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別人幾年的業績, 此等好基, 為何不早點分享?

其實, 這種一天漲完幾年的手筆, 跟經理人的操作能力無關, 而是發生了巨額贖回。

暴漲的原因就是贖回的時候支付了巨額贖回費。

— M O N E Y U P —

什麼是巨額贖回?

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有人贖回了一大筆錢——多大算大?

基金公司對巨額贖回的定義是:贖回量超過基金總資產的10%。

今年5月, 監管層對基金公司多了一項披露要求:凡是單個投資者比例超過基金總資產20%的, 都需要對外披露。

能進行大額贖回操作的必然是大額投資者, 一般是銀行、保險機構或者企業。

好端端的為什麼突然要贖回?

缺錢唄!

比如年中周轉、年末發獎金髮工資, 再加上今年央媽收緊水龍頭, 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年初錢荒到年末, 只能拆東牆補西牆。

有沒有可能是基金業績太差, 機構看不下去, 只好斷尾求生?也有可能, 機構也是人在操作, 追漲殺跌實屬人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屬於基金界的“拆遷戶”吧!

— M O N E Y U P —

哪些基金易被大額贖回?

前面說過了, 證監會有規定:凡是單個投資者比例超過基金總資產20%的, 都需要對外披露。

哪裡查詢?“季報”或者“持有人結構”。

金主抖一抖, 那就是大地震。

上表中的“東方惠新靈活”的機構持有人每個季度都占90%以上, 可以說是該家機構的定制基了。

相反, 如果一檔基金的持有人較分散, 比如它同時由多個機構投資者持有, 每家機構的比例都不太高, 那麼機構贖回引發的風險就比較小。

— M O N E Y U P —

小散有機會搭順風車嗎?

這種機構與機構之間的遊戲, 我們小散最好不要參與。 很可能成為炮灰。

以下這些原因會讓你被反薅羊毛。

1.甩賣資產, 影響業績

首先, 遭遇巨額贖回的基金, 必定會把投資於股市、債市的資產賣掉以兌現。

這樣不分行情亂甩賣, 對基金的運作影響很大, 當然會影響到業績。

2.淨值四捨五入帶來大損失

機構是按份額贖回的, 那麼基金公司如何計算贖回金額, 將賤賣的資產兌現給機構呢?

贖回金額=當日基金淨值*贖回份額-贖回手續費。

贖回手續費=贖回金額*手續費率

那麼

贖回金額=當日基金淨值*贖回份額/(1+贖回手續費)

能影響贖回金額的就是“當日基金淨值”。

淨值都是按照四捨五入進行估算的, 這到底是遇到了“舍”還是遇到了“入”, 那差別就很大了。

因為我們這裡說的贖回份額可不是1000或者是10000, 每多一個零就是一大筆錢。

如果基金淨值算高了, 那贖回者到手的錢就多了點, 基金剩下的持有人就虧了一點, 散戶越少, 個人損失越大;如果算少了, 那贖回者就吃虧一點, 剩下的持有人就白拿一筆。

機構大多數情況不會讓小散撿便宜的,

如果他們發現一次性贖回會吃虧, 就會分批贖回, 讓第二批贖回的資金“享受”前批留下來的巨額贖回費!

去年有檔基金叫建信鑫豐回報C(002141), 它一天之內虧了67%, 就是因為淨值估算少了一位數。 以下為實例(資料是假設的, 但劇情真實)

建信鑫豐回報C份額在1月28日的份額規模為70024萬份, 其中, 7億為機構份額, 24萬份為少數散戶持有。

1月28日對外報出的單位淨值為1.039元, 但如果保留到小數點後四位甚至後五位, 很可能在1.0387元到1.0388元之間。

但建信鑫豐C份額投資者當日的申購和贖回都按照1.039元結算。

如果機構持有的7億份C份額全部在1月28日贖回, 機構將獲得7.273億元資金(按照小數點後四位淨值計算, 其實應該為7.2714億元左右), 因為單位淨值尾差而使機構多獲得約16萬元贖回資金,

這正是剩下的投資者所虧損的。

由於剩下的散戶規模微乎其微, 導致單位淨值出現異乎尋常的暴跌。

說到這裡我再一次感受到, 有錢人為什麼更有錢, 漲0.0001就獲利16萬。

還好, 後來這事兒被媒體曝光了, 基金公司自掏腰包平息此事。 萬分位小數點帶來的烏龍。

這是虧得多了才被曝光, 那些虧得少的, 小散承擔的損失就沒人幫忙討回公道了。

3.機構贖回跑了, 小散幫忙付管理費

管理費這些我平時不放在眼裡的小錢, 在“巨額”這兩個字的籠罩下, 終於引起我的重視了。

基金的管理費(託管費)是按前一日基金資產淨值的 a%的年費率計提。

注意了, “前一日”還沒有發生巨額贖回, 今天有人帶著99億“跑路”了, 剩下的1億持有人就要支付“前一日”100億規模相應的管理費。

這筆費用會計提到基金淨值裡,基金淨值就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大跌!

小散對小散的悄悄話

掉餡兒餅的事咱少參和。

關注季報,單一機構持股比例超過50%的基金謹慎投資。當然了,如果它確實是好基,被多家機構投資也很正常,特別是高風險類基金,可通過基金的過往業績來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另外,這類易發生巨額贖回的基金規模通常不大,巨額贖回後基金規模更小。

如果基金資產連續2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或持有人不足200個,很可能有清盤的風險,要參與此類基金就要有承受風險的心理準備哦。

剩下的1億持有人就要支付“前一日”100億規模相應的管理費。

這筆費用會計提到基金淨值裡,基金淨值就會出現莫名其妙的大跌!

小散對小散的悄悄話

掉餡兒餅的事咱少參和。

關注季報,單一機構持股比例超過50%的基金謹慎投資。當然了,如果它確實是好基,被多家機構投資也很正常,特別是高風險類基金,可通過基金的過往業績來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另外,這類易發生巨額贖回的基金規模通常不大,巨額贖回後基金規模更小。

如果基金資產連續2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或持有人不足200個,很可能有清盤的風險,要參與此類基金就要有承受風險的心理準備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