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焦瑾璞:從普惠歲月到黃金年代

上海外灘, 2017年10月30日, 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15周年的慶典上, 理事長焦瑾璞發言:“歲月熔金, 砥礪十五載, 起航新時代。 ”而僅僅幾天前, 在北京召開的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 焦瑾璞“建設中國普惠金融體系, 提供全民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機會和途徑”的發言還餘音繞梁。

為什麼黃金交易所的理事長在關心為窮人服務的普惠金融?為什麼反差如此之大的兩個金融市場, 會在一個人的身上發生交集?焦瑾璞從普惠歲月到黃金年代的故事, 精彩幾何?

筆者尋找答案, 看焦瑾璞的新浪博客可以發現不少線索:比如,他的博客名曾叫“老焦”,

自我介紹很親切:“五道口教師, 業餘做點貨幣政策、金融改革、普惠金融等經濟金融方面研究, 兼著一個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秘書長的差事。 ”

聽焦瑾璞的課, 更能身臨其境瞭解到他的經歷:比如, 2002年之前, 他是“穿著皮鞋”, 在人民銀行主攻銀行業、貨幣政策研究的年輕學者。 2002年之後, 由於新工作安排, 使他開始關注過去傳統金融體系所忽略的農村地區、基層小微企業, “脫掉皮鞋”開始進行基層調研、推動行業政策法規的出臺, 直至建立行業平臺, 有力促進並規範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老焦的故事, 就從“脫掉皮鞋搞小貸”講起。

1、脫掉皮鞋搞小貸

2006年6月的一天, 亞洲開發銀行邀請焦瑾璞到孟加拉考察,

並與“窮人的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交流。 尤努斯創建的“格萊瑉鄉村銀行”模式, 是國際上公認的最成功的信貸扶貧模式之一。

在和尤努斯交流的晚宴上, 焦瑾璞好奇地問道:“作為一個世界名人和一位名聲顯赫的教授, 還曾在美國受到美式教育並取得博士學位, 但我注意到您今天卻是穿著拖鞋來赴宴的?”

“我發現今天來的官員都是穿皮鞋, 而我是做小額信貸的, 做小額信貸是與老百姓打交道的, 在孟加拉鄉下老百姓很窮, 很多人是赤腳的, 我很大部分時間是走村串戶, 所以我穿拖鞋來。 做好小額信貸, 不能與正規金融的程式一樣, 就像不能穿皮鞋到稻田去一樣, 一定要穿拖鞋。 我是反傳統的, 小額信貸也是反正規金融傳統的。

”尤努斯詼諧地回應道。

這次短暫的孟加拉之旅給焦瑾璞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此後, 尤努斯榮獲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 同年10月, 在焦瑾璞的積極協調下, 尤努斯首次到訪中國, 國內掀起了一場“尤努斯熱”, 一時間, 圍繞小額信貸的各種討論不絕於耳。

“應辯證地、歷史地去看待小額信貸, 既不能左, 也不能右, 中國小額信貸的發展, 實踐和事實會證明一切。 ”焦瑾璞在當時的博文《必須要說兩句話》中指出。

此後, 在經過對中國國情充分研究論證後, 以及吸收借鑒包括孟加拉模式在內的國際先進小額信貸經驗基礎上, 2008年5月, 焦瑾璞參與起草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指導意見》以銀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文形式發佈。

“回首往事,

有一句話最能表達我的小微金融歲月, 就是‘往事並不如煙’。 自己過去相當時間一直在為小微金融產生、成長和發展而鼓與呼, 為它取得的成績而驕傲, 為它遇到的挫折而苦惱。 ”焦瑾璞的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一日不讀書, 胸臆無佳想。 ”這個來自開封洧川鎮的中原子弟, 在鄭州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後, 即進入中國人民銀行人事司工作。 而愛好研究問題的他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繼續深造, 其後在廈門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在即將拿到碩士學歷的前一年, 因其出色的研究寫作水準, 焦瑾璞被調至人民銀行總行政策研究室。

“那時的工作主要是負責給領導寫文章。 ”焦瑾璞說。 期間, 他經歷了銀行業改革、匯率並軌等重要的金融改革事件,

這也為他今後數年中參與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文件和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提供了基礎和機會。

1997年, 焦瑾璞第一次參與了當年金融工作會議的文件起草。 次年, 他進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攻讀博士學位。 三年間, 焦瑾璞主筆、參與了6個金融課題的研究, 內容涉及利率市場化、融資問題、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方案和貨幣市場等方面。

從1997年到2007年, 焦瑾璞參與了前三次金融工作會議的文件起草。 2003年, 因工作需要和組織安排, 時年37歲的焦瑾璞參與中央1號檔有關內容的起草, 由此他也開始了一段延續至今的普惠金融歲月。

提及與小額貸款的結緣往事, 焦瑾璞回憶道:“從2004年到2008年, 中央連續五年的1號文件中有關農村金融的內容均從不同的角度提到了小額信貸。”

2004年5月,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的易綱主持專題會議,研究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探討和培育小額信貸發展的有關問題。會議決定成立小額信貸專題組,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吳曉靈任組長,時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的焦瑾璞任副組長。

當時確立的試點步驟是,小額貸款公司先試點,取得經驗後在全國推廣。而入選的試點區域共有山西、內蒙、貴州等五個省(區)的五個縣。“在我們的心目中,既然是試點,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所以對於小額信貸的前景,大家當時還不能準確地判斷。”此時,焦瑾璞等人所面臨的一個最主要問題便是如何為小額貸款公司制定相關政策與法規,這在當時無經驗可參考。

於是,焦瑾璞一方面穿梭於田間地頭調研,另一方面積極與具有國際經驗的專家交流,這也就有了上述與尤努斯對話“脫掉皮鞋搞小貸”的故事。尤努斯訪華交流的順利成行,背後離不開焦瑾璞的各種溝通協調。並且尤努斯在訪華期間接受央視《對話》欄目的專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很好地推動了小額信貸理念在中國的普及。

“因為我們國家國情不同,中國各類存款服務網點非常多,因此不缺存款的機構。但是缺放貸技術和放貸形式。而一旦開放存款,一方面我們吸收的存款都是窮人的錢,風險非常大;同時,吸收存款非常容易和非法集資混在一起,為了小額貸款機構長期的發展,因此堅決不能存款,我實際上培養的是貸款的零售商。現在缺貸款,我就補貸款。至於將來發展到哪一步,我們再說。”焦瑾璞這樣闡述他對中國小額信貸的觀點。

而作為商業機構,維持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其成功的根本。對於小額貸款公司,需要確定的就是資金的成本,即利率。焦瑾璞當年向高層領導提出的農村貸款利率適當放開和最高不超過4倍基準利率的建議已被公眾、業內廣泛認可。在這些看似簡單的建議和數字背後,是焦瑾璞在廣泛實地調研後考慮到借貸雙方的負擔能力所做出的準確評估。

經過密集調研和深刻思考後,焦瑾璞對“小額信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早在中國從事小額貸款實驗的主要是一些以扶貧為主要目的的非政府機構(NGO),因為種種原因,到目前覆蓋的區域還很有限。而在焦瑾璞宣導的“普惠金融”體系中,小額貸款的可持續發展一直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就是要讓機構有錢可賺,借錢的人能夠承擔利息。而這些根本原則的確立,是國內小額貸款行業能夠發展良好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十年曲折路,一輩子普惠情。”從農村小貸到普惠金融,焦瑾璞是這樣來描述他的普惠金融之路。

2、普惠金融之路

2016年9月,“普惠金融”成為G20峰會的大熱議題。普惠金融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在G20峰會上推動普惠金融,制定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升級了《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並制訂《G20中小企業融資行動計畫落實框架》。中外媒體評論“全球已經迎來了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

“普惠金融”四個字背後,凝結著焦瑾璞深厚的情感!“從1996年開始,我即開始研究農村金融,以及與農村金融和小微企業貸款相關的小額信貸和微型金融技術,然後延伸至小額貸款公司、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且一直跟蹤研究普惠金融的最新進展。”

“2003年至2008年作為中央一號檔起草組成員,我致力於將一些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轉化為政策效果。二十年來,在工作之餘,我也努力將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轉化為學術成果,並呈現給社會。我於2009年出版了《建設中國普惠金融體系——提供全民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機會和途徑》一書,此系目前檢索到的我國最早論述普惠金融的專著。”

“2012年撰寫了《小額信貸》(吳曉靈主編,楊再平、焦瑾璞副主編)和2013年的《微型金融學》(其中《微型金融學》獲得2014年第二屆金融圖書金羊獎,也是第一本全面論述微型金融的著作),之後又於2015年出版了《普惠金融: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以上四本書基本構成了從小額信貸到微型金融、再到普惠金融的完整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焦瑾璞自豪地說。

2008年,焦瑾璞到五道口央行研究生院當黨組書記,作為老師,他首開《普惠金融與發展》課程,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在他看來,中國的普惠金融發展歷程,是一個社會認知水準不斷提高、國家政策配套不斷跟進的過程。“我國微型金融的發展成效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得到了充分檢驗。根據我們在浙江的調研情況,金融危機之後,浙江140多家小貸公司共發放貸款200多億,確保了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浙江民營經濟渡過了金融危機的難關。”焦瑾璞希望更多的青年學子和有識之士投身於這個行業。

“往事並不如煙,自2013年以來,經濟形勢開始有所疲軟,過去小貸公司快速、野蠻的生長態勢,所滋生的各種弊端逐漸暴露。小貸公司呆帳、壞賬頻發,出現了經歷過孤注一擲的高收益之後,難免倒閉或歇業數量不斷增加的尷尬局面。”此時,作為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的焦瑾璞將重點關注到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和金融行為監管研究與實踐。

在當年《中國普惠金融》4月刊首語中,焦瑾璞寫下“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為了不至於茫然遭遇大風侵襲而折翼,小貸公司亟需練就一身禦風而行的本領。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業務勢必會進一步下沉,互聯網金融對終端客戶的滲透也會日益兇猛,小貸公司唯有在最後一公里客戶的開拓和防守上深耕不輟,興許才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普惠金融特別代表,荷蘭王后馬克西瑪此行訪華5天,行程包括與習近平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會面;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表演講;並赴北京大興區和河北淶水縣調研當地的農業和中小企業融資項目。”這則2014年荷蘭王后訪華的新聞報導和焦瑾璞也有密切的關係。與八年前邀請尤努斯訪華推動小貸同出一轍;這次焦瑾璞利用他在國際交流的機會,邀請全球普惠金融合作夥伴組織(GPFI)的名譽主席荷蘭王后訪華交流,推動普惠金融在中國更深入的發展,效果顯著。

同時,焦瑾璞作為央行代表,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參與G20框架下的“全球普惠金融合作夥伴組織(GPFI)”的領導工作,並於2014年11月起,開始擔任GPFI共同主席直至他調任上海黃金交易所。在此期間,他致力於向全球介紹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和經驗,領銜數字普惠金融研究,提升普惠金融的指標體系,推廣普惠金融的衡量標準。

2015年10月焦瑾璞被任命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故事從普惠歲月來到了黃金年代。

3、黃金新時代

“概括地講,全球每年消費黃金4000噸,其中2500噸是礦產金,1000噸是回收金,500噸是其他來源;中國的黃金消費市場占全球約60%,其中600噸來自金礦,進口1500噸,回收金500噸;我國的金礦又主要分佈在山東招遠、閩西上杭、三門峽寶靈、四川阿壩、內蒙赤峰五個區域;我國是世界上黃金生產量、需求量、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但在國際上卻缺少黃金定價權和話語權,這又是為什麼?”焦瑾璞對黃金市場如數家珍,與普惠金融一樣,對其有獨到的思考。

在焦瑾璞看來,長期以來,全球黃金價格由以美元計價的倫敦金定盤價和紐約期貨價格主導,形成了“消費在東方、定價在西方”的格局。中國黃金市場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在參與廣度、合約體系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但隨著黃金市場的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度推進,中國已成為全球黃金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和主要發展力量。

焦瑾璞是個實幹家,深思熟慮後,於2016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了“上海金”。這招棋妙在哪兒呢?當前的貴金屬市場,是延續了100多年的倫敦現貨定價機制過渡到了電子盤定價時代;倫敦市場每天上下午兩次定盤價是世界黃金交易的基準價格。直到美國COMEX期貨黃金市場誕生,又有了黃金期貨的價格機制,並由此形成倫敦現貨交易和紐約期貨黃金交易的兩個市場,交替進行全球24小時不間斷的電子盤報價機制由此誕生。

“上海金”的推出,正是切中了“定價權”的要害。借助于亞洲的時區(報價在10點15分和14點15分,其中午盤定價比倫敦金早盤定盤價提前一刻鐘)以及人民幣定價的特點和上海自貿區的條件,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平臺上,以1公斤、成色不低於99.99%的標準金錠為交易對象,以人民幣/克為交易單位,通過多輪次“以價詢量”集中交易的方式,在達到市場量價平衡後,最終形成“上海金”人民幣基準價格。這一基準價格,不僅能滿足我國市場所需要的屬於自己的黃金定價基準,還能降低黃金價格多年來對美元的過度依賴,為企業避免了美元匯率風險,並提供了便利的人民幣交易方式。

“上海金”上線一年半以來,已與“倫敦金”、“紐約金”形成有力的競爭。今年4月,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掛牌上海金期貨合約產品,這標誌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上海金”開啟了世界黃金新版圖。上海黃金交易所接下來將積極探索與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莫斯科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布達佩斯交易所以及緬甸黃金發展公司等境外交易場所的合作,努力營造上金所的全球市場。

焦瑾璞的第二步棋是發展“百姓金”,百姓金就是讓老百姓更好地投資黃金,使用黃金,這一次,上海黃金交易所再一次引領了“互聯網+黃金”的潮流。上金所聯合部分會員單位推出的“易金通”APP上線不僅以其權威的資訊和公正透明的交易功能受到黃金市場和投資者的熱烈歡迎,而且功能全面、實用、系統先進、使用者體驗感好,為投資者參與黃金市場創造了便利條件。

“預計未來五到十年,我認為將是國際黃金市場體系發揮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抓住有利的機會。我希望幹十年再退休,一定成功!因為比較世界黃金三大交易所管家的歲數,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梅拉梅德85歲,倫敦金交所的費舍爾60多歲,而焦瑾璞只有51歲。”焦瑾璞哈哈大笑。

在這爽朗的笑聲中,看到焦瑾璞因為有一顆樸實包容的心,他可以脫下皮鞋為普惠金融辛苦奔波;因為有一顆開放創新的心,他可以推出“上海金”開啟黃金新時代;從普惠金融到黃金年代,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他那顆中國心都是一路上的強大動力。

中央連續五年的1號文件中有關農村金融的內容均從不同的角度提到了小額信貸。”

2004年5月,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的易綱主持專題會議,研究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探討和培育小額信貸發展的有關問題。會議決定成立小額信貸專題組,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吳曉靈任組長,時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的焦瑾璞任副組長。

當時確立的試點步驟是,小額貸款公司先試點,取得經驗後在全國推廣。而入選的試點區域共有山西、內蒙、貴州等五個省(區)的五個縣。“在我們的心目中,既然是試點,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所以對於小額信貸的前景,大家當時還不能準確地判斷。”此時,焦瑾璞等人所面臨的一個最主要問題便是如何為小額貸款公司制定相關政策與法規,這在當時無經驗可參考。

於是,焦瑾璞一方面穿梭於田間地頭調研,另一方面積極與具有國際經驗的專家交流,這也就有了上述與尤努斯對話“脫掉皮鞋搞小貸”的故事。尤努斯訪華交流的順利成行,背後離不開焦瑾璞的各種溝通協調。並且尤努斯在訪華期間接受央視《對話》欄目的專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很好地推動了小額信貸理念在中國的普及。

“因為我們國家國情不同,中國各類存款服務網點非常多,因此不缺存款的機構。但是缺放貸技術和放貸形式。而一旦開放存款,一方面我們吸收的存款都是窮人的錢,風險非常大;同時,吸收存款非常容易和非法集資混在一起,為了小額貸款機構長期的發展,因此堅決不能存款,我實際上培養的是貸款的零售商。現在缺貸款,我就補貸款。至於將來發展到哪一步,我們再說。”焦瑾璞這樣闡述他對中國小額信貸的觀點。

而作為商業機構,維持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其成功的根本。對於小額貸款公司,需要確定的就是資金的成本,即利率。焦瑾璞當年向高層領導提出的農村貸款利率適當放開和最高不超過4倍基準利率的建議已被公眾、業內廣泛認可。在這些看似簡單的建議和數字背後,是焦瑾璞在廣泛實地調研後考慮到借貸雙方的負擔能力所做出的準確評估。

經過密集調研和深刻思考後,焦瑾璞對“小額信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早在中國從事小額貸款實驗的主要是一些以扶貧為主要目的的非政府機構(NGO),因為種種原因,到目前覆蓋的區域還很有限。而在焦瑾璞宣導的“普惠金融”體系中,小額貸款的可持續發展一直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就是要讓機構有錢可賺,借錢的人能夠承擔利息。而這些根本原則的確立,是國內小額貸款行業能夠發展良好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十年曲折路,一輩子普惠情。”從農村小貸到普惠金融,焦瑾璞是這樣來描述他的普惠金融之路。

2、普惠金融之路

2016年9月,“普惠金融”成為G20峰會的大熱議題。普惠金融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在G20峰會上推動普惠金融,制定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升級了《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並制訂《G20中小企業融資行動計畫落實框架》。中外媒體評論“全球已經迎來了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

“普惠金融”四個字背後,凝結著焦瑾璞深厚的情感!“從1996年開始,我即開始研究農村金融,以及與農村金融和小微企業貸款相關的小額信貸和微型金融技術,然後延伸至小額貸款公司、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且一直跟蹤研究普惠金融的最新進展。”

“2003年至2008年作為中央一號檔起草組成員,我致力於將一些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轉化為政策效果。二十年來,在工作之餘,我也努力將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轉化為學術成果,並呈現給社會。我於2009年出版了《建設中國普惠金融體系——提供全民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機會和途徑》一書,此系目前檢索到的我國最早論述普惠金融的專著。”

“2012年撰寫了《小額信貸》(吳曉靈主編,楊再平、焦瑾璞副主編)和2013年的《微型金融學》(其中《微型金融學》獲得2014年第二屆金融圖書金羊獎,也是第一本全面論述微型金融的著作),之後又於2015年出版了《普惠金融: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以上四本書基本構成了從小額信貸到微型金融、再到普惠金融的完整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焦瑾璞自豪地說。

2008年,焦瑾璞到五道口央行研究生院當黨組書記,作為老師,他首開《普惠金融與發展》課程,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在他看來,中國的普惠金融發展歷程,是一個社會認知水準不斷提高、國家政策配套不斷跟進的過程。“我國微型金融的發展成效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得到了充分檢驗。根據我們在浙江的調研情況,金融危機之後,浙江140多家小貸公司共發放貸款200多億,確保了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浙江民營經濟渡過了金融危機的難關。”焦瑾璞希望更多的青年學子和有識之士投身於這個行業。

“往事並不如煙,自2013年以來,經濟形勢開始有所疲軟,過去小貸公司快速、野蠻的生長態勢,所滋生的各種弊端逐漸暴露。小貸公司呆帳、壞賬頻發,出現了經歷過孤注一擲的高收益之後,難免倒閉或歇業數量不斷增加的尷尬局面。”此時,作為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的焦瑾璞將重點關注到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和金融行為監管研究與實踐。

在當年《中國普惠金融》4月刊首語中,焦瑾璞寫下“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為了不至於茫然遭遇大風侵襲而折翼,小貸公司亟需練就一身禦風而行的本領。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業務勢必會進一步下沉,互聯網金融對終端客戶的滲透也會日益兇猛,小貸公司唯有在最後一公里客戶的開拓和防守上深耕不輟,興許才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普惠金融特別代表,荷蘭王后馬克西瑪此行訪華5天,行程包括與習近平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會面;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表演講;並赴北京大興區和河北淶水縣調研當地的農業和中小企業融資項目。”這則2014年荷蘭王后訪華的新聞報導和焦瑾璞也有密切的關係。與八年前邀請尤努斯訪華推動小貸同出一轍;這次焦瑾璞利用他在國際交流的機會,邀請全球普惠金融合作夥伴組織(GPFI)的名譽主席荷蘭王后訪華交流,推動普惠金融在中國更深入的發展,效果顯著。

同時,焦瑾璞作為央行代表,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參與G20框架下的“全球普惠金融合作夥伴組織(GPFI)”的領導工作,並於2014年11月起,開始擔任GPFI共同主席直至他調任上海黃金交易所。在此期間,他致力於向全球介紹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和經驗,領銜數字普惠金融研究,提升普惠金融的指標體系,推廣普惠金融的衡量標準。

2015年10月焦瑾璞被任命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故事從普惠歲月來到了黃金年代。

3、黃金新時代

“概括地講,全球每年消費黃金4000噸,其中2500噸是礦產金,1000噸是回收金,500噸是其他來源;中國的黃金消費市場占全球約60%,其中600噸來自金礦,進口1500噸,回收金500噸;我國的金礦又主要分佈在山東招遠、閩西上杭、三門峽寶靈、四川阿壩、內蒙赤峰五個區域;我國是世界上黃金生產量、需求量、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但在國際上卻缺少黃金定價權和話語權,這又是為什麼?”焦瑾璞對黃金市場如數家珍,與普惠金融一樣,對其有獨到的思考。

在焦瑾璞看來,長期以來,全球黃金價格由以美元計價的倫敦金定盤價和紐約期貨價格主導,形成了“消費在東方、定價在西方”的格局。中國黃金市場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在參與廣度、合約體系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但隨著黃金市場的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度推進,中國已成為全球黃金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和主要發展力量。

焦瑾璞是個實幹家,深思熟慮後,於2016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了“上海金”。這招棋妙在哪兒呢?當前的貴金屬市場,是延續了100多年的倫敦現貨定價機制過渡到了電子盤定價時代;倫敦市場每天上下午兩次定盤價是世界黃金交易的基準價格。直到美國COMEX期貨黃金市場誕生,又有了黃金期貨的價格機制,並由此形成倫敦現貨交易和紐約期貨黃金交易的兩個市場,交替進行全球24小時不間斷的電子盤報價機制由此誕生。

“上海金”的推出,正是切中了“定價權”的要害。借助于亞洲的時區(報價在10點15分和14點15分,其中午盤定價比倫敦金早盤定盤價提前一刻鐘)以及人民幣定價的特點和上海自貿區的條件,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平臺上,以1公斤、成色不低於99.99%的標準金錠為交易對象,以人民幣/克為交易單位,通過多輪次“以價詢量”集中交易的方式,在達到市場量價平衡後,最終形成“上海金”人民幣基準價格。這一基準價格,不僅能滿足我國市場所需要的屬於自己的黃金定價基準,還能降低黃金價格多年來對美元的過度依賴,為企業避免了美元匯率風險,並提供了便利的人民幣交易方式。

“上海金”上線一年半以來,已與“倫敦金”、“紐約金”形成有力的競爭。今年4月,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掛牌上海金期貨合約產品,這標誌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上海金”開啟了世界黃金新版圖。上海黃金交易所接下來將積極探索與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莫斯科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布達佩斯交易所以及緬甸黃金發展公司等境外交易場所的合作,努力營造上金所的全球市場。

焦瑾璞的第二步棋是發展“百姓金”,百姓金就是讓老百姓更好地投資黃金,使用黃金,這一次,上海黃金交易所再一次引領了“互聯網+黃金”的潮流。上金所聯合部分會員單位推出的“易金通”APP上線不僅以其權威的資訊和公正透明的交易功能受到黃金市場和投資者的熱烈歡迎,而且功能全面、實用、系統先進、使用者體驗感好,為投資者參與黃金市場創造了便利條件。

“預計未來五到十年,我認為將是國際黃金市場體系發揮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抓住有利的機會。我希望幹十年再退休,一定成功!因為比較世界黃金三大交易所管家的歲數,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梅拉梅德85歲,倫敦金交所的費舍爾60多歲,而焦瑾璞只有51歲。”焦瑾璞哈哈大笑。

在這爽朗的笑聲中,看到焦瑾璞因為有一顆樸實包容的心,他可以脫下皮鞋為普惠金融辛苦奔波;因為有一顆開放創新的心,他可以推出“上海金”開啟黃金新時代;從普惠金融到黃金年代,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他那顆中國心都是一路上的強大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