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古扇之美,驚豔世界!

對中國文人來說, 摺扇既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又寄寓著個人的文化趣味。

摺扇開合自如, 開之則用, 合之則藏, 進退自如, 逍遙自在。 連普通百姓也常在家中掛扇子, 把扇子視為鎮宅之寶。 一把小小的扇子, 折射出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象牙骨花鳥摺扇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裁為合歡扇, 團團似月明

一把扇子, 可以是運籌帷幄

也可以是輕輕低吟

文人墨客在扇子上用筆墨寄情抒懷

道士用扇子驅邪滅妖

在愛扇人眼裡, 賞玩摺扇

卻是可以貼近文脈, 重溫歷史

品味藝術, 享受美感

回歸自然, 領悟人生

……

漆骨彩繪摺扇

摺扇, 又叫撒扇, 是明代永樂年間, 朝鮮國入貢中國的。 永樂皇帝喜歡這種扇卷舒方便, 就命宮中工匠仿造。 後來由宮中傳出, 很快就風行全國, 普遍使用了。

清末畫家蒲華先生的湘妃摺扇

鄭孝胥書法張志魚刻骨的琴式圓頭扇

湘妃竹直方摺扇

湘妃竹合青扇骨

湘妃竹古方摺扇

最初, 明宮中也不過使用竹骨繭紙薄面摺扇而已。 後來朝廷定制, 每年多造重金摺扇進獻御前。 這種摺扇, 一面命待詔學士書寫端楷詩詞文句, 另一面由畫苑畫師繪上工致畫圖。 預定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一進呈, 以備皇上在五月初五端午節分賜給嬪妃宮女。

清 礦彩人物故事摺扇

清代是摺扇大發展的時期, 已成為文人官員身份地位和趣味品位的象徵。

文人的風流才情

全在一把摺扇裡了

在摺扇生產地——江南一帶, 出了很多名士, 他們的風流才情, 與摺扇有著絲絲縷縷的關係。 他們所營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圍, 表現出柔情和氳氤的美境。 通過以摺扇為媒介, 流傳於皇宮、府第、閨室、民間、海外, 而摺扇也因這些美畫佳句而身價百倍。

一柄摺扇, 清風徐來!

一般來說, 製作摺扇的扇骨以竹質居多。 竹類中以棕竹、湘妃竹、梅鹿竹為佳;木類中以雞翅木、紫檀木、烏木為佳;其他還有以象牙、鳳梨漆、玳瑁、白玉和翡翠等材料。

玳瑁

十九世紀 玳瑁摺扇

清 玳瑁描銀人物紋摺扇

19世紀 玳瑁描金蕾絲摺扇

清晚期 玳瑁扇骨描金人物摺扇

清 玳瑁透雕人物故事摺扇

十九世紀 玳瑁羽毛摺扇

十九世紀 玳瑁彩繪貼畫人物摺扇

象牙

清 象牙透雕亭台人物摺扇

清 象牙透雕亭台人物摺扇

清 象牙透雕亭台人物孔雀毛摺扇

清 象牙透雕人物故事摺扇

清 象牙透雕加彩花卉摺扇

清 象牙天鵝毛摺扇

清 象牙雕人物山水扇子

清 象骨貼象牙人物摺扇

19世紀 象牙透雕開光山水人物摺扇

漆木描金

清 漆木描金嵌象牙加彩人物摺扇

清 漆木描金加彩人物摺扇

清 漆木描金柄彩繪鑲貼摺扇

黑漆描金骨彩繪摺扇

清 漆木水彩百鳥朝鳳摺扇

木質

清 檀香木粵繡蘆彥圖摺扇

紅木刻經文扇子

沉香扇子

清晚期 檀香木嵌象牙扇子

竹質

清 竹加彩花鳥紋摺扇

清 竹胎黑漆描金庭院人物摺扇

香妃竹扇子

不管是什麼材料制的, 有年份的扇骨, 經過多年盛夏酷暑的手捏汗揩, 其表面會產生一層濃郁光亮的包漿, 呈現扇骨的舊氣。 如果在扇骨上有名家的精雕細刻, 再配上名家的書畫佳作, 那麼這把扇子就價值不菲了。

清末民初銀鎏金累絲填琺瑯風景圖摺扇

清代 龜甲摺扇

清 海甲描金花卉摺扇

清 骨透雕加彩戰將人物摺扇

清 貝殼透雕摺扇

民國 銅雕天女散花摺扇

扇面的材料包括宣紙、冷金紙、撒金紙、綾、絹等。 在扇面書畫創作中, 許多名家喜用金箋紙來創作, 金箋是一種書畫用紙, 佳者以真黃金屑鋪撒紙面而成, 鋪滿的稱“泥金”;撒成散點的稱“冷金”;其中“泥金”紙最為名貴。

泥金

文征明 山水泥金 扇片 設色金箋

齊白石 荷花 泥金扇片

謝稚柳 山水 泥金扇頁 水墨紙本

冷金

一柄摺扇, 兩種畫面。

一面歷史, 一面現實,

一面書畫, 一面可能是空白,

留予後人填充……

撫一柄摺扇, 做一世閒人!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會遺忘摺扇的時代。 作為納涼之物, 摺扇在引風納涼方面遠不如蒲扇直截了當, 已悄然退出現代人的生活。 但是它的濃郁文雅、玲瓏精巧, 有著蒲扇所不能賦予的文人氣息, 有著現代納涼工具所不能代替的精神文化, 讓人久久不能淡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