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電影《奇門遁甲》:成也徐克,敗也徐克

父親是個武俠迷, 小的時候他總說, 看武俠, 無徐克, 那還是武俠麼?不知道最近幾年他是否還在關注新上映的武俠片, 也不知看了之後會有何感想?徐克, 承載著許多人的武俠夢想。 在過去, 徐克的武俠觀總是與曾經的我們心目中那個刀光劍影行俠仗義的世界, 出奇而完美地吻合。 於是, 當徐克又重拾昨日, 我們對他再次寄予了厚望。 去年的《三少爺的劍》, 一言以蔽之, 便是“一支挽歌, 曲高寡和”, 答卷及格偏上, 倒也勾起了童年的回憶。 今年的《奇門遁甲》, 卻更像是“成也徐克, 敗也徐克”, 勉強踩線。

1982年的《奇門遁甲》,

就像那個時代的香港鬼片一樣, 給我留下了童年陰影, 如今再回過頭去看, 卻覺得盎然有趣多了。 局限於那個時代的電影技術發展, 這種奇幻類型的片子, 完全靠著驚豔且豐富的想像力支撐, 不像當下的許多大片, 除了特效, 就剩下壁紙。 不可否認地, 今年的《奇門遁甲》在某些設計上也是相當有特色的。

《周易》, 上古典籍, 又稱為變化之書, 英文譯名也很意味深長地把《周易》翻譯為The Book of Changes。 而“奇門遁甲”, 與《周易》有著不解之緣, 例如陰陽八卦, 太陰太陽。 電影從第一秒鐘, 到第四十分鐘左右, 對於“奇門遁甲”的科普與視覺化闡述, 是相當精准到位的, 至少符合我小時候第一次看完1982年的《奇門遁甲》之後腦海裡的幻想。 但是, 第四十分鐘之後的特效,

只有鐵蜻蜓和諸葛青雲腰間掏出暗器的那些特寫稍帶武俠風, 龍門石窟前的禦神機橫空出世那幾分鐘特寫有點奇門遁甲的味道, 其他的不論是霧隱門的千里眼、順風耳、穿山甲、雷震子, 還是五大門派掌門人的絕活, 都讓人提不起興趣。

事實上, 徐克的想像力, 並未江郎才盡, 只可惜曇花一現, 無法持久, 貫通全篇。 例如, 電影開篇鐵蜻蜓為了追魚怪, 使用法術隱身於一條紅格子花布之下, 在空中飄浮前進, 有如波斯飛毯, 當然這種隱身術, 在早年間的國產片也出現過, 只不過多年不見, 倍感親切, 這才是東方傳統特色。 久違的還有電影江湖上失傳的易容術, 徐克甚至給了鐵蜻蜓的易容術一個特寫。 此外, 魚怪藏於牆上畫,

片末《清明上河圖》與《清明下河圖》燈光下交疊成像現出密文, 禦神機相當有機械風格地層層展開, 霧隱門的人作戰之前都會遁入一團黑霧再憑空出現(果然符合“霧隱”二字), 小圓圈在意念中讓枯萎的植物開花, 等等, 都幹得漂亮!另外, 小圓圈情緒激動時變身為亮紫色羽毛的朱雀, 這只神鳥的形象極富東方色彩, 甚為驚豔!整部電影由章回體的六個章節串聯起來, 每個章節標題與電影畫面融為一體, 這是絕了!

文/星光大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