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竹笛音樂會:誰家竹笛暗飛聲散入冬風滿綿州

音樂會現場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名樓與玉笛, 一曲動天下。 自李唐, 綿州有越王樓, 高百尺;時今日, 綿陽有竹笛學會, 奏雅樂。 15日, 綿陽市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成立音樂會在綿陽師範學院行知音樂廳舉行。

笛, 是中國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 1986年, 在河南舞陽縣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 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 千年歷史, 無數名曲, 雅俗共賞, 聲徹九州。

如今, 笛樂從傳統的民間師承走進學院式教育, 作曲與表演的結合也為笛樂的當下和未來展開更廣闊的的圖景。

昨日16時30分, 一曲《月光下的鳳尾竹》, 拉開音樂會的序幕。 這是一首特具民族情調的歌曲, 以其悠揚的曲調、娓娓動聽的旋律, 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讓人不由聯想起那鬱鬱蔥蔥的鳳尾竹林, 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散落在竹林間, 有如天上的星子, 依山傍水, 在融融的月光下, 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葫蘆絲, 幽攸抑揚, 輕清淡雅。

“《山村迎親人》《灞橋》兩首曲子, 活潑、生動。 ”現場聆聽音樂會的綿陽師範學院大一學生杜玉琪告訴記者:特別後者, 在原本婉約、惆悵又帶有古意的曲調上, 同時加入了快板段和廣板段, 彰顯出西部地區在大開發浪潮中崛起的雄壯氣勢。

隨後《走西口》《春到湘江》《水鄉船歌》等曲目, 從水鄉小調、大漠風情到湖南花鼓,

都極具地域特色, 演奏者帶領聽眾一起領略了祖國橫跨南北的奇麗風光。

一曲《大漠》, 用靈動、細膩的音符, 描繪了在浩瀚的大漠中, 絲路駝隊迎著風沙艱難地行進著, 恰逢沙漠綠洲人們欣喜若狂, 載歌載舞的歡愉場面。 現場聽眾也隨之振奮, 陣陣掌聲如雷。

《棗園春色》, 聽其名, 就能明其義。 由演奏者熊柏林演奏的這首曲子, 樂曲描繪了明媚的棗園秀美春色, 表現了延安農民無比喜悅的心情, 樂曲通過流暢華麗的旋律和北方梆笛擅長的的垛音、曆音、滑音等表現手法, 生動地描繪出棗園春天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最喜歡的是《阿詩瑪敘事詩》。 ”現場聽眾任國榮表示, “聽完一曲, 就像與聰明美麗的姑娘阿詩瑪成為了朋友,

被她的愛憎所感染。 ”據瞭解, 這首曲子是選用撒尼長詩中的有代表性的五首詩和雲南民歌作為音樂的創作依據, 作曲中功能性的打破增加了音樂的色彩, 使音樂更富表現力。

謝幕曲——《揚鞭催馬運糧忙》, 由全體演員演奏, 配上綿陽師範學院“八音”民樂團的伴奏, 和指揮周寧波的精彩發揮, 更是贏得聽眾一致好評。 周寧波告訴記者, 這是一首由中國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魏顯忠創作於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獨奏曲, 該曲根據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創作, 是新派笛子的代表樂曲之一。

音樂會現場, 《揚鞭催馬運糧忙》用它熱情明快、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 感染了全體聽眾。 “十分有畫面感, 我仿佛看到:豐收以後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

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 馬蹄擊節, 車輪吟唱, 快樂的農夫揚鞭催馬, 把豐收的喜悅鋪撒在運糧的小道上。 ”綿陽師範學院大二學生梁傑箐沉浸在“津津有味”回想中。

身未動心已遠。 11首笛樂, 曲曲悠揚, 隨風入夜, 散滿綿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