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全面提升改造 為天津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環境 三大殯儀館將大變樣

昨日從天津市民政局獲悉, 為滿足市民的辦喪需求, 三大市屬殯儀館啟動全面提升改造, 目前第一殯儀館改擴建新二期工程基本完成, 市第二殯儀館新址選定, 市第三殯儀館完成樁基工程等基礎工程施工。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 本市這三個市屬殯儀館均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分別位於城市北部、東南部、西南部, 基本呈等邊三角形狀分佈。 三大殯儀館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後, 將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環境, 進一步滿足市民的辦喪需求。 改擴建和搬遷後的三個殯儀館, 將建成集守靈、告別、火化、存放、食宿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殯儀服務中心。

在建設理念、建築規模、服務功能、人文科技、生態環保等方面均達到全國領先水準, 能夠實現所有喪事活動殯儀館一站式辦理。

第一殯儀館:綜合性的殯儀設施

第一殯儀館位於北辰區鐵東北路, 始建於1954年, 是全市建館最早, 規模最大, 設備、設施最先進, 功能最全的殯儀館。 第一殯儀館改擴建新二期項目位於第一殯儀館現址內, 項目總建築面積為72400平方米, 包括新建最高3層的綜合樓, 設有:幹部骨灰存放樓, 殯葬配套服務樓, 主禮樓, 單層地下車庫。 目前, 二期改擴建工程已基本完成。

改擴建後, 該館可以承擔大型、高規格的告別儀式, 可為組織集體祭奠活動提供服務;增設24小時服務和遺體存放功能,

新增守靈區, 滿足遺體存放需求及家屬守靈需求;增大了室內公共疏散空間;擴建後, 設計年火化遺體能力為2.5萬具, 成為本市綜合性的殯儀設施。

第二殯儀館:以葬禮服務為主

第二殯儀館位於東麗區張貴莊路, 津濱大道北側, 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該館遷址新址選定于東麗區金鐘街規劃支路五以南, 規劃支路三以西, 占地面積約31.8萬平方米, 毗鄰東華林公墓。 主要建設包括殯儀服務區、告別區、火化區, 骨灰存放區等殯儀活動內容。 第二殯儀館將於2018年啟動建設。 此外, 第二殯儀館搬遷後原址規劃目前尚未確定, 需待二館完成搬遷後結合周邊區域整體研究。

該館擴建後, 可提供遺體運送、存放、火化及家屬守靈等多項業務;增加遺體告別廳數量、骨灰存放空間;守靈區和家屬服務區,

滿足遺體火化及家屬守靈需求;遷址新建後, 道路狀況將得到極大改觀, 增加進出口和迴圈道;設計年火化遺體能力達到2.5萬具, 建成為以葬禮服務為主同時提供其他殯葬服務的殯儀設施。

第三殯儀館:特種殯儀服務設施

第三殯儀館位於西青區張家窩鎮甯華道, 始建於1969年。 由於使用面積不足;殯葬服務設施規模小, 設施陳舊等原因, 在現址啟動改擴建工程。 改擴建項目為總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的八幢3層高的主禮樓及守靈室。 該工程約定竣工時間為2021年3月, 但實際竣工時間有可能提前到2019年。

該館改擴建後建築面積將達到40000平方米;配置一處應對突發事件場地;設計年火化遺體能力為近2萬具,

建成後將是一座既能提供殯葬綜合服務又能應對天津市公共突發事件遺體處置的特種殯儀服務設施。

此外, 三大殯儀館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後, 殯儀館外部環境注重綠化和景觀, 突出公園效果。 內部環境體現溫馨, 舒緩壓抑的情緒。 與現狀形成明顯對比, 服務環境改善;環保程度提高, 殯儀館照明、採暖等將均採用環保型設計, 火化爐將全部配備符合環保要求的尾氣處理設施, 花圈、花籃處置採用粉碎方式;服務範圍擴展;管理資訊化程度提高, 建立殯葬管理資訊平臺, 未來辦理業務將採用超高頻電子標籤、條碼、二維碼作為資訊記錄標識, 保障業務管理的合理調度和規範化管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