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海裝副總經理肖帥:創新鋪就風電變革之路

12.15

T.O.D.A.Y

「風電」

政策刺激下, 新能源行業發展迅猛, 僅僅幾年時間, 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躍居全球首位。 然而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補貼的不斷退坡, 綠證的推出, 平價時代的到來, 新能源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

新能源走入新時代, 企業的新動力是什麼?

“挑戰同時意味著機遇, 企業應加強創新, 成就(企業)核心競爭力。 ”

中國海裝副總經理肖帥, 在“一帶一路”國際能源高峰論壇暨第七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 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12月12日, “一帶一路”國際能源高峰論壇暨第七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人民網1號演播廳舉行。

中國海裝蟬聯“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 並獲得組委會特別頒發的全球新能源企業“科技創新獎”。

科技創新獎獎牌

“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是中國能源報與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共同推出的針對新能源行業權威研究評價的大型公益活動。 公正客觀的榜單排名、高端權威的峰會級別、有的放矢的議程探討、不斷擴大的會議規模, 已經使其成為新能源行業頂尖的年度盛會。 其榜單從微觀層面反映了能源行業的變化格局, 也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繼2016年榮登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第127位後, 今年中國海裝位於榜單第120位, 較去年上升7位。 “今年, 不少風電企業排名都有所下降, 而中國海裝卻穩步向前,

實屬不易。 ”某行業媒體人在榜單發佈後, 這樣說道。 雖然僅上升7位, 但在整個風電行業發展面臨瓶頸的2017年, 此項成績著實令人側目。

更值得一提的是, 為了發掘榜樣、樹立標杆、助推行業發展, 此次峰會特別設立了“新能源企業十大科技創新”企業大獎。 鑒於中國海裝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影響力、對風電技術研究的持續專注和突出貢獻, 本次活動組委會在500強企業評選之外, 向中國海裝頒發了“科技創新獎”。

“關於創新, 在中國海裝的發展進程中, 從未缺席。 這次獲得的科技創新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海裝副總經理肖帥在參與圓桌對話環節時, 說道。

誠然, 從早期風電行業處處受制於人到今天具備自主開發能力, 中國海裝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路。

在這條路上, 創新從未遲到, 亦不曾缺席。

在國內風電產業發展初期, 我國風電基礎薄弱、變速恒頻風電市場被國外壟斷、兆瓦級風電機組技術被國外封鎖, 國內各風電整機商企業不得不通過同國外聯合設計開發或引進國外許可證方式進行技術積累, 此時的中國海裝深刻地認識到只有自己掌握風電機組的核心技術才能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 才能培育和支援國產風電產業的發展。 在此判斷下, 中國海裝始終堅持創新, 並把創新植根到每個技術研發人員心中, 在充分發揮軍民融合技術優勢的基礎上, 實現了“引進、消化、吸收、自主再創新”的研發之路, 並通過自主計算、分析和設計等方面的能力建設,

形成了設計開發、模擬方法和流程的企業標準, 開始具備自主開發的能力。

H171吊裝

陸上風電方面, 中國海裝開發了2.0MW、3.0 MW等平臺, 涵蓋各類風區的適應性機組, 單機上網功率得以柔性擴展, 實現了2.0XMW、3.XMW系列化發展。 針對低風速風能資源特點, 重點加大了大葉輪、高塔筒技術創新, 於2010年率先推出H102-2.0MW, 隨後幾年陸續研製成功了H111-2.0MW、H120-2.0MW、H12X-2.0MW。 2017年, 在歷年成功研發的基礎上, 又開發出了H12X-2.2MW、H14X-3.XMW陸上風電機型。 其中2013年推出的H111-2MW機型, 取得了2015年單機型年度成交量全球第八的排名。 今年9月下線的H146-3.XMW機型為全球風輪直徑最大的3MW陸上風電機組。

在開發陸上風電機組的同時, 中國海裝還積極佈局, 著力於海上風電技術的研發和創新。 在開發5MW海上風電機組時, 中國海裝完成了中國沿海風資源特徵分析、機組整體參數與風資源的區配分析,

確定了風電機組的技術路線與傳動鏈佈局, 在詳細設計階段, 通過與國外知名設計公司交叉對比核對總和對計算參數和演算法不斷反覆運算優化, 設計出比國外先進技術更優的海上風電機組, 使得中國海裝自主研發設計的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獲得了國外同行企業的高度讚賞。 核心能力的掌握, 使中國海裝打通了正向設計的關鍵環節, 5MW海上風電機組的整個設計開發、製造、風場安裝和調試運行的全過程都由中國海裝主導, 目前H151-5MW和H171-5MW風電機組安裝於如東八仙角風場, 已全面進入商業運營階段。

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除了技術層面的創新,中國海裝也積極在觀念層面進行創新。

隨著我國風電開發的重心向山地低風速地區轉移,影響收益的因素日益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發電量,道路、基礎、塔筒投資、交付難度、運維等各個方面做出全方位評估和優化,才能使收益最大化。為此,中國海裝制定了從設備製造商向整體方案提供商轉變的發展思路。

這套整體解決方案“根據整體解決方案需求,按照模組化設計理念,以最佳內部收益率為目標”。在開發初期,即成立專門的最優整體解決方案團隊,通過實地查勘、科學規劃,為業主提供無盲點的測風、精細化微觀選址、最優匹配設備選型、施工道路一體化設計等全方位優化的最優整體解決方案。目前,這套整體解決方案的效果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比如,中國能建廣東韶關南雄50MW專案吊裝了25台中國海裝H120-2.0MW機組。自2016年下半年並網以來,在平均風速5.4m/s-5.5m/s的情況下,2017年前10個月等效滿發利用小時數為1915小時。若據此推算,這25台H120-2MW機組年利用小時數有望超過2200小時,年發電量有望超過1.1億千瓦時,可滿足約7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需求。

這是競爭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跌宕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新能源步入新時期,中國海裝將繼續秉承創新理念,夯實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推動風電行業正向變革之路。

· END ·

除了技術層面的創新,中國海裝也積極在觀念層面進行創新。

隨著我國風電開發的重心向山地低風速地區轉移,影響收益的因素日益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發電量,道路、基礎、塔筒投資、交付難度、運維等各個方面做出全方位評估和優化,才能使收益最大化。為此,中國海裝制定了從設備製造商向整體方案提供商轉變的發展思路。

這套整體解決方案“根據整體解決方案需求,按照模組化設計理念,以最佳內部收益率為目標”。在開發初期,即成立專門的最優整體解決方案團隊,通過實地查勘、科學規劃,為業主提供無盲點的測風、精細化微觀選址、最優匹配設備選型、施工道路一體化設計等全方位優化的最優整體解決方案。目前,這套整體解決方案的效果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比如,中國能建廣東韶關南雄50MW專案吊裝了25台中國海裝H120-2.0MW機組。自2016年下半年並網以來,在平均風速5.4m/s-5.5m/s的情況下,2017年前10個月等效滿發利用小時數為1915小時。若據此推算,這25台H120-2MW機組年利用小時數有望超過2200小時,年發電量有望超過1.1億千瓦時,可滿足約7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需求。

這是競爭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跌宕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新能源步入新時期,中國海裝將繼續秉承創新理念,夯實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推動風電行業正向變革之路。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