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發現一枚老戲骨,紅三代人到中年改名,塑造軍人鐵骨錚錚

因為前不久的中國電視品質盛典, 看到李雪健老師上臺領獎, 瓜哥才決定補劇, 集中時間看了一遍《少帥》, 李雪健老師演的真是經典, 從此之後, 誰還演張作霖估計都信心不足了。

文章飾演的張學良也是不錯的, 幾場和李雪健老師的對手戲演的很到位。 在內地小生中, 文章的演技真的是拔尖的。

除了這兩位主演, 瓜哥看到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演員。 就是戲裡的郭松齡。

為何說是熟悉又陌生的演員呢?熟悉是因為看過他演的多部戲, 陌生是一直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去查了一下, 才知這枚老戲骨叫黃品沅。

黃品沅原來叫黃若萌, 直到拍《四十九日祭》才正式改名。 瓜哥覺得這名改的好, 黃若萌就像一個好孩子的名字, 至少聽起來太文氣。 而他塑造的角色多是鐵骨錚錚的軍人。

黃品沅被觀眾所熟知應該是《人間正道是滄桑》, 他扮演範希亮。 一個心中有自己準則的軍人。 這個準則不是信仰, 不是主義。 範希亮是個戲劇化的人物, 他可以用近乎殘忍的方式向自己的教官舉起了槍;他又在圍剿中救下不同陣營的楊立青;他又可以在戰場上奮力殺日寇, 寧死不降。 也正是黃品沅的精彩演繹, 從此很多觀眾記著了範希亮, 而不追問他本人的真名。 瓜哥也是這類人。

《四十九日祭》他飾演的川籍軍人李全友, 以川人的幽默詼諧, 將戰爭的慘烈演繹得悲壯中顯英雄本色, 刀光劍影下有誓死如歸的調侃, 雖微若草芥卻在絕境裡彰顯中國軍人的無畏和勇敢又不缺溫情。 黃品沅細節拿捏和語言塑造都很到位, 呈奉給觀眾一個活泛可親光彩耀眼的李全有。

最後在教堂墓地下與小瘋子的對話讓人潸然淚下。當他們即將被日本兵活埋李全友問小瘋子怕不怕,小瘋子淡定絕望地說:“這兒是墳,那兒也是墳,到處都是墳,我們能跑到哪兒去?只不過是一個墳移到了另外一個墳!就這兒吧!”那刻,李全友的表情心酸至極,那種痛苦那滴噙在眼角的淚那份對年輕人的愛惜和對生命的不甘盡躍在他的心中他的臉上,悲嗆油然而生。當小瘋子因為害怕縮成一團時,李全友毅然用堅實的臂膀抱住他,輕聲安撫道:“娃娃,我們死了,如果他們能活下來,值了!”接下來三秒的無聲黑幕,哭碎了無數觀眾的心。

《少帥》是黃品沅與張黎導演的第五次合作,郭松齡這個角色並不好演,因為在奉軍的將領中他是與眾不同的一位,有自己堅定的信仰,不願意同流合污,在張學良的成長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在戲裡,他面對楊宇霆、張作相等其他將領表現出不屑;面對張學良是諄諄教導,亦師亦友。打了敗仗被人羞辱,為尊嚴而不顧軍紀撤兵,鐵骨錚錚的男兒在學生張學良面前哽咽落淚;在最後分歧無法彌補時戰場相加。郭松齡內心的矛盾痛苦和掙扎……黃品沅的演技在這個人物身上得到了極大的展現。

黃品沅塑造了很多軍人形象,除了他的演技和外在形象,也和他的身世有關係。他是一名“紅三代”。外祖父吳振鵬曾是早期的地下黨員,1933年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特務抓緊監獄,經受了嚴刑拷打寧死不屈。屬於“雨花烈士之一。每年黃品沅都會和家人一起到南京雨花臺祭奠外祖父和烈士們。同時,他也積極參與雨花烈士事蹟和雨花烈士精神的宣傳和發掘和搶救。

最後在教堂墓地下與小瘋子的對話讓人潸然淚下。當他們即將被日本兵活埋李全友問小瘋子怕不怕,小瘋子淡定絕望地說:“這兒是墳,那兒也是墳,到處都是墳,我們能跑到哪兒去?只不過是一個墳移到了另外一個墳!就這兒吧!”那刻,李全友的表情心酸至極,那種痛苦那滴噙在眼角的淚那份對年輕人的愛惜和對生命的不甘盡躍在他的心中他的臉上,悲嗆油然而生。當小瘋子因為害怕縮成一團時,李全友毅然用堅實的臂膀抱住他,輕聲安撫道:“娃娃,我們死了,如果他們能活下來,值了!”接下來三秒的無聲黑幕,哭碎了無數觀眾的心。

《少帥》是黃品沅與張黎導演的第五次合作,郭松齡這個角色並不好演,因為在奉軍的將領中他是與眾不同的一位,有自己堅定的信仰,不願意同流合污,在張學良的成長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在戲裡,他面對楊宇霆、張作相等其他將領表現出不屑;面對張學良是諄諄教導,亦師亦友。打了敗仗被人羞辱,為尊嚴而不顧軍紀撤兵,鐵骨錚錚的男兒在學生張學良面前哽咽落淚;在最後分歧無法彌補時戰場相加。郭松齡內心的矛盾痛苦和掙扎……黃品沅的演技在這個人物身上得到了極大的展現。

黃品沅塑造了很多軍人形象,除了他的演技和外在形象,也和他的身世有關係。他是一名“紅三代”。外祖父吳振鵬曾是早期的地下黨員,1933年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特務抓緊監獄,經受了嚴刑拷打寧死不屈。屬於“雨花烈士之一。每年黃品沅都會和家人一起到南京雨花臺祭奠外祖父和烈士們。同時,他也積極參與雨花烈士事蹟和雨花烈士精神的宣傳和發掘和搶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