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媽的福利!米糊這麼做,營養豐富寶寶愛吃!身體自然壯壯的!

這篇開始米糊程式的測試啦。

說真的, 除非是家裡有吃輔食的小娃兒, 要不這個米糊程式估計很多家庭都用不上。

反正我個人是不喜歡米糊類的東西, 喝粥還可以, 米糊總覺得粘糊糊的沒胃口。

這次選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胡蘿蔔+燕麥片+大米的配方來測試。

但在開始做米糊之前, 有一點要說明一下:

大米(或糯米)是不可以直接倒入熱杯裡然後加水煮的, 需要提前泡軟後再用(一般需要四個小時)。 或者是直接用煮好的米飯來做。

因為生大米沒有浮力, 放進熱杯後會全部積壓在杯子的加熱底板上。

前面好幾個教程裡我們都看到了, 加熱板的升溫速度是很快的, 可以兩分鐘內就加熱到100度, 再加上生大米又堆積在加熱的位置上, 高溫下就會有被黏住並燒糊的可能。 。

但是如果用泡軟後有浮力, 或者是煮好的米飯, 就會好的多, 就像泡發好的黃豆一樣。 我在使用加熱的破壁豆漿功能時, 豆漿是沒有糊底現象的(如果你的豆漿糊底了, 就說明濃度太厚了, 加水量不對, 可以參考隨機器附帶的食譜書)

材料

熟米飯60克, 胡蘿蔔半根, 燕麥片50克, 清水800ml

1、所有材料倒入熱杯當中, 然後倒入清水, 記住加水量不要超過警戒水位, 就算多一些, 也必須在附近即可, 要不過會攪拌時會溢出的。

2、然後啟動米糊程度, 大約15分鐘。 這個程式和破壁豆漿、五穀及濃湯不太一樣,

在升溫的過程中, 機器會間隔幾十秒就攪拌一次。 順時針方向的圖一, 是程式剛啟動時。 圖二是40秒後溫度升到105度, 刀片用檔位元1的速度攪拌一下, 這麼做也是為了避免大米類食材沉積在加熱板底部出現糊底。 圖三是還剩一分25秒, 機器在檔位5進行攪拌。 最後一張就是最後階段以檔位元9的速度快速攪拌了。

3、這是中途攪拌和最後攪拌階段的對比圖, 能看到米糊逐漸變得細膩了

4、程式結束後, 倒出米糊, 看一下底部的狀態。 能看到有個別的大米粒黏在底部, 有很輕微的糊底現象。

米糊還是很細膩的, 不過就是沒味道, 哈哈。

囉嗦兩句:

米糊程式我大概測試了兩三次, 個人感覺這種用到大米的糊糊類,

多少都會有一點糊底的。 根據大米狀態來看, 糊底程度是“煮過的米飯<泡軟的大米<生的大米”這個規律。 所以我一開始就提醒大家不要直接扔生米進去做, 這都是實踐出來的經驗, 避免大家走彎路。

其實從加熱原理來看, 個人感覺加熱型破壁機做米糊時出現糊底現象應該是正常的, 因為熱杯底部是一塊圓形加熱板, 可以在幾分鐘內達到100度的高溫。 就好像我們用奶鍋煮米糊一樣, 如果米類沉積在底部高溫加熱的位置時又不攪拌, 自然就會有糊底的狀態出現。

但是糊底現象, 也應該有高低輕重之分。 尤其是不同牌子的加熱型破壁機。 米糊程式算是比較特殊的一種, 如果破壁機的其他加熱程式也出現糊底了, 在排除我們操作不當和配方錯誤的情況下,

就要看看是不是機器自身的問題了。

機器的品牌材質, 程式設置, 以及加熱板是否加熱均勻, 都對糊底現象有直接影響。 我在用VH的破壁五穀、豆漿和濃湯時, 都沒有出現過糊底現象, 應該說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