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門慶的酒,竟然還有肉釀的!

《金瓶梅》裡的“酒色財氣”算是寫絕了, 可堪名著, 那些細膩入微的生活描寫, 如清明上河圖一般, 著實是一部文學巨著。 全書關於幾十種酒的幾千條記述, 就可以說蔚為壯觀, 有些酒我們今天還能見到, 有些酒則已隨時間而消逝, 此外, 在晚明社會中, 什麼樣的酒在什麼場合喝, 什麼樣的酒有怎樣的用處, 更處處在不經意間彰顯著那個時代酒文化的魅力。 在種類眾多的酒中, 有幾樣特殊的酒品, 不僅在今天讓我們看著格外難得, 也非常有趣。

花酒

大官人家的所謂花酒, 並不是與妓女同吃的酒, 而是古代的一種酒的類別,

比如第三十四回中說到的磚廠劉太監送與他的木樨荷花酒, 比如第三十八回裡提到的夏提刑送與他的菊花酒, 再比如第二十三回中提到的應伯爵送給西門慶的茉莉花酒, 等等。 從書中的內容來看, 西門慶對於各種鮮花釀造的酒都是頗為喜愛的, 每次喝這類酒都是特意吩咐, 可見他的興致極高, 更何況那菊花酒還是重陽時的節令酒。

古代的花酒基本上都是以糧食釀造酒摻入鮮花製成的, 在明代馮夢楨所著的《快雪堂漫錄》一書中, 對大官人喝的茉莉花酒就有詳細的介紹:

茉莉酒法用三白酒(白米、白麵、白水釀造)或雪酒(南通特產)色味佳者, 不滿瓶, 上虛二三寸。 編竹為十字或井字障瓶口, 不令有餘不足。

新摘茉莉數十朵, 線系其蒂, 懸竹下, 令齊, 離酒一指許, 貼用紙封固, 旬日香透矣。

從馮氏的記錄中可見, 這類花酒大致就是以比較清醇的釀造酒, 加以鮮花薰制, 可想而知, 這類酒一定是清雅絕倫的, 也難怪西門慶這樣見多識廣的大財主都對其青睞有加。

藥酒

中國人吃藥酒的習慣由來已久, 至今很多著名的老字型大小藥鋪的藥酒依然非常暢銷, 比如北京的鶴年堂老鋪制藥酒就有上百年的歷史, 還有春夏秋冬四款藥酒, 都是專門針對季節的特性而炮製。 《金瓶梅》裡的藥酒相對還比較簡單, 都只是一些發散生熱的作用, 比如端午節時所用的雄黃酒、艾酒(以艾葉泡的酒), 主要功效就是祛瘟, 但在書中提到了一種藥五香酒,

卻格外特殊。

藥五香酒出現在該書的第二十七回, 那一天閒暇無事, 西門慶與潘金蓮在園子中玩投壺, 也就是將手中的箭投入細脖的壺裡, 投不中的要罰酒, “投了十數壺, 把婦人灌的醉了, 不覺桃花上臉, 秋波斜睨”, 這時候的大官人也心猿意馬, 卻先吩咐丫鬟說他要吃藥五香酒, 酒罷之後便發生了“醉鬧葡萄架”的故事。 從情節上看, 這裡說的藥五香酒應當是一種壯陽藥酒, 不過具體的炮製方法, 書中便沒有交代了。

羊羔酒

羊羔酒在《金瓶梅》裡出現的次數很多, 比如第十四回中說“酒泛羊羔”, 比如第二十一回中說“美酒泛羊羔”, 再比如第七十八回中說“金壺斟玉液, 翠盞貯羊羔”。 初讀該書時並沒有注意, 也並沒有太明白羊羔與美酒之間的關係,

後來在看元代鄒鉉續補的《壽親養老新書》時發現, 原來在古代還有一種用肉與糧食同釀的羊羔酒。 根據書中的記載:

羊羔酒米一石, 如常法浸漿, 肥羊肉七斤, 曲十四兩, 諸曲皆可, 將羊肉切作四方塊, 爛煮, 杏仁一斤, 同煮, 留汁七鬥許, 拌米飯曲, 更用木香一兩同醞, 不得犯水, 十日熟, 味極甘滑。

不看不知道, 中國古代竟然還有這種用羊肉和糧食一起製作的美酒, 而且還非常頻繁地出現在西門大官人家的餐桌上, 只可惜我們今天的人已經無處品嘗了。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 古代的很多名酒以及很多飲酒的方式, 因為各種原因在如今已經很少見或消失了, 幸有眾多的文學或文獻還保留了它們的記載。

僅《金瓶梅》中, 就是幾十種酒, 我們已經對它們的概念不大清晰, 此篇文章也只能挂一漏萬地進行介紹, 如果您熱愛酒文化, 不妨也讀一讀《金瓶梅》, 單就飲食而言, 這本書真可謂是一部飲食大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