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過節的銀行理財產品要不要

關注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基本都會發現, 每逢節日, 銀行都會適時推出一些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節日專屬理財產品。 由於預期收益率與同期相比較高, 所以很容易吸引很多投資者關注, 甚至一些節日專屬產品還要靠搶。

節日專屬多為短期

推出節日專屬理財產品, 幾乎已經是銀行理財市場上的習慣。 統計發現這個時候, 各銀行推出的節日專屬理財產品, 大多為流動性佳、投資時間較短的短期理財產品, 使資金能夠在節日期間仍能留在銀行。

例如, 今年清明、端午小長假期間, 股市休市, 部分銀行就趁機推出了針對性的節日期間理財產品,

時間為3天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 短期理財產品時間短、資金靈活、風險小且收益高於活期存款, 特別是像節日專屬這種超短期的理財產品, 很適合有大額短期閒散資金的投資者。 統計資料顯示, 僅從新股發行開閘以來, 各大銀行推出的超短期理財產品就達到了上百款, 如招行的“日日金”“日日盈”, 工行的“靈通線上”, 中行的“七日有約——7天自動滾續理財”等。

不過, 雖然短期理財產品資金靈活, 但是有不少屬於非本金保證浮動性理財產品, 因此還是存在一定風險。 另外, 節日專屬的短期理財產品, 特別是超短期產品, 比較適合有一定資金, 需要快進快出交易的大額投資者, 如果資金量較小,

投資這類產品的意義不大, 反而是賺折騰。

收益率虛高, 噱頭大

推出節日專屬理財產品, 既能吸引投資者關注, 又能提高自家銀行的關注度, 對於銀行來說何樂而不為呢?因此, 22家商業銀行中, 有不少銀行就愛“過節”, 湊熱鬧。 例如華夏銀行、寧波銀行、蘭州銀行。 據相關資料統計, 這3家銀行發行的節日專屬產品, 至少包含6個節日。 在眾多的節日中, 這些銀行又最偏愛春節、端午、國慶、中秋等節日, 這4個節日裡發行的專屬理財產品涉及的銀行最廣, 發行款數也較多。

這些節日專屬理財產品發行款數之所以眾多, 很大的原因在於這些節日屬於中國傳統重大節日, 關注度高, 銀行推出的這些節日專屬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也高,

所以對投資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據普益標準統計, 2017年9月的非節假日產品平均收益率約為4.51%, 而中秋及國慶雙節專享型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則達到5.01%, 整體收益具有明顯的優勢, 其中單只產品最高收益率為5.5%, 最低為4.3%。

同時, 銀行推出的國慶或中秋專屬理財產品期限大多比較短, 多數是3個月以內甚至2個月以內。 不過, 很多產品都是在節後計息。 由於碰上長假, 這些產品的募集期也就達到了10天以上, 有的甚至半個月, 這樣就會造成嚴重的資金“站崗”問題, 拉低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

對此, 有業內人士表示, 各銀行緊抓各種節日商機, 對節日專屬理財產品以各種噱頭進行包裝, 以吸引投資者注意。 但事實上, 這些包裝過的高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與其平時的理財產品並無太大差異。

下一波高收益要不要追?

儘管中秋期間銀行推出的節日專屬理財產品並不划算, 那對於即將到來的元旦等年末特殊節點, 此時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要不要追呢?

俗話說, 錯過了這波高收益理財產品, 那就別錯過下一波高潮。 進入12月, 這意味著2017年也接近尾聲。 年底可是銀行的“年關”, 趕上元旦假日+年底考核, 屆時還會有一波高收益率產品出現。 鍾愛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