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銀行征信審核存漏洞 行銷員亂填錯他人資訊,使用者遭“受損”

“未婚”變“已婚” 學歷、位址均出錯 誰動了我的征信報告?

記者調查:中信銀行征信審核存漏洞 “連累”使用者央行征信記錄

央行征信系統如今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 買房貸款要有征信報告、信用卡辦理要看征信記錄、一句“給你上征信”都能讓老賴們乖乖還錢……可《IT時報》記者最近卻遇到這樣一件怪事:自己明明並未結婚, 征信報告上卻顯示為“已婚”;明明是研究生, 卻寫著“本科”;就連聯繫地址, 也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路名和門牌號。

究竟是誰動了記者的征信報告?在這份征信報告上清楚寫著, 資料來源“中信銀行”,

而就在不久前, 記者恰恰莫名收到了一張中信銀行的信用卡, 這二者之間有何關係?一番調查之後, 記者發現, 中信銀行信用卡的髮卡、審核、開卡各個環節, 都存在漏洞, 為了完成考核指標, 部分行銷業務員代替客戶填寫個人資訊, 而征信審核部門在審核資訊時, 甚至沒有電話回訪確認環節, 其後果不僅僅增加了信用卡的壞賬風險, 錯誤資訊還“污染”了用戶的征信報告。

■IT時報記者 汪建君

記者親歷 莫名被修改的征信報告:未婚變已婚

11月28日, 記者調取了一份自己的征信報告, 可報告上出現多處錯誤, 依然單身的記者被標注為“已婚”, 學歷和單位位址也都是錯的, 其中一條地址的路名甚至根本不存在。 報告顯示,

這些資訊的出處是中信銀行。

一個多月前, 記者的確收到過一張中信銀行的信用卡, 但記者根本不記得曾經申請過這家銀行的信用卡。 後經人提醒才發現, 這張信用卡是東方航空和中信銀行的聯名卡。 此前記者曾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被一名身著航空制服的工作人員“說服”辦理過所謂的東航里程聯名卡, 並在申請表上填寫了部分個人資訊, 但當時沒有提供任何身份證件。

想到此卡或許就是彼卡, 記者當時並未太在意, 但如今看來, 這張莫名的信用卡不僅讓記者的征信報告資訊出現多次錯誤, 而且會因此影響記者隨後的許多業務辦理。

記者的遭遇, 是偶發個例?還是普遍現象?資料顯示, 2017年上半年, 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4160萬張,

同比增長達到23.49%, 快速髮卡的背後, 是否埋下了巨大的隱憂?

記者調查

行銷員“估摸”著填資訊

發生在記者身上的事並不是孤例。 市民王女士也向《IT時報》記者反映, 曾辦理過一張華夏銀行信用卡, 後來買房調取征信報告時發現, “未婚”顯示為“已婚”, 這給她辦理貸款帶來諸多不便。 王女士對記者表示, 當時就此事向華夏銀行投訴, 後經對方核查才知道是銀行業務經理替她填寫了該項資訊。

12月1日, 記者來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一名東方航空公司推介聯名卡的業務員向記者介紹, 目前東航與中信、廣發、興業、浦發四家銀行合作, 辦理信用卡時需要填寫姓名、電話、身份證、郵箱、單位位址以及緊急連絡人及其電話等資訊,

“學歷一般不問, 婚姻狀況之前也不問, 但現在都會問一問, ”這名業務員說, “因為之前出現過問題, 所以現在都會留心一點。 ”

她說的問題是指2016年一名業務員在提交使用者資料時, 想當然地勾選了“已婚”, 沒有料到這名用戶其實已經離異, “後來用戶過來投訴, 事情鬧得很大, 這名業務員最終被開除, 從那之後我們也就變得更小心。 ”

她同時向記者透露, 她們每天有招攬用戶申請信用卡的指標, 一天30個, 完不成就會扣獎金。 有時候為了完成指標, 在向客戶推介時會選擇性地避開信用卡三個字, “因為很多人聽到辦理信用卡就可能沒有意願了, ”她告訴《IT時報》記者, 有些客戶因為要趕飛機, 在非核心資訊沒有或不願填寫的情況下,

業務員會依據客戶的大致情況進行自主填寫。

比如客戶是年輕小夥, 學歷基本上就填寫本科, 如果客戶緊急連絡人填寫的是父母, 那婚姻狀況可大致判斷是未婚。

一名某銀行主管人員向記者解釋了這背後的動機, 在兩個人的所有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 銀行更傾向於將信用卡發放給已婚客戶, 她強調說:“對身負指標任務的業務員來說, 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的考量了。 ”

被省略的審核流程

除了婚姻狀況的資訊錯誤, 在記者的征信報告中, 學歷和單位位址也是錯誤的。 針對這個問題, 中信銀行信用卡官方總部日前回復《IT時報》記者表示, 目前中信銀行在征信審核過程中, 對於婚姻、學歷、位址等基本資訊的錄入參照前端行銷人員提供的材料, “不排除由於前端工作人員的不專業或失誤而導致資訊錯誤的情況”,同時坦承在前端環節存在工作不足。

上述銀行主管人員向記者表示,正常情況下,辦理信用卡會有嚴格的前期標準流程,不僅需要出示身份證而且業務員需要和客戶合影,以證明確實是客戶本人辦理。此外,在資質審核之後,還會對客戶進行電話回訪,一一核實申請表上填寫的資訊,客戶回答完全正確才能考慮放卡。

然而,記者在填寫申請資訊時並未被要求出示身份證,對此,中信銀行北京分部前端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是考慮到機場特定的場景,客戶本身在櫃檯取票時,身份資訊已經通過了系統的驗證,同時表示,機場商務人士普遍相對高端,可信度也相應比較高,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就省去了一些環節。

至於電話回訪,上述中信銀行信用卡官方總部人士回應稱,中信銀行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等聯網資源、實地走訪甚至不排除借助協力廠商管道等方式對所有使用者資訊都會建立一個資訊審核機制,但在實際核查中確實不會對每個人進行一一具體的調閱,而且目前的審核環節中也沒有電話回訪這一流程。對方表示,願意在實際工作中聽取客戶回饋的意見並努力優化審核的各個環節。

一名曾在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過的前員工向《IT時報》記者透露,該銀行信用卡審核程式有過濾—分檔—初審—終審等環節,其中過濾的依據又有多種:一方面如果資訊提交地是機場等場所,那麼大致判斷該客戶具有較好的征信資質;另一方面會從征信聯網系統中查看申請使用者的工作單位、工作職務、公司情況及以往的征信狀況,如是否有逾期等。通過過濾環節之後,所有材料會按照優良中差幾個等級進行分檔,隨後再進行審核。

“但沒有將婚姻和學歷等資訊納入核查之中,一是因為這類資訊有變動,二是因為中信銀行沒有與民政局和學信網等網站資訊相對接,資訊情況無法核實,這也是所有銀行普遍存在的情況。”據這名工作人員介紹,單位位址則完全是按照前端提交的資訊來錄入,審核部門不會對此去深究,而且銀行對審核人員也有KPI指標,但具體是什麼,他並沒有透露。

記者觀察

利益面前,審核門檻被有意無意放低了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國各大上市銀行累計髮卡總量為5.93億張,而 2015 年末,信用卡髮卡總量為5.22 億張,上漲趨勢明顯。具體到中信銀行,據瞭解,2017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4160萬張,同比增長達到23.49%。

財經學者,原第一財經評論員張曉峰認為,大規模髮卡與銀行利益分不開,目前來看,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存貸款之間的息差,儘管2015年8月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刪除了20年之久的存貸比控制75%的上限監管指標,但銀行先支付存款成本後放貸以獲取收入的模式依舊未變。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考慮多元的金融業務,而信用卡的信用額度並不算銀行的貸款項,也就是不需要支付存款成本,同時也不影響主營業務的放貸額度,所以對一些存款資源較少,存貸息差收入增長有限的中小型商業銀行來講,信用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項業務。他同時表示,大量開展信用卡業務, 也是吸引他行客戶的一種手段。

另一名業內人士則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據不完全統計,大約50%以上的人都很難如期全額還款,大多數人都會採用分期返還的方式,信用卡公司因此收取相應手續費。他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某商業銀行信用卡,申請自由分期業務,以2萬元為信用消費基數的話,如果分6期還款,則需繳納手續費900多元;9期還款,手續費用為1300多元。12期還款,手續費為1700多元,年利率為9%左右。表面看年化率為9%,但按照分期償還本金的模式,超到還款後期,實際年化更高。

“9%看似不算高,但信用卡基數大,這筆收入自然不少,”該人士還表示:“如果還款超出免息期,還會收取逾期費,年化利率在12%—18%之間。此外,銀行還會和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合作,綁定信用卡之後,以短信的方式發送手機、電器等商品資訊,提醒並鼓勵使用者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消費,這些都能為銀行帶來收入。”

央行征信應打破資訊壁壘

中國的金融業正在互聯網的攪局之下,波瀾洶湧,互聯網借貸平臺的征信問題一直是國之大事、民之關切,作為傳統銀行方,理應在國家金融變革的浪潮中扛起責任的大旗,從各個環節做好服務于大眾的金融事業。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征信審核之中存在資訊核查的盲點,一方面與銀行的操作流程與審核環節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銀行在採集核查資訊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與困境。目前很多政府部門包括民政部的大資料資訊沒有和銀行系統進行有效對接,或許這是出於資訊安全的考量,但從本質上這並不符合大資料時代、資訊共用時代的發展理念。郭田勇認為,各部門應該打破資訊共用的壁壘,實現更多大資料的完整對接,在這個前提下再去考慮安全問題,部門之間也才能有開放資料的驅動力。

“不排除由於前端工作人員的不專業或失誤而導致資訊錯誤的情況”,同時坦承在前端環節存在工作不足。

上述銀行主管人員向記者表示,正常情況下,辦理信用卡會有嚴格的前期標準流程,不僅需要出示身份證而且業務員需要和客戶合影,以證明確實是客戶本人辦理。此外,在資質審核之後,還會對客戶進行電話回訪,一一核實申請表上填寫的資訊,客戶回答完全正確才能考慮放卡。

然而,記者在填寫申請資訊時並未被要求出示身份證,對此,中信銀行北京分部前端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是考慮到機場特定的場景,客戶本身在櫃檯取票時,身份資訊已經通過了系統的驗證,同時表示,機場商務人士普遍相對高端,可信度也相應比較高,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就省去了一些環節。

至於電話回訪,上述中信銀行信用卡官方總部人士回應稱,中信銀行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等聯網資源、實地走訪甚至不排除借助協力廠商管道等方式對所有使用者資訊都會建立一個資訊審核機制,但在實際核查中確實不會對每個人進行一一具體的調閱,而且目前的審核環節中也沒有電話回訪這一流程。對方表示,願意在實際工作中聽取客戶回饋的意見並努力優化審核的各個環節。

一名曾在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過的前員工向《IT時報》記者透露,該銀行信用卡審核程式有過濾—分檔—初審—終審等環節,其中過濾的依據又有多種:一方面如果資訊提交地是機場等場所,那麼大致判斷該客戶具有較好的征信資質;另一方面會從征信聯網系統中查看申請使用者的工作單位、工作職務、公司情況及以往的征信狀況,如是否有逾期等。通過過濾環節之後,所有材料會按照優良中差幾個等級進行分檔,隨後再進行審核。

“但沒有將婚姻和學歷等資訊納入核查之中,一是因為這類資訊有變動,二是因為中信銀行沒有與民政局和學信網等網站資訊相對接,資訊情況無法核實,這也是所有銀行普遍存在的情況。”據這名工作人員介紹,單位位址則完全是按照前端提交的資訊來錄入,審核部門不會對此去深究,而且銀行對審核人員也有KPI指標,但具體是什麼,他並沒有透露。

記者觀察

利益面前,審核門檻被有意無意放低了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國各大上市銀行累計髮卡總量為5.93億張,而 2015 年末,信用卡髮卡總量為5.22 億張,上漲趨勢明顯。具體到中信銀行,據瞭解,2017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4160萬張,同比增長達到23.49%。

財經學者,原第一財經評論員張曉峰認為,大規模髮卡與銀行利益分不開,目前來看,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存貸款之間的息差,儘管2015年8月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刪除了20年之久的存貸比控制75%的上限監管指標,但銀行先支付存款成本後放貸以獲取收入的模式依舊未變。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考慮多元的金融業務,而信用卡的信用額度並不算銀行的貸款項,也就是不需要支付存款成本,同時也不影響主營業務的放貸額度,所以對一些存款資源較少,存貸息差收入增長有限的中小型商業銀行來講,信用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項業務。他同時表示,大量開展信用卡業務, 也是吸引他行客戶的一種手段。

另一名業內人士則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據不完全統計,大約50%以上的人都很難如期全額還款,大多數人都會採用分期返還的方式,信用卡公司因此收取相應手續費。他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某商業銀行信用卡,申請自由分期業務,以2萬元為信用消費基數的話,如果分6期還款,則需繳納手續費900多元;9期還款,手續費用為1300多元。12期還款,手續費為1700多元,年利率為9%左右。表面看年化率為9%,但按照分期償還本金的模式,超到還款後期,實際年化更高。

“9%看似不算高,但信用卡基數大,這筆收入自然不少,”該人士還表示:“如果還款超出免息期,還會收取逾期費,年化利率在12%—18%之間。此外,銀行還會和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合作,綁定信用卡之後,以短信的方式發送手機、電器等商品資訊,提醒並鼓勵使用者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消費,這些都能為銀行帶來收入。”

央行征信應打破資訊壁壘

中國的金融業正在互聯網的攪局之下,波瀾洶湧,互聯網借貸平臺的征信問題一直是國之大事、民之關切,作為傳統銀行方,理應在國家金融變革的浪潮中扛起責任的大旗,從各個環節做好服務于大眾的金融事業。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征信審核之中存在資訊核查的盲點,一方面與銀行的操作流程與審核環節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銀行在採集核查資訊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與困境。目前很多政府部門包括民政部的大資料資訊沒有和銀行系統進行有效對接,或許這是出於資訊安全的考量,但從本質上這並不符合大資料時代、資訊共用時代的發展理念。郭田勇認為,各部門應該打破資訊共用的壁壘,實現更多大資料的完整對接,在這個前提下再去考慮安全問題,部門之間也才能有開放資料的驅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