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名人與成都丨1958年毛主席來成都開會有多節儉?主動要求吃雜糧

圖據河南法制報

名人與成都

1958年的陽春3月, 毛主席來到成都, 住在外西金牛壩省委招待所(現金牛賓館), 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的工作會議。 在金牛壩的日日夜夜, 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言一行, 都充分體現了人民領袖為人民、人民領袖愛人民、人民領袖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風貌, 給人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艱苦樸素平易近人

3月4日, 天空晴朗, 陽光明媚, 毛主席來到了金牛壩招待所。 被派到毛主席身邊工作的白江、田常禮、蔣富全、杜永昭等同志, 連忙迎上前去。

毛主席伸出溫暖的手, 親切地一邊同大家握手,

一邊問每個人的姓名。 看到敬愛的領袖毛主席這樣慈祥、親切, 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同志們想:毛主席為了祖國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日夜操勞, 嘔心瀝血, 今天來到了成都, 一定要讓他老人家休息好, 生活好。 同志們把屋子佈置得整整齊齊, 乾乾淨淨, 換上了全新的臥具, 準備了很好的飯菜。

可是沒想到, 毛主席生活是那樣的簡單、樸素。 他隨身帶了一個已經用舊了的馬褡子, 裡面裝著他走遍祖國的全部行袋。

警衛員同志把一條薄薄的脫了棉毛的毛巾被、一床白斜紋棉布毯、舊枕頭、白布襯衫、粗線織的短襪、半新的布鞋和一雙已經磨得發白的拖鞋迅速地擺放在毛主席居住的房間裡。 為了讓毛主席休息好,

招待所為他準備了軟床, 他說還是睡硬板床好。

服務員擔心床板硬, 主席睡不舒服, 又給他準備了三床墊絮, 他說只要一床就夠了。 服務員見毛主席的毛巾實在該換一條了, 便悄悄地放了一條新毛巾, 可是毛主席洗臉時, 卻把新的拿開, 仍然用那條隨身帶的舊毛巾。

毛主席用的一把梳子, 已經斷了幾個齒, 服務員小蔣和小杜實在看不過意, 便鼓起勇氣向毛主席說:“主席, 這梳子不行了, 換一把吧!”毛主席微笑著說:“還能夠用嘛, 不要換了。 ”毛主席穿的白襯衫洗一回補一回, 衣袖肘部補的兩個大補釘, 已經快磨破了, 他仍不同意換件新的。

毛主席吃飯也很簡單, 每頓只要兩菜一湯, 稍多一樣就要說:“不要吃得太好了, 要節約。

”毛主席在招待所吃第一餐飯時, 看到雪白的大米, 想到我們的國家大, 人口多, 底子薄, 現在還有不少地方的老百姓吃不上大米, 覺得吃這樣白的大米太可惜了, 於是感慨地說:

“四川是天府之國, 吃這樣好的大米啊!下次在飯裡給摻些雜糧:包穀顆顆、胡豆顆顆, 就是你們四川的玉米糝糝飯。 ”

看到桌上擺的幾樣菜, 毛主席順手端起一樣遞給服務員說:“菜多了, 下一頓熱來給我吃。 ”同志們聽說毛主席要吃雜糧, 心裡很難過, 想到毛主席已經65歲高齡了, 又那樣操勞, 怎麼能吃不易消化的粗糧呢?雖然心痛, 炊事員朱維新師傅還是照毛主席的意思去辦了。 毛主席端起摻了玉米、胡豆等雜糧的飯, 吃得特別香, 一粒飯掉在桌子上, 他老人家都撿起來吃了,

還說這樣吃既節約, 又有營養, 會議伙食也該這樣辦。

有一次, 服務員選了一個金川雪梨, 洗乾淨, 削了皮, 給毛主席送去。 毛主席接過雪梨, 拿在手中沒有馬上吃, 一雙眼睛深情地望著雪梨, 這金川的雪梨勾起了他老人家的回憶:23年前, 為了粉碎蔣介石的反革命圍剿, 把中國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轉移到抗日前線的西北, 他率領紅軍長征, 第一次來到四川, 翻雪山, 過草地, 得到了當地人民的大力支持。 如今, 革命勝利了, 新中國有了今天, 可不能忘了雪山草地的人民啊, 他們現在的生活怎麼樣了?一定要讓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儘快地富起來……。

看著還站在身邊的服務員, 他親切地說, 不要削皮, 洗乾淨就行了, 梨皮是可以吃的。

毛主席平易近人, 和藹可親, 他對身邊工作的同志很親切, 很關心。 工作人員給毛主席送一杯水, 打掃一次衛生, 毛主席都要說謝謝。

毛主席還和藹地同他們拉家常, 對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十分關心, 經常問寒問暖。 有一次, 毛主席對小田說, 你叫小田, 我們北京也來了個小田, 你們倆是親兄弟啊!毛主席親切地叫兩個小田站在一起, 慈祥地拉著他們的手說, 真像親兄弟啊!

會議結束後, 毛主席要離開成都了, 在他身邊工作的同志, 多麼想和毛主席照一張像啊!好多次話到嘴邊也沒有說。 毛主席最懂得群眾的心情, 請來了警衛員、服務員、駕駛員、炊事員等一起合影留念, 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別。

為民操勞廢寢忘食

毛主席在金牛壩招待所住了23天。在這些日子裡,毛主席為國為民辛勤不倦,廢寢忘食地工作。他在工作中,往往朝霞已經升起,夜以繼日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常常是吃飯的時間已經過了好久,仍放不下手邊的工作。有時服務員把飯菜送去,毛主席總是親切地說:“我的事還沒有辦完,等一會吃吧!”

毛主席在招待所期間為了抓緊時間工作,幾乎沒有到餐廳吃過飯,在臥室或會議室工作時,往往是把桌子面前的書報、文件稍稍推開,就在那裡吃飯。有時,毛主席還邊吃飯邊看書或批閱文件。

毛主席在金牛壩的20多天裡,晚上通宵達旦地工作,白天頂多休息四五個小時後又繼續工作或學習,這似乎成了他的習慣。

一天夜裡,北斗當空,夜深人靜,毛主席拿著文稿、書籍到會議室去。他對身邊工作的同志說:“我就在這裡學習,你們去睡吧!”同志們怎麼能去睡呢?望著當空的北斗,望著毛主席屋裡的燈光,等候毛主席休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毛主席仍坐在會議桌旁邊,不斷地翻閱書籍、文稿;有時用黃藍鉛筆畫記號,有時用毛筆寫批語,有時站起來翻閱,有時抬起頭沉思。工作人員好不容易看到毛主席擱下書本,舒了一口長氣,正要去請他老人家休息時,卻又看到毛主席鋪開紙張,奮筆疾書,毛主席就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當他放下筆時,屋裡的燈光已迎來了黎明,他問服務員現在幾點了,聽了服務員的回答,他才知道已是第二天了。

他慢慢地走到窗前,推開窗戶,伸開雙臂,深深地呼吸著成都平原清晨的新鮮宜人的空氣,覺得一晝夜的疲勞都消除了。接著,他又馬上吩咐通知同志們開會,新的一天的工作又開始了。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毛主席歷來注重調查研究,把它看成是搞好工作的一種基本功,是瞭解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不可少的手段,要求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並身體力行。

在成都會議期間,他也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親自視察工廠、農村、街道,瞭解工農業生產,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

毛主席剛到成都的第二天下午,對警衛員小白說:“我們出去看看,往東邊走,看農業社。”一路上,毛主席看到那青青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綠油油的苕子,像地毯一樣鋪滿平原時,感到特別高興。

當汽車開到一塊苕子田邊時,毛主席要下車去仔細看看,這時,一個白鬍子老農迎面而來,主席便虛心地問老農,苕子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當他聽完介紹後,興奮地對大家說,苕子的用途這麼多,能肥田,又能喂豬,人也可以吃,應該宣傳苕子的優越性。

3月16日,毛主席視察郫縣紅光合作社回到金牛壩後,又立即去看了種在招待所外面的四川省委的試驗田。見油菜長得不大好,毛主席就對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說:“你們應該向紅光社學習,超過他們。”後來,省委採取了措施,試驗田產量有了很大提高,小麥畝產達800斤,水稻上千斤。

毛主席為了詳細瞭解農村辦合作社和社員的口糧、現金收入的生活情況,他除了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外,還親自找基層幹部瞭解和派人去調查。毛主席在視察紅光合作社後,又找了成都市郊區區委書記高永厚和郊區友誼生產合作社社長張錫榮去金牛壩招待所瞭解農業社的分配情況。後來,又派身邊的秘書林克同志到郊區的光榮、永慶合作社和友誼社的33隊調查社員的生產和分配等情況。

毛主席在金牛壩招待所住了23天。在這些日子裡,毛主席為國為民辛勤不倦,廢寢忘食地工作。他在工作中,往往朝霞已經升起,夜以繼日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常常是吃飯的時間已經過了好久,仍放不下手邊的工作。有時服務員把飯菜送去,毛主席總是親切地說:“我的事還沒有辦完,等一會吃吧!”

毛主席在招待所期間為了抓緊時間工作,幾乎沒有到餐廳吃過飯,在臥室或會議室工作時,往往是把桌子面前的書報、文件稍稍推開,就在那裡吃飯。有時,毛主席還邊吃飯邊看書或批閱文件。

毛主席在金牛壩的20多天裡,晚上通宵達旦地工作,白天頂多休息四五個小時後又繼續工作或學習,這似乎成了他的習慣。

一天夜裡,北斗當空,夜深人靜,毛主席拿著文稿、書籍到會議室去。他對身邊工作的同志說:“我就在這裡學習,你們去睡吧!”同志們怎麼能去睡呢?望著當空的北斗,望著毛主席屋裡的燈光,等候毛主席休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毛主席仍坐在會議桌旁邊,不斷地翻閱書籍、文稿;有時用黃藍鉛筆畫記號,有時用毛筆寫批語,有時站起來翻閱,有時抬起頭沉思。工作人員好不容易看到毛主席擱下書本,舒了一口長氣,正要去請他老人家休息時,卻又看到毛主席鋪開紙張,奮筆疾書,毛主席就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當他放下筆時,屋裡的燈光已迎來了黎明,他問服務員現在幾點了,聽了服務員的回答,他才知道已是第二天了。

他慢慢地走到窗前,推開窗戶,伸開雙臂,深深地呼吸著成都平原清晨的新鮮宜人的空氣,覺得一晝夜的疲勞都消除了。接著,他又馬上吩咐通知同志們開會,新的一天的工作又開始了。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毛主席歷來注重調查研究,把它看成是搞好工作的一種基本功,是瞭解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不可少的手段,要求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並身體力行。

在成都會議期間,他也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親自視察工廠、農村、街道,瞭解工農業生產,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

毛主席剛到成都的第二天下午,對警衛員小白說:“我們出去看看,往東邊走,看農業社。”一路上,毛主席看到那青青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綠油油的苕子,像地毯一樣鋪滿平原時,感到特別高興。

當汽車開到一塊苕子田邊時,毛主席要下車去仔細看看,這時,一個白鬍子老農迎面而來,主席便虛心地問老農,苕子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當他聽完介紹後,興奮地對大家說,苕子的用途這麼多,能肥田,又能喂豬,人也可以吃,應該宣傳苕子的優越性。

3月16日,毛主席視察郫縣紅光合作社回到金牛壩後,又立即去看了種在招待所外面的四川省委的試驗田。見油菜長得不大好,毛主席就對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說:“你們應該向紅光社學習,超過他們。”後來,省委採取了措施,試驗田產量有了很大提高,小麥畝產達800斤,水稻上千斤。

毛主席為了詳細瞭解農村辦合作社和社員的口糧、現金收入的生活情況,他除了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外,還親自找基層幹部瞭解和派人去調查。毛主席在視察紅光合作社後,又找了成都市郊區區委書記高永厚和郊區友誼生產合作社社長張錫榮去金牛壩招待所瞭解農業社的分配情況。後來,又派身邊的秘書林克同志到郊區的光榮、永慶合作社和友誼社的33隊調查社員的生產和分配等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