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揚中華文化,走唐詩之路” 首屆浙江唐詩大會在新昌舉行

12月9日至10日, “豐島杯”首屆中國天姥山唐詩大賽在新昌舉行, 來自全省各地的30支隊伍共聚這唐詩之路精華地段, 分別參加兒童組、少年組和青年組的角逐, 通過宛轉悠揚的朗誦表演, 與詩人隔空對話, 致敬傳統文化中最富才情的時代。

揚中華文化, 走唐詩之路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 文化強民族強。 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 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 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傳統文學是中華文化的載體,

詩歌是文學中最凝練的語言藝術, 唐詩更是歷代詩歌作品的明珠。 浙江東部, 就有這麼一條串珠成鏈的“唐詩之路”。 數百位唐代文人墨客從錢塘江啟程, 由浙東運河、曹娥江至剡溪, 再溯源至石樑而登天臺山, 完成心中的山水人文朝聖, 他們一路上隨手揮毫潑墨, 留下了無數傳頌千年的優美詩篇。

張亮宗 攝

新昌是這條道路上的靈秀之城, 這裡的山水盛景成為滋養詩歌才情的沃土。 盛唐時期, 李白、杜甫、孟浩然紛至遝來, 白居易《沃洲山禪院記》雲:“東南山水越為首, 剡為面, 沃洲天姥為眉目”。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更是讓天姥山成為了詩歌的聖山。

“揚中華文化, 走唐詩之路”, 在團省委和省關工委指導下, 青年時報和浙江省關工委辦公室,

聯合新昌縣、浙江省朗誦協會等, 開展“豐島杯”首屆中國天姥山唐詩大賽, 面向全省大中小學生開展唐詩朗誦及唐詩文化知識競賽。

大賽得到豐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冠名支持, 豐島系國家首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旗下有12家子公司, 已形成鮮切葉鮮切花盆花、果蔬罐頭及電子商務等產業, 其中楊桐柃木、菊花與桔子罐頭出口量多年來穩居國內行業第一。 特色食品——“豐島鮮果撈”水果罐頭, 出口歐美十八年, “隨時隨地, 經典美味”, 為用戶奉獻精美、時尚、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大賽自啟動以來, 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唐詩愛好者踴躍報名。 經過各地市的推薦和選拔, 共有30支隊伍入圍決賽, 代表所在地市, 參與兒童組、少年組和青年組的角逐。

張亮宗 攝

12月9日-10日, 這些詩情縱意的參賽隊伍, 共聚新昌白雲書院, 共同吟誦一首首不朽的詩篇, 致敬一千年前那些偉大詩人。

小詩人盡展唐代遺風

“抑揚頓挫”傳承詩歌文化

大賽採取輪流朗誦、配樂+背景音朗誦、舞臺表演、情景式朗誦等形式, 一起朗誦經典, 展現參賽隊伍對唐詩的理解, 重現唐詩中的古老意境。 此外, 唐詩文化知識競賽以“詩句接龍”的形式, 著重考查小詩人們的唐詩知識儲備。

張亮宗 攝

參賽隊伍中, 有來自新昌城東小學的“鐵馬金戈玉關情”參賽隊, 展現杜甫文中傾訴出來的戰爭之苦與人民對戰爭的痛恨;諸暨開放雙語實驗學校的師生, 導演了一場蜀道難登的大戲;來自浙江大學的學生逸興洋溢,

帶來《將進酒》的恣意豪情。

有緣新昌, 來了就好

每一個來到新昌的遊客, 駛出高速出口時, 都會照見一尊慈眉善目的大佛相迎。 “有緣新昌, 來了就好”, 說的就是一個“佛緣”。 比賽期間, 所有參賽隊伍參觀遊覽了大佛寺景區, 景區由大佛寺、十裡潛溪、南岩寺三部分組成, 以佛宗長遠、歷史悠久著稱。 大佛核心景區大佛禪寺, 由高僧曇光創建於東晉永和初年, 以石窟造像為特色, 佛像規模宏大, 歷史悠久, 立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石彌勒佛, 是中國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 被譽為“江南第一大佛”、“越國敦煌”。

張亮宗 攝

正是新昌清奇的山水盛景造就了這樣的緣分, 這裡名山簇擁, 風景秀麗, 天臺、四明、會稽山脈盤接於縣境,

形成眾山過江、群峰過峽的多姿地貌。 沃洲湖、天姥山為越中風光奇絕處, 素有“東南眉目”之稱, 被道家列為洞天福地, 是唐詩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華所在。

“穿岩之峰高蒼蒼, 峰巒十九摩天光”。 穿岩十九峰風景名勝區由穿岩十九峰、千丈坑、台頭山、倒脫靴四個景區組成, 是我國壯麗的丹霞地貌景區之一。 景區的飛龍棧道主要由古木棧道、空中玻璃棧道和飛龍天橋三部分組成。 通過蜿蜒曲折的古木棧道走上垂直高度為200米左右的飛龍棧道, 站在108米長的玻璃棧道上, 透過玻璃就能看到垂直的山體, 仿佛置身於空中。

沃洲湖也稱長詔水庫, 它北倚沃洲山, 南臨天姥嶺, 群山環抱, 碧波浩渺, 景色幽靜秀美。 歷代文人相繼往來,絡繹不絕,尤其是唐代,這裡成了全國旅遊熱區,留下了數百首詩文,從而成為唐詩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歷代文人相繼往來,絡繹不絕,尤其是唐代,這裡成了全國旅遊熱區,留下了數百首詩文,從而成為唐詩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