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獵場》收官瑕不掩瑜 胡歌淩晨發微博相送鄭秋冬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獵場》在爭議中開場, 但後勁十足, 帶來了與時下現代都市劇截然不同的嶄新面貌。 一如導演姜偉所言, 他的創作動力是創新, 他希望探討現代社會物質層面滿足之後, 人們精神層面的問題。 於是《獵場》的故事即是男主角鄭秋冬從自我清汙走向理想主義人格的救贖之路, 亦是現代都市職場人自尊自強的理想寫照。

憑藉漸入佳境的劇情, 《獵場》從開篇的爭議中走出, 口碑上揚, 接近尾聲時全網播放量更是突破百億大關。 日前, 《獵場》在京舉行專家研討會,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 儘管尚有不足之處,

但它仍是2017年中國重要的電視劇作品之一, 這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塑造了“不一樣的主人公”, 傳遞了一種積極的社會思考, 給時下流行的職場劇、現實劇、偶像劇注入有營養的精神內涵。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中心主任、教授尹鴻認為, 《獵場》難得的講述了“男人的成長”。 他解釋說:“《獵場》寫了一個被大家喜歡的男人是怎樣練成的, 一個人見人愛的男人是怎樣練成的。 ”他認為, 《獵場》把女性形像做成了幾面鏡子, “讓觀眾在這幾面鏡子當中找。 其實像《紅樓夢》一樣, 最後到底是選襲人還是選寶釵還是黛玉, 最後還是形成了價值觀的對照。 ”

《獵場》編劇兼導演姜偉表示, 自己最大的創作動力是創新, “我們這些年的現代劇對於家庭、倫理探討得多一些,

對於事業有成、對於年輕人的成功表現得多一些, 這也是很正確的。 因為我們改革開放以來, 經濟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 很多人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我想探討一下精神層面的問題。 就是物質層面滿足之後, 精神層面怎麼辦?”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准指出, 薑偉自編自導的作品有一個特點是一號人物都從最低點寫起。 比如《潛伏》的余則成是國民黨特務, 他從同情、愛護無辜生命, 追求最低端的良心和良知開始。 《獵場》也一樣, 鄭秋冬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在想是不是違背了我的良心、是不是拿良心來換取, 因為只要有一個人相信我, 以後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人相信我,

最後就會實現我的目標。 “他把中國的人性本善, 和西方有了罪就要贖罪, 把人性兩端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結合在一塊, 提出這樣一個上升的道路。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指出, 《獵場》中鄭秋冬自我清汙的理想主義人格, 頗具現實意義。 他表示, “我們正面主人公每年都很多, 但是《獵場》中的這個理想主義的主人公是有污點的, 但是他又自我超越, 自我改造, 最後成功了。 所以這樣一種理想主義人格在當前的出現很有它的意義, 可以說跨越了通常的理想主義人格範式。 ”他也同時指出, 該劇主人公在情感戲的線索安排上尚有可商榷之處, “其可信度和示範的力量感覺不夠強烈, 所以有些觀眾就會吐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