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說,讀懂了林黛玉,就讀懂了《紅樓夢》?

林黛玉無疑是《紅樓夢》裡最吸引人的人物, 在全書中, 她的分量之重、形象之豐、雕琢之精、質地之美, 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典型人物中, 無人能出其右。 因此, 我一直固執地以為, 讀懂了林黛玉, 就讀懂了《紅樓夢》。

為什麼會有這種看似誇張的論調?其實, 一點也不誇張, 因為, 在林黛玉的身上, 體現了太多曹雪芹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暫不論他的愛情觀)。 林黛玉的形象, 或許就是他動筆的初衷或堅持的動力, 無此, 怎會有那十年如一日的慎終如始?

林黛玉不是塵世俗女, 她是人間的精靈, 更是世外的仙葩。 比如,

她有著足以讓人驚豔的外貌。 所謂“閒靜時如姣花照水, 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一派超凡脫俗的美, 無怪乎賈寶玉第一次見她, 便直呼她“神仙似的妹妹”。

又如, 她有著足以令人稱羨的才華。 賈妃歸省, 命眾姐妹詩題匾額, 獨她與薛寶釵受到賈妃稱賞, 就連她幫賈寶玉題寫的一首《杏簾在望》, 也讓賈妃“喜之不盡”。 而在大觀園裡的賽詩會中, 她幾乎次次力壓群芳, 奪得頭魁, 其才思之敏捷、構思之新穎、意境之高遠、風格之蕭散, 皆遠勝於諸裙釵。

其實, 林黛玉還是大觀園裡所有女孩子中最率性的人, 喜歡不省其溢美, 厭惡不怕其難堪。 喜歡賈寶玉, 病中都熬夜為他繡荷包;喜歡香菱, 教她寫詩不厭其煩, 因此為大觀園又帶出了一個女詩人。

而對厭惡的, 她不怕其難堪, 正如寶玉的奶媽李嬤嬤那句評語:“真真這林姐兒, 說出一句話來, 比刀子還尖。 ”她就是這麼一個人。

而且, 別看她寫詩極雅, 有時說話卻極糙。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回中, 寶玉擔心她睡出病來, 準備躺在她床上說話為其解困, 說沒有其他枕頭, 要同黛玉共枕一個枕頭, 黛玉聽後脫口而出罵道:“放屁!外頭不是枕頭?”一句“放屁”, 真是快人快語, 讓人忍俊不禁。

用《西廂記》裡那句“傾國傾城貌, 多愁多病身”來形容林黛玉的外在形象, 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不過, 外表柔弱的她, 卻有著傳統美女子所沒有的倔強。 比如, 她在感情上, 她便從不將就, 寧折不彎。 要嫁就嫁賈寶玉, 這一點是她稍懂得男女之事後就已經堅定的念想,

為此, 她所有的擔心, 都只有這個擔心。 所以, 她的頭腦中蓄滿了“金玉姻緣”的糾纏, 什麼金鎖、金麒麟之類, 人家不甚關注的物件, 她卻不堪其惱, 以至於屢屢用“冷香”、“暖香”去點醒寶玉, 還面對寶玉由衷歎息說:“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這些情感的絲絮, 怎一個愛字了得?

很多人喜歡薛寶釵而討厭林黛玉。 喜之者說寶釵寬容大方明事理, 厭之者說林黛玉哭哭啼啼鬧脾氣。 確實, 對於賈府上下來說, 寶釵絕對是一位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貼丈夫、寬容僕從的賢慧淑女, 符合一切美好的傳統道德標準。 但是, 如果將薛寶釵比喻成一件藝術品, 儘管這件藝術品看上去精巧、精緻, 但它只不過是在傳統工藝製作出來的一個標準件罷了,

既無個性, 又無棱角, 表面好看, 然而絕不會好看到驚豔, 適用, 卻僅此而已。

而林黛玉呢?一句“未若錦囊收豔骨, 一抔淨土掩風流”, 充分展示了她與寶釵以及塵世間一切寶釵的不同, 與其飄零腐爛, 不如拾來埋葬, 與其渾渾噩噩將就, 不如轟轟烈烈死亡, “質本潔來還潔去, 強於汙淖陷渠溝”, 這就是林黛玉足以驚世駭俗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對寶玉最愛、最理解、最寬容的人, 更非林黛玉莫屬。 寶釵勸寶玉要聽父親的話, 專心於仕途經濟的學問, 寶玉就和她疏遠了, 還說, 林妹妹不說這樣的“混帳話”, 若說這話, 我也和她生分了。

這就是海枯石爛也永恆不變的“木石情緣”, 這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源。 一切都源於愛,

一切愛都源于心靈的相通、心性的契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