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陶寺遺址——“夏墟”之地

陶寺遺址位於山西省襄汾縣城東北崇山(俗名塔兒山)西麓陶寺村南, 面積達400萬平方米。 這一文化的分佈範圍, 均在汾河與澮水流域, 正是“夏墟”之地。 遺址的年代經碳十四測定, 約相當西元前2400~前1800年, 經歷600餘年, 與夏紀年相當符合(夏紀年應從西元前24~前18世紀)。 也有的學者認為是陶唐氏(唐堯)文化遺存。

陶寺遺址的發掘已進行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78~1985年, 第二階段是1999~2008年。 第一階段的發掘, 包括居住址與墓葬兩部分。 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 命名為陶寺文化。

在房址中, 有地面起建、半地穴式與窯洞式三種。

房址平面多作圓角方形, 也有圓形。 房內地面多為燒土面, 也有石灰面。 室內面積長寬一般在2~3米, 內設灶坑, 或有煙道的灶台, 顯然是供個體小家庭居住的。 大型房址尚未發現, 但已在早期灰坑中出土夯土碎塊和刻畫白灰牆皮, 說明曾有大型建築的存在。 房址附近有圓形水井, 深達約14米, 近底部有框架式護壁木構。 還有石灰窯址, 燒制石灰, 用作建築材料。

在遺址中, 發現有圓形袋狀、圓角方形袋狀和圓角方形筒狀坑。 造型規整, 坑壁、坑底光滑平整。 有的在坑底抹一層草木灰或白灰面。 坑內有石器、骨器、陶器和炭化糧食顆粒, 顯然是儲物窖穴。 另一種圓形或橢圓形大坑, 平底或凹底, 沿周壁一側常有上下坡道或設門道,

當是儲物或供圈養家畜之用。

陶寺龍山文化有兩大特色:一是出土絢麗的彩繪陶器。 在陶壺、瓶、盆、盤、豆(古代盛食品的器皿)的器壁上大都施以彩繪。 或以黑陶衣為地, 或以紅色為地, 上紅、白、黃彩。 紋飾有龍紋、變體動物紋以及圓點、條帶紋。 其中彩繪蟠龍陶盤, 最具特徵。 二是出土成批的彩繪木器。 這些木器的胎骨都已朽沒。 依其殘存的彩繪顏料層得以剔剝出原來的形狀, 已知有案、幾、俎(zǔ)匣、盤、鬥(勺)、豆、“倉形器”、鼓等多種器形。 並運用榫卯和木板拼接技術, 還能作弧線處理。 木器上施彩繪塗料(漆)。 以塗紅為地, 以黃、白、藍、黑諸色繪出五彩圖案。 其中木鼓系以樹幹挖空製成。 圓形鼓腔外施彩繪, 以鱷魚皮蒙鼓面。 最大的一件,

通高1.04米, 上口徑43釐米, 下口徑57釐米, 古文獻中稱之為“鼉(tú)鼓”。 在墓內, 木鼓與石磬(qìnɡ)(特磬)共存。 特磬, 長80~99釐米, 石灰岩打制而成, 作倨句型。 這木鼓與特磬, 是我國目前同類樂器中最早的珍品。

陶器, 以夾砂灰陶、泥質灰陶為主, 也有夾砂或泥質褐陶, 還有泥質黑陶。 紋飾以繩紋、籃紋為主, 還有方格紋、附加堆紋、弦紋、鏤孔、乳釘紋等。 制法有手制、模制、輪制三種。 炊器, 以“釜灶”、斝(jiǎ)、鬲(lì)為主。 早期多用“釜灶”, 中期出現陶鬲, 與“釜灶”並存, 晚期盛行陶鬲, 不見“釜灶”。 還有鼎、甑(zènɡ)、缸、罐、壺、盆、盤等。 晚期出現磨光黑陶簋(ɡuǐ), 別有特色。

在制陶、制骨、制石等手工業部門都有明顯進步。 出現了木工、彩繪、髹(xiū)飾和玉石鑲嵌等新手工藝門類。 在陶器中, 出現陶色純正, 叩之清脆有聲,

厚度在3毫米以下的薄胎陶器。 玉石器, 磨制十分精美, 能鑽出規整透孔, 能用綠松石或很小蚌片鑲嵌成臂飾。 這都標誌著陶寺龍山文化手工業發展的新高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 銅器與文字的出現。 在一座墓中出土一件銅鈴形器。 經化學分析, 含銅量97.8%, 系用複合範鑄造的紅銅器, 證明當時已掌握冶金技術。 在居住址中出土的一件陶扁壺器壁上, 有毛筆硃書字樣, 其結構與甲骨文同形字十分相似, 說明當時文字已經產生。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毛筆硃書文字。

陶寺墓地, 位於居住址東南, 面積在30 000平方米以上。 發現墓葬千餘座, 都是長方形土坑豎穴墓, 死者基本上是仰身直肢單人葬。 此外, 僅見屈肢葬三例, 俯身葬一例, 少年死者一例。

死者大都頭向東南, 即朝著崇山(塔兒山)頂峰的方向。

墓葬, 可分為大、中、小三種。 小型墓最多, 中型墓次之, 大型墓最少。

大型墓九座, 墓主均為男性。 墓坑長方形, 長3米, 寬2米左右。 使用木棺, 棺底鋪墊殊砂。 隨葬物最多達200件。 有彩繪陶器、彩繪蟠龍陶盤, 彩繪木器, 有彩繪(漆)木案、幾、俎、匣、盤、勺、豆、“倉形器”。 玉石器有玉(石)琮、鉞、瑗、石斧、錛(bēn)、鏃、殳(shū)、“V”字型大廚刀。 還有整豬骨架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