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日本人說中國人不配養狗:別用憤怒代替理性思考和行動

王豔華(湖南師範大學)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日本男藝人矢野浩二幾年前在日本參加的一檔綜藝節目裡, 表示“中國人不配養狗”。 時隔幾年, 有網友挖出了這段視頻, 指責矢野浩二侮辱中國。 該網友或許只是出於樸素愛國主義的不滿, 但是這一次接過這個小風波的廣大網友, 表現出的理性和真誠反思的姿態, 實在讓人感到欣慰。 可以設想的是, 一旦語言和思維走上了理性的正軌, 文明的氛圍將慢慢取代簡單粗暴, 逐漸擴散直至深入人心。

樸素的愛國情懷本身不應該承擔太多的指責,

愛國有時候是對自身身份的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 我們對觸及國家和民族的議題常常表現得過於敏感, 一旦有疑似“辱華”的言論和事件曝光, 就傾向於第一時間表達憤怒和反對。 事發後很多網友選擇站隊矢野浩二, 因為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適合養狗。 冷靜下來, 我們必須承認, 被狗咬傷反被狗主人暴打的新聞層出不窮;因為主人不能管好自己的狗, “聞狗色變”的人不在少數。 網友只是相對客觀地自我反省, 的確值得肯定。 也說明長久以來, 我們時常不能客觀地對待一些批評。

衝動易怒, 習慣性先反對後思考, 一是不自知, 二是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 做到聞過則喜並不容易,

但是一個願意“以人為鑒, 以明得失”的民族, 卻不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 是一件很矛盾的事。 至於心理承受能力,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 我們的經濟發展的速度讓世界矚目, 但卻沒有足夠強大的心態來面對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 GDP和經濟增長速度年年都有公開的資料, 本就無須贅述。 所以比起向全世界廣而告之我們正在變得強大, 不如告訴全世界我們是真正有擔當的、能納百家之言的大國。 消除“中國威脅論”的最好辦法, 是回報以溫和文明的姿態。

因此在當下, 比講好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改變心態。 一種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對自己的短板敢於正視的心態, 一種意識到文明的內核比強大的表像更重要的心態。

否則我們遲早要面對形象配不上實力的困境。 缺少這種心態, 一個以“和為貴”為追求的民族, 很容易變成最衝動易怒的民族。 沒有足夠的文明素養, 根本不足說服他人承認文明大國的位置, 好像無論如何我們也不願意輕易相信一個鄉野村夫能依靠豐富財物變成精英紳士。 國外一些景區有專門用中文寫的“不要隨地吐痰”等標語, 憤怒之前不如先承認自己確實做得不夠好。 與其用語言和暴力回擊, 不如用文明的進步, 讓他們有朝一日主動把這些帶“攻擊性”的標語撤下, 把加在我們身上“不公正”的標籤撕下。

文明是一個社會有溫度的體現。 它體現在執法者執法時是否帶有溫度, 施行新政時是否先考慮人民,

體現在公權力如何尊重私權利, 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習慣用怎樣的方式解決問題。 同樣是拆遷, 上個世紀華盛頓腳下的貧民窟拆遷時, 政府為安置居民做了大量的工作, 最終沒有產生一例糾紛。 與文明相對的是暴力, 一刀切、一言堂式的管理暴力, 暴力執法、拆遷, 網路暴力、醫鬧、校園暴力等等都是社會的巨大危害。 如果暴力在一個社會中占了上風, 浮躁成為常態, 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其實可以再文明一點。

文明的另一個可貴之處, 是它可以積累和沉澱, 成為下一次的經驗。 若意識到文明的解決方式, 是比以往的暴力、不理智更好的選擇, 遇到問題時就會傾向於選擇前者。 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寧澤濤發揮失常, 但社會的進步之處表現在:沒拿到金牌的寧澤濤,

沒有像當年的劉翔一樣遭受大量的質疑和指責。 從唯金牌論, 到對運動員個體的關懷, 這不僅是體育精神的進步, 也是文明的進步。 這一次網友的理性, 也許是接下來持久的、更廣泛的理性的開始。 這個過程也許漫長, 但一個文明的社會, 來源於點滴文明的不斷積累。

會有更多作為旁觀者的矢野浩二們, 用他們的文明觀來審視我們的文明。 我們要做的, 先是包容, 再是反思, 然後改變。 要證明自己真正強大, 證明謠言只是謠言, 獲得他人尊敬的最好辦法, 不是用語言和武力反駁, 只有文明才能說服矢野浩二們, 只有文明可以帶來文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