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世界首部油畫電影 梵古真的是這樣去世的嗎?

僅僅8年時間, 他創作出864張油畫, 1037張素描, 150張水彩畫。 文森特·威廉·梵·高, 被後世奉為偉大的藝術家。

根據電影《至愛梵古·星空之謎》中的描述, 梵古長期在外作畫時期, 他每天固定八點到五點都會在外面畫畫, 如果別人不知道, 真的以為他是去上班。

這樣日復一日, 一幅又一幅傳世的作品就這樣誕生。

梵古花了8年時間畫畫, 而《至愛梵古·星空之謎》的主創們則花了7年時間打造這部油畫電影。 這是動畫電影前所未有的一次創新, 傳說中整部電影由62450幅油畫構成, 看的是一部電影, 同時也是一次畫展。

這絕對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觀影體驗,

螢幕是老舊的正方形尺寸, 也許是為了讓觀眾能欣賞美輪美奐的畫面, 本片劇情上顯得有些緩慢, 直到後半部分, 主角越來越接近“梵古之死”的真相, 才讓人回過神來, 哦, 我是來看電影的。

電影也運用了類似于諾蘭《記憶碎片》的表現手法, 當男主角追查線索的當前時間線時, 畫面是彩色的;當相關人員回憶起梵古的過往時, 畫面變成了黑白。

這大概是隱喻著梵古的生活充滿著灰暗與絕望。

如果對梵古這位偉大的畫家缺乏瞭解, 這部電影大概會顯得十分乏味。 不過對梵古的死亡議題有所瞭解的朋友, 《至愛梵古·星空之謎》則會顯得後勁十足。

因為梵古的死, 至今還是個謎。

最令人滿意的說法是自殺論,

梵古厭倦了這個糟糕的世界, 選擇開槍自行了斷;不過這個說法卻有著許多漏洞, 電影中也指了出來, 也順便提出另外一種說法, 梵古不是自殺, 是被人殺死的。

(“殺死”梵古的左輪手槍)

故事也就是講述在梵古死後的一年, 經常幫梵古送信的郵差魯蘭老爹得到一封梵古死前想要寄給他弟弟提奧卻沒有送出的信。

於是老爹就叫他兒子阿爾芒·魯蘭去完成這個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 阿爾芒·魯蘭對於梵古死亡的真正原因產生了興趣, 決定要追查出真相。

這樣的劇情加上眾人回憶中的梵古, 這也更像是一部以懸疑探案為外衣的偽傳記片。

再一次, 我們又來到了梵古的世界。

也許我們應該更加理智的看待梵古這個人,

他的藝術造詣如今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他的存在不知影響了多少後來學美術的人。 無數人對他推崇備至, 這也不免後世對於梵古這個人做出了許多過度解讀的嫌疑。

但深入調查了梵古生前800封書信之後才誕生的《至愛梵古·星空之謎》並沒有過度“神話”這位傳奇人物, 而是更心平氣和地講述梵古死前的故事, 也讓更多人更進一步瞭解這個精神“異常”的人。

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其中一段就是, 梵古曾經有過好幾份穩定的工作, 但都因為與平常人格格不入的性格而被開除。

職場的經歷無疑加深了他“厭世”的心理, 只有畫畫才能帶給他一絲安慰。 據說他曾經在父親的喪禮上對一位哀悼者說:“死很難, 但活著更難。

相對於害怕死亡, 也許梵古更害怕活著。 幸運的是他有了畫畫這一愛好, 更幸運的是他還有個弟弟提奧, 提奧是梵古從藝生涯的唯一經濟來源。

(電影中的提奧形象)

所以《至愛梵古·星空之謎》也做出了一個推測, 梵古是因為想要減輕弟弟的經濟負擔, 可能是出於歉疚, 才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 無論他是不是真的“自殺”。

可能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正常人哪有空去想這種避諱的問題。

但也正因梵古的精神“失常”, 也才有了他的傳奇故事。 不然每個正常人的一生就不是這樣平庸無奇了, 因為正常人都不敢去接受自己的死亡。 他們不像梵古一樣, 僅僅8年就創作出864張油畫, 1037張素描, 150張水彩畫。 多數的畫作都成為了傳世經典。

在生命的最後8年時間, 他有幸能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 才能夠如此偉大。 在他人生的29年裡也許不堪回首, 但在那8年卻是他一生中最美的回憶。 而我們呢, 人生裡有多少年是值得回憶的呢?

也許正常人都不敢去接受自己的死亡, 只是因為沒有值得自己回憶的事。 生存除了吃喝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概也就是去“創作回憶”了吧。

梵古找到了值得自己回憶的事情, 這很可能是他選擇放棄生存的原因之一, 他做了自己最想要做的事。 他的死對於全世界來說是遺憾的, 但對於他自己來說, 是完美的, 37年的人生, 足矣。

能夠接受自己的死亡, 才能夠死而無憾。

而死亡有一種更高的境界是, 以另一種形式得以永生。 就像梵古一樣,他真的死了嗎?恐怕他的靈魂早已存在於他的畫作當中,他依然活著,因為他至今還影響著這個世界。

死很難,但活著更難。

——文森特·威廉·梵·高

就像梵古一樣,他真的死了嗎?恐怕他的靈魂早已存在於他的畫作當中,他依然活著,因為他至今還影響著這個世界。

死很難,但活著更難。

——文森特·威廉·梵·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