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孝義皮影戲——影子的藝術

皮影戲, 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 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表演時, 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 一邊操縱影人, 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 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 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2006年5月20日, 孝義皮影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皮影戲的起源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 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 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 終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 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 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動, 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 塗上色彩, 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 入夜圍方帷, 張燈燭, 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 武帝看罷龍顏大悅, 就此愛不釋手。 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 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中國皮影藝術從十三世紀元代起, 隨著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 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

皮影戲的製作

中國地域廣闊, 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皮影的製作程式大多相同, 通常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

是一個複雜奇妙的過程。 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孝義皮影戲

由於皮影戲在中國流傳地域廣闊, 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 形成了不同流派, 常見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東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寧夏皮影、陝西皮影, 以及川北皮影、隴東皮影等風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

孝義素有“皮影之鄉”的盛譽。 孝義皮影戲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 孝義皮影中的影人造型是用驢皮、牛皮或者羊皮雕簇而成, 由頭楂、影身兩部分組成。 影人頭楂有生、旦、淨、末、醜, 還有仙佛、妖魔等, 影身可分為上身、下身、臂、腿、手等, 各部位關節靈活。

演出時, 頭楂插在影身的頸套裡, 根據角色的需要任意更換, 與影身組合成扮相、形態各異的影人。 在表演藝人的操縱下, 影人靠燈光的透射映現在螢幕上, 隨著樂器伴奏和唱腔的配合, 作出坐、臥、行、走、踢、打、翻轉、提袍甩袖、騰雲駕霧等各種動作, 形成了栩栩如生的戲劇表演形式。

孝義皮影主要有皮腔紙窗影戲和腕腕腔紗窗影戲兩種形式。 皮腔紙窗影戲因其以白色麻紙做窗亮影, 民間習稱為“紙窗燈影兒”,又因其演唱時, 以小嗩呐為主要伴奏樂器, 學術界稱之為“吹腔影戲”;腕腕腔紗窗影戲, 因其在演唱過程中, 有一個“碗碗”狀的銅鈴(俗稱“盅盅”)參與唱腔和曲牌的全部伴奏, 並由它來掌握整個音樂節奏, 故得名“碗碗腔”,

又因其同時以紗為窗亮影而稱之為“紗影戲”。 孝義皮影戲的影人造型逼真, 衣著雕鏤精細, 繁而不亂、簡而不疏、刀法屢利、色彩明亮, 影窗效果清晰、明亮大方, 音樂古老而獨特, 唱腔屬於板腔體, 但又保留了聯曲體的混合節拍和強起強落的特點, 唱詞中方言土語琅琅上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