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財政貨幣政策: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作者:張德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李克強總理指出,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 首先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GDP增速、物價、就業、進出口、居民收入以及單位GDP能耗等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 都體現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 在2017年具體的實施過程中, 也同樣要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2017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這是自2011年以來中央連續第七年定調這一政策組合。 不過, 雖然都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但在具體表述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有明顯的不同。 對於財政政策, 今年的表述是“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 去年則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對於貨幣政策, 今年的表述是“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 去年則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今年強調“更加積極有效”, 既講力度, 又講效果。

從力度上看, 首先, 今年財政赤字擬按占GDP的3%安排。 儘管赤字率與去年相同, 但2017年GDP6.5%左右的增長, 使得財政赤字比2016年增加2000億元, 達到2.38萬億元, 其中中央財政赤字與地方財政赤字比去年分別增長1500億元和500億元;其次, 今年安排地方專項債券比去年增加1倍, 達到8000億元,

並且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

從效果上看,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切實服務好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 離不開財政政策的支持。 今年赤字率保持不變、赤字規模有所擴大, 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減稅降費, 今年3500億元左右和約2000億元的企業稅費負擔再降低, 核心就是為了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 此外, 加大力度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 如, 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繼續加強交通、電信、水利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等, 既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也創造了新需求並適度擴大總需求, 從而能產生多重成效。

同樣是穩健的貨幣政策,

今年是將“中性”與“穩健”並連在一起, 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2017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 而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M2預期增長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增長均在13%左右。 儘管央行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末M2餘額比2015年末增長11.3%,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長12.8%, 但比較2016年與2017年這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這兩項指標的表述, 將有助於體會“中性”的含義。

2017年, 我國貨幣政策面臨不少的風險與挑戰。 美聯儲加息和減少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預期步步逼近, 相對於過去數年裡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 美聯儲的這種舉動, 反映了其貨幣政策開始糾正寬鬆的跡象日漸明顯。 另外, 從近幾年實際效果看,

我國貨幣政策其實是處於穩健略偏寬鬆的狀態, 受諸多因素影響, 金融風險有所積聚;而且,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國內基建需求趨旺、PPI上漲對CPI的傳導壓力上升等, 都可能導致通脹水準比去年有所提高。

因此,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一是調節好貨幣閘門, 在貨幣供應規模上要保持總量的適度與穩定, 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正常需要相匹配;二是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組合, 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和機制,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提高政策效果;三是不斷優化資金投向的結構, 引導資金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民生領域, 大力服務實體經濟;四是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著力防控資產泡沫, 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堅持穩中求進,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要相互協調配合。

在宏觀調控中, 雖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能對總量和結構進行調節, 但一般說來, 財政政策具有結構特徵, 貨幣政策具有總量特徵, 財政政策長於資源配置優化和經濟結構調整, 貨幣政策長於調節社會總需求。 所以,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需要相互協調配合, 才能有利於實現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宏觀調控目標。

穩中求進, 首先是“穩”, 其次是“進”。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相互協調配合, 就是要發揮各自的特長, 結構與總量調控並進,堅持穩中求進。先實現“穩”,就要著力穩增長、保就業、防風險,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底線,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從而引導形成合理預期;再實現“進”,在穩的前提下深入推進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積極培育新動能,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人民生活水準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在這方面,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提高預見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才能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好。當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配合,也需要消費、投資、區域、產業、環保等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

結構與總量調控並進,堅持穩中求進。先實現“穩”,就要著力穩增長、保就業、防風險,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底線,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從而引導形成合理預期;再實現“進”,在穩的前提下深入推進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積極培育新動能,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人民生活水準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在這方面,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提高預見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才能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好。當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配合,也需要消費、投資、區域、產業、環保等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